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HIT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行业优势显著

        目前,我国在靶材银浆国产化方面得到重大突破,性价比不断提升,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2019年,汉能研发效率达到25.11%,成为新的世界纪录;晋能和钧石研发效率接近25%,量产效率站上24%。

2019年中国主要企业研发HIT效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2019年中国主要企业HIT量产效率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目前,我国主流企业量产效率都维持在24%,行业新进者基本保持在23.5%以上,明年底有望冲击25%。效率高带来组件环节BOM成本和电站环节BOS成本的节省;当前单晶PERC和常规多晶效率差3%,价格差0.35元/瓦。

异质结电池效率优势溢价测算结果

转换效率

22.5%

24.0%

24.2%

24.4%

24.5%

24.6%

24.8%

25.0%

25.5%

26.0%

电池面积-M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24432

电池效率

5.50

5.86

5.91

5.96

5.99

6.01

6.06

6.11

6.23

6.35

CTM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98.0%

60组件效率-

323

345

348

351

352

353

356

359

366

374

组件全成本-/

260

260

260

260

260

260

260

260

260

260

单瓦成本

0.80

0.75

0.75

0.74

0.74

0.74

0.73

0.72

0.71

0.70

组件溢价-/

 

(0.05)

(0.06)

(0.06)

(0.07)

(0.07)

(0.07)

(0.08)

(0.09)

(0.11)

组件效率-

323

345

348

351

352

353

356

359

366

374

面积相关BOS-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单瓦成本

0.93

0.87

0.86

0.86

0.85

0.85

0.84

0.84

0.82

0.80

电站溢价-/

 

(0.06)

(0.07)

(0.07)

(0.08)

(0.08)

(0.09)

(0.09)

(0.11)

(0.12)

合计溢价-/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20)

(0.23)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HIT提效路径方面,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底HIT电池提效率达到24%,其中制绒改善达到24.1%,非晶硅优化和窗口层优化均为24.2%,银浆改良达到24.1%,预计2020年HIT电池提效率将达到25%。

2018-2020年HIT电池提效路径统计及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衰减低方面,HIT年均衰减0.25%,不到PERC一半,25年内多发电5%左右。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20年中国HIT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潜力评估

2019年中国HIT衰减低统计情况表

首年衰减

年均衰减

25 年质保功率

HIT电池

1.00%

0.25%

92.00%

掺镓PERC

2.00%

0.55%

84.80%

掺硼PERC

2.50%

0.60%

83.10%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低衰减发电量增益方面,每千瓦时的HIT低衰减发电量绝对值度为28.80度,发电量折现值为12.42度,掺镓PERC低衰减发电量绝对值度为27.42度,发电量折现值为11.97度;掺硼PERC低衰减发电量绝对值度为27.09度,发电量折现值为11.86度。

2019年低衰减发电量绝对值与折现值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低衰减净利增益方面,0.25个小时低衰减增益为0.07元/瓦,0.45个小时增益达到0.13元/瓦。

2019年在不同电价下低衰减增益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低温度系数方面,组件的温度系数衡量输出功率随组件温度升高而下降的程度。根据数据显示,组件表面温度每升高1℃,HIT下降约0.25%,PERC下降约0.37%,HIT单瓦发电量比PERC高达4%。

2019年中国HIT低温度系数发电增益、HIT以及PERC输出功率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低温度系数增益方面,1200小时的溢价为0.13元/瓦,而1700小时的溢价达到0.19元/瓦。

2019年低温度系数溢价-60°C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

        在双面率方面,HIT电池双面率可以达到95%,而PERC一般在75%左右。随着HIT电池正面功率的提高,叠加高双面率后背面增益也将更大,按60版型计算,有效功率多出10W。

2019年高双面率带来的等效功率增益统计情况

双面率

M6面积

电池效率

电池功率-W

正面功率

背面功率

背面增益

等效功率

双面增益

PERC

70.0%

27458

22.5%

6.18

365

256

25.6

391

7.0%

PERC

75.0%

27458

22.5%

6.18

365

274

27.4

393

7.5%

PERC

80.0%

27458

22.5%

6.18

365

292

29.2

394

8.0%

HIT

90.0%

27458

24.0%

6.59

389

351

35.1

425

9.0%

HIT

95.0%

27458

24.5%

6.73

398

378

37.8

435

9.5%

HIT

98.0%

27458

25.0%

6.86

406

398

39.8

445

9.8%

数据来源:中国电池工业协会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