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中国电池管理系统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一、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行业相关定义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为一套保护动力电池使用安全的控制系统,时刻监控电池的使用状态,通过必要措施缓解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为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安全提供保障。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功能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BMS的作用是通过对汽车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施监测,利用相关算法算出汽车电池的剩余电量状态、功率状态和老化状态等,同时还可以还可以进行漏电监测、热管理和故障诊断。

        BMS系统模块介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行业产业链条分析

        新能源汽车BMS主要由硬件、软件构成,软件又可以分为底层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块。硬件是BMS系统运行的基础,硬件供应商也是BMS行业的上游;软件是BMS行业的中游,是系统实现功能的主体,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BMS行业的下游是各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上游产业

        BSM上游硬件行业中,MCU和采样IC是最重要的两大元件,两者成本之和占比超过总成本的50%以上。其中采样IC的主要供应为凌特、美信、德州仪器和飞思卡尔等,由于我国IC行业与国外差距巨大,因此国内企业竞争力较低,因此国内BSM行业的上游议价能力较差。

        2、下游产业

        BSM下游行业主要是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节节攀升,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20万台,增速均超过50%以上,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低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不减反增,同时各大汽车厂商均制定了数年后停产燃油车的规划,因此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情景必定广阔。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FSW)

        三、电动汽车电源管理行业国内投资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绿色经济、技能减排等思想逐渐被更多人采纳。如何处理汽车尾气成了世界各个至关紧要的难题,而动力电池作为一种新型有机能源,受到各个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新领域汽车领域能源机制的第一选择和研究方向。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成为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也带动了电池领域的不断稳定向前进步。同时,为了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的充电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千亿市场一触即发。另外,2017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明确的目标,对我国电动汽车电源的发展起到强力的政策保障。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电池管理系统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
        
        2、经济环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国民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虽然目前国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但是相对于全球而言,我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中高速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工业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主要地位,汽车工业是工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电动机车电源管理作为这些产业的基础,也得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助力。

        2014-2018年我国工业GDP及比重(2018年为初步核算数据)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2013-2018年我国动力电池总出货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技术环境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各个部件都得到了企业的重视,特别是与电动汽车电池相关的领域。近年来,我国电源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如输入防护技术、交流转为直流电的AC/DC变换技术、DC/AC逆变技术、PFC技术与无桥PPFC技术等。在新能源的趋势下,这些技术和使用材料都在不断更新,为我国电动汽车整体的发展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电动汽车电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产业环境。

        四、中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我国电源管理行业企业众多,具体而言,这些供应商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整车厂商、动力电池厂商、专业BMS厂商。

        1、整车厂商

        整车厂商主要就是常见的各汽车制造企业,如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等企业。这些企业由于多年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对于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掌握比较成熟,电源管理的供应不再成为问题,不过这些企业的生产往往只是为了自给自足,不对外供应。

        2、动力电池厂商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商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龙头的格局,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专注于该领域形成的积累,使得动力电池厂商已经越来越成为汽车厂家重要的一份子。越来越多的电源管理市场供应都是来自于动力电池厂家。

        3、专业BMS厂商

        这一部分是参与者最多,差异最大的一类厂家。有的来自于传统汽车零部件的供应商转型,有的则来自于其他行业的电源管理通过业务拓展到汽车应用领域。总体而言,这些都是通过横向或者纵向的拓展,从其他相似领域过来的,鱼龙混杂,部分企业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可以迁移过来获得不错的市场表现,而部分企业则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究在电动汽车领域掉队。

        五、中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2018年,中国车市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年度下滑,全年销量止步于2808.06万辆,同比下降2.76%。在整体车市下行的背景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车市寒冬中的亮点。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超额完成此前规划的100万辆销量目标。

        2015-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走势 

        资料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跟进,充电桩的持续建设等多方因素的推动过,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持续走高,这必将带动上游的电源管理市场的迅速发展。

        六、中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规模分析

        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使得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将会逐渐升温。不管是得益于新车的销售,还是存量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电源管理市场都是新能源汽车时代下的一门好生意,只要有新能源车型的存在,电源管理就会有市场。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左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预计未来我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将会迅速增长。

        2015-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规模走势
         
        七、中国电动汽车电源管理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市场细分策略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企业营销者要对各个不同的细分市场的特点进行分析,在结合企业的实际资源和人物目标外,在众多的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企业有能力满足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但是电动汽车电源管理企业的细分主要限制于电动汽车市场,因此可以将其市场细分为: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市场细分策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现有企业间竞争

        随着行业的发展,现有企业的规模越来越接近,厂商数量越来越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由于BMS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非常严重,这也导致导致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会非常激烈,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都会非常低。

        我国的BMS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不断进行并购重组,垂直整合产业链,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主要有博世、LG伊诺特、康奈可以及HELLA等国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专注于高端BMS产品的研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BMS产品厂商研发能力的提高,结合产品的成本优势,国内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2018年我国国内主要BMS企业汇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分布来看,目前我国BMS行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主要以动力电池企业居多。由于部分整机厂的研发能力较强,BMS行业的企业技术两极分化严重,龙头企业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中小规模企业在低端产品竞争激烈。

        2018年我国BMS行业企业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我国国内BMS行业起步较晚,相对国际企业来说技术有一定的差距,随着近年来BMS行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有一部分企业技术较为成熟,在国际上有着一定的竞争力,但从BMS行业总体数百家企业数量来看,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市场竞争激烈。

        从我国BMS行业的企业的主题来看,我国BMS行业企业主要由动力电池企业、整车企业以及专业第三方BMS企业组成。从现阶段企业发展来看,BMS行业以第三方BMS企业为主,但随着整车厂和电池企业将逐渐渗透,未来市场有望进行重构。

        2018年我国BMS行业的企业类型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客户议价能力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的33.1万台增长到2018年的125.6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6%。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销量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奇瑞新能源等车企占据,截至2018年11月份,比亚迪国内市场份额达到了24%,北汽新能源、上汽分别占到12.4%、11.7%,前三家车企占据新能源市场的48%市场份额。

        2018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
         
        数据来源:乘联会、观研天下整理

        从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布来看,目前国内销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车厂家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79.3%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极高,同时由于比亚迪等车企拥有较强的BMS研发能力,对于专业第三方BMS企业以及电力电池BMS依赖较低。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中度极高,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供应商的选择要求较高,国内大量的BMS企业难以进入其供应链系统,这也造成我国BMS行业企业议价能力较弱,使得BMS行业客户议价能力较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随着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增速不断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负极材料之一。2019年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产量为0.13万吨,2023年产量达到了1.26万吨。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2023年世界燃料油市场消费量约3.9亿吨。目前,亚太、中东为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二者合占燃料油消费的63%;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规模第三,约占14%,但由于欧盟在推进环保转型方面起到一定引领作用,预计未来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占比将有所下降。

2024年09月12日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经过近十年努力,我国深海油气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固定式深水海洋平台、全海式油气生产装备、海上施工装备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工程建设一体化能力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截止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8.78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01.3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380.16亿元。这是由于近两年阶梯式计价方式的持续铺开,部分高价水用量的提升带动了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的加快。

2024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