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全球氢能源行业达到小高潮 我国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氢能可以从化石原料中直接获取,也可以由水电解制得。氢能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发展氢能经济,能够减少温室气体和细颗粒物的排放,并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目前全球氢能源行业中的加氢站建筑已进入了一个新高潮。根据H2stations.org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新增了83个加氢站,总数达到了432个。在2015到2019这5年中,全球加氢站保有量增加了135%。此外,还有226个加氢站正处于计划建设的阶段,这显示出全球氢能产业建设又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2014-2019年全球加氢站数量统计

数据来源:H2stations.org

       在2019年新增加的83个加氢站中,欧洲新增了36个,亚洲新增了38个,北美新增了8个,阿拉伯地区新增了1个。从新增的加氢站数量上可以看出,亚洲和欧洲是氢能产业发展最快速的地区。从加氢站的保有量上同样也能看出,欧洲一直是加氢站建设的重点地区,亚洲则一直在快速追赶,并且在2019年实现了对欧洲数量的反超。考虑到中国大陆的加氢站情况由于信息不够公开没有被收录,亚洲的加氢站数量实际上已经大幅超过了欧洲,而且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由于我国没有公开统计加氢站信息的网站,因此尽管我国大陆去年新增的加氢站数量超过30个,但H2stations没有收录我国大陆具体的加氢站数据。)

2014-2019年全球各区域加氢站保有量统计

数据来源:H2stations.org

       从国内外氢能产业链的各环节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国有部分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光催化和生物质制氢。但另一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如储氢环节,我国在液氢储运技术方面较为薄弱;加氢站环节,氢气压缩机和加氢机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

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国内外技术水平比较

技术环节

国内

国外

氢气制取

煤气化制氢和碱性电解水制氨具有特色和优势,光催化和生物质制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天然气重整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

氢气储运

基本为压缩气氢进行运输,多为30Mpa III型钢瓶储氢瓶,液氢储运相对薄弱,金属氢化物储氢和有机氯化物均处于实验室阶段;管道运输仍不成熟。

气氢和液氢均有,气氢储氢达到70Mpa IV型碳纤维瓶;欧美均已布局部分氢气专用管道。

加氢站

均为气氢站且数量相对较少,储罐及压缩机等核心部件需要从海外进口后组装,国内技术未达到国际标准。

加氢站数量较多,且部分为液氢站。

储能领域运用

尚无应用

日本ENE-FARM系统已较为成熟。

氢安全技术

氢与材料相容性具有特色,尚未建立安全标准体系。

己具备满足氢能发展的检测能力,初步建立标准体系,正在建立氢安全国际标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氢能源的发展现状分析: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统计,2012-2018年,我国氢气产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8年中国氢气产量约为21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超过30%;2019年我国氢气产量或突破20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产氢大国。

2012-2019年中国氢气产量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氢能联盟

         为鼓励支持我国氢能源行业的发展,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政策。在2019年,氢能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2019年3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指出地方应完善政策,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2019年国家级氢能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情况

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2019年1月

《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提出,要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物流配送车。鼓励各地组织开展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建设一批加氢示范站。优化承担物流配送的城市新能源车辆的便利通行政策。

2019年2月

《鼓励外商产业投资目录(征求意见稿)》

从上游的氢气制储运,中游的加氢站、燃料电池系统,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车,氢能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均纳入了鼓励外商投资的范围。

2019年3月

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

燃料电池装备制造、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等两个项目进入清洁能源产业。

2019年3月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

2019年3月

《关于进-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车辆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2019年4月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征求意见稿)》

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等内容被列入第-类(鼓励类)的第五项(新能源)中。

2019年4月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

提出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站等设施建设。

2019年5月

《2019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氢燃料电池成为重点工作,对燃料电池汽车及加氢站技术领域标准提出了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加快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标准子体系建设;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标准的技术审查,完成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标准的技术审查;加强低温起动性能、能量消耗量及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等标准的试验验证;加快车载氢系统、加氢口、加氢枪、加氢通信协议等标准的制修订;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标准的预研工作。

2019年6月

《关于继续执行的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公告》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购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9年6月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

提出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优惠政策,推动充电、加氢站等设施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我国氢能源行业企业布局方面来看,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开始逐渐活跃,更多的企业以及资本愿意进入这一领域,各大车企、投资机构以及相关产业加紧布局氢燃料电池,以期在这轮新赛跑中抢得先机。

部分车企布局情况

整车厂

投资公司

研究领域

持股比例

投资规模

上汽集团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电池系统

34.19%

5000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金属双极板

/

/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膜电板、催化剂、测试系统

/

/

中通客车

通洋燃料电池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动力总成系统

10%

5000

青年汽车

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

氢燃料电池动力源系统

60%

/

中国重汽

氢动能汽车产业园(济南)

整车制造、动力总成

/

500亿

长江汽车

氢动力(佛山)研发中心及整车生产项目

整车制造

/

/

长城汽车

上燃动力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51%

第一期12亿

H2M(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 MOBILITY)

加氢站

/

/

吉利汽车

Hydrogenics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其他上市公司也同样在氢能源产业领域做了布局,且主要投资在电堆、催化剂、制氢和关键辅助系统等领域。其中,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与地方政府联手布局氢能源产业。

部分上市公司在氢能源产业的投资情况

上市公司名称

主要投资领域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剂

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催化剂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兰州长城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江苏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苏州弗尔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电堆和动力系统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系统

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系统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辅助系统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氢储氢运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LSM)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
2020年中国氢能源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