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发展状况未来行业市场潜力较大

       动力电池回收是指对新能源汽车废旧锂动力电池进行多层次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梯级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梯级利用是将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车用动力电池进行改造,利用到储能(电网调峰调频、削峰填谷、风光储能、铁塔基站)及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动力电池产业链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动力电池自2014年开始实现超高速增长,至今已有五年以上历史。目前大部分动力电池厂向主机厂销售质保8年,2016年以前仍有5年质保,但考虑早期电池生产仍未成熟,假设实际使用寿命4年。据测算: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约为1.20GWh,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价值约为4.32亿元。

2014-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及梯次利用价值走势图

数据来源:商务部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评估
       
       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大致分为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三种类型,而镍氢电池仅在丰田公司的非插电混动车中使用,铅酸蓄电池主要应用于低速电动车,因此仅对锂电池的预计报废量及市场空间进行测算,并聚焦装机量排在前列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

2013-2025年中国主要动力电池安装量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

       假设国内动力电池磷酸铁锂全部用于梯次利用、三元全部用于拆解利用,实际使用寿命均为4年。早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开始陆续进入退役期,从2018年起首轮大规模的动力电池报废期即将到来。根据测算,2018年磷酸铁锂电池报废量为1.2GWh。预计到2025年,电池报废量为111.70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报废量为10.3GWh,三元锂电池报废量101.40GWh。

2013-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品报废量情况

年份

磷酸铁锂电池报废量:GWh

三元锂电池报废量:GWh

电池报废量:GWh

2013年

0.003

0

0.003

2014年

0.22

0

0.22

2015年

0.31

0

0.31

2016年

0.42

0

0.42

2017年

0.54

0

0.54

2018年

1.2

0

1.2

2019年

4.4

0.9

5.3

2020年

8.5

4.4

12.9

2021年

8.4

6.3

14.7

2022年

9.1

16.2

25.3

2023年

7.8

30.7

38.5

2024年

9

62.6

71.6

2025年

10.3

101.4

111.7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8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为4.32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扩大,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巨大,预计到2025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203.71亿元,其中磷酸铁锂梯次利用价值将达到25.75亿元,三元锂电池回收拆解价值将达到177.96亿元。

2013-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品报废价值情况

年份

磷酸铁锂梯次利用价值:亿元

三元锂电池回收拆解价值:亿元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亿元

2013年

0.02

0

0.02

2014年

1.05

0

1.05

2015年

1.36

0

1.36

2016年

1.69

0

1.69

2017年

2.06

0

2.06

2018年

4.32

0

4.32

2019年

14.96

3.1

18.06

2020年

27.2

13.7

40.9

2021年

26.04

18.03

44.07

2022年

26.39

37.04

63.43

2023年

21.84

65.2

87.04

2024年

23.4

120.91

144.31

2025年

25.75

177.96

203.71

信息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主流锂电池回收工艺以湿法工艺和高温热解为主,且很大一部分已经投入了工业生产阶段,当前回收效率更高也相对成熟的湿法回收工艺正日渐成为专业化处理阶段的主流技术路线。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进步给电池厂和主机厂提供了新的原料供应渠道,成为促使电池成本下降的重要途径。当前包括宝马、大众、本田、丰田、日产、优美科、Fortum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电池回收利用,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钴、锂等电池原料。随着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动力电池回收价格将会逐渐降低,预计到2025年,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价格将下降到0.25元/Wh,三元锂电池梯次利用价格将下降到0.18元/Wh。

2013-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梯次利用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

2013-2025年中国三元锂拆解回收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商务部

       动力电池的再生利用还未成规模,许多企业尚未实现盈利。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及企业联盟也还未真正成型。因此,如要开展相关布局,2018年底之前还属于比较理想的时间窗口。

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量测算(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商务部

       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国家在政策上仅要求企业达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相关要求并申报规范目录,符合必要的安全环保标准即可(许多省份也对其参照危废管理,要求具备危废资质)。但未来国家将会逐步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同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实施许可证管理(预计2020年前后),适度控制从业企业数量。因此,迟应在2019年底以前初步完成相关布局才能占据主动。

资料来源:商务部,观研天下(YZ)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