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铜材行业发展现状:产量同比增长18% 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如今也是一种重要的金属资源。铜材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在化学工业中可应用于制造真空器、蒸馏锅等;在国防工业中可制造子弹、炮弹、枪炮零件等;在建筑工业中可用做各种管道、管道配件、装饰器件等。目前来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

        我国铜材产业链当中铜加工生产是重要的一环。铜加工材是指由铜及铜合金制作出来的各种形状的铜材,像铜板、铜线、铜排、铜管、铜棒等。目前我国铜加工材大约有250种合金,有将近千个产品品种,可称得上是世界上铜产品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铜材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产品形态

主要应用行业

典型产品

铜线(排)

电子、电力、通讯等。

无氧铜线、低氧铜线、异形排等。

铜板带

电子、电力、通讯、汽车、冶金、建筑装饰、仪器仪表等。

水箱用铜带、建筑装饰用铜板带、接插件用高档铜带、引线框架材料、变压器铜带、射频电缆带等。

铜管

空调与制冷、发电、电子、建筑业与输油、水气管道等。

水管道、输油管、空调器管、冷凝管等。

铜棒

导电、导热器材、水暖、五金、电器工业等。

黄铜棒、紫铜棒、高精度棒线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我国铜材产量方面,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10月我国铜材产量为138.8万吨;2019年10月我国铜材产量达到171.9万吨,同期相比增长18%;2019年1-10月我国铜材产量达到1586.1万吨,累计增长9.8%。

2019年3-10月中国铜材产量月度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从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区域分布来看,产地主要位于经济发达地区,产地分布已经较为集中。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铜加工材产量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和广东的产量合计占全国总量的75%左右,其中浙江占比最高,达16.2%。

2017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在我国铜材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方面,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数量为421841吨;2019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数量为355884吨,同期相比下降15.6%;2018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4628443千美元;2019年1-9月我国铜材进口金额为3966551千美元,同期相比下降14.3%。

2013-2019年9月中国铜材进口数量与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铜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2013-2019年9月中国铜材进口金额与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在我国铜材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方面,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中国铜材出口数量为388357吨,同2018年1-9月的出口数量386637吨相比增长0.5%;2019年1-9月中国铜材出口金额为3060283千美元,同2018年1-9月的出口金额3270102千美元相比下降6.4%。

2013-2019年9月中国铜材出口数量与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2013-2019年9月中国铜材出口金额与同比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

        从我国铜材价格来看,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要城市铜材价格整体上保持稳定态势,涨跌起伏不大。

2019年12月3日中国主要城市铜材价格行情汇总

省份

城市

/

单位

品名

含税价(元/吨)

涨跌

江苏

 

17%

/公斤

环保H59-1铜棒

38.2-38.5

江苏

 

17%

/公斤

H65铜棒

41.5-41.8

江苏

 

17%

/公斤

H62铜棒

40.1-40.4

河南

 

17%

/公斤

T2紫铜带

51.3-51.8

广东

 

不含税

/公斤

Hpb58-3铜棒

31.9-32.2

广东

 

不含税

/公斤

Hpb59-1铜棒

35.4-35.7

浙江

 

17%

/公斤

H62黄铜管

39.2-39.5

浙江

 

17%

/公斤

T2紫铜排

48.3-48.6

浙江

 

17%

/公斤

T3紫铜排

47.8-48.1

浙江

 

17%

/公斤

H62黄铜管(成品)

41.9-42.2

浙江

宁波

10%

/

Hpb58-3A黄铜棒

33000

浙江

 

10%

/

Hpb59-1黄铜棒

34800

山东

青岛

17%

/

TP2紫铜盘管

51500

100

 

上海

不含税

/

无氧杆

47700-47900

 

天津

不含税

/

低氧杆

44200-44400

100

 

天津

不含税

/

无氧杆

44800-45000

 

台州

不含税

/

低氧杆

44100-44300

 

佛山

不含税

/

无氧杆

44800-45000

100

 

佛山

不含税

/

低氧杆

44300-4450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海关,观研天下(LSM)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