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调查与投资战略研究》
据数据显示,随着产业链的良好拉动,锂电池市场增长,2018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将到2313.26亿元。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3C产品等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锂电池隔膜市场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国内锂电池隔膜出货量还仅为4.5亿平方米,到2018年已达20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9.37%,对应锂电池装机规模接近100GWh。

近年来随着隔膜成功国产化后价格迅速下降,在锂电池材料总成本的占比也有所下降,一般在7-15%左右。一般来说,由于三元电池中正极和负极材料单位成本较高,隔膜成本占比在10%以内,而且磷酸铁锂电池中正负极材料单位成本相对较低, 隔膜成本占比在15%左右。锂电池材料中, 隔膜技术壁垒和毛利率均比较高, 同时也是最后一个实现国产化的材料。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一般分为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 其中干法又可分为干法单拉隔膜和干法双拉隔膜,或者干法单层隔膜和干法多层隔膜。 隔膜的主要原材料是聚烯烃类树脂, 根据工艺的不同, 一般干法隔膜使用 PP 作为原料, 有时干法多层隔膜也会使用 PP和 PE 多层共挤出。 湿法隔膜则一般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隔膜主体,石蜡油作为成孔剂, 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液。
目前,从成本、均匀性和生产线的角度进行对比,由于生产复杂性较低,干法隔膜的成本相对低于湿法隔膜;然而在精度控制上,干法隔膜的均匀性比湿法更难控制。干法隔膜生产线是一种更加细分的生产线,涉及更精细的手动控制点;相比之下,湿法隔膜的生产线是更自动化、连续生产的生产线,有更高的生产率。应用方面,在动力锂电池领域,湿法隔膜在性能和安全程度方面有着超越干法的显著优势,更能够适应当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逐渐向高能量密度化发展的趋势。
正因此,湿法隔膜出货量快速增长,干法隔膜出货量比重持续下滑。2018年,湿法出货量已达1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6.67%;在总出货量的比重则由2014年的28.89%提升至2018年的65.00%。同期干法出货量为7亿平方米,占比从2014年的71.11%降至35.00%。


从行业整体来看,锂电池隔膜未来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隔膜耐热性。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安全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所以解决隔膜的耐热性能至关重要。
二是研制超薄隔膜。随着市场的发展,更轻薄、更小巧的电子产品将不断进入日常生活,这类产品需要更薄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来制作电池,同时,锂电池对容量的追求也需要薄膜往轻薄化方向发展,但超薄隔膜的生产制备对设备、工艺的要求很高。
三是提高隔膜的吸液性能。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容量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动力汽车,其待机时间或续航里程与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企业在超薄电池隔膜方面难以有更好的突破,可以想办法改善隔膜的吸液性能,因为改善吸液性能同样能够提高电池的容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