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将迎来快速增长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汽车电池热管理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发展现状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调节汽车座舱环境(温度、湿度等)以及汽车零部件工作环境的重要部件。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从系统集成和整体角度出发,采用综合手段控制和优化车内热量传递和利用的系统。汽车热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座舱环境(空调系统)和保障车辆各部件(驱动系统:发动机或电池系统等)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通过制冷、制热和热量内部传导综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对于目前的燃油车,最主要的两个热管理系统分别是发动机冷却系统和汽车空调系统。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示意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目前电动客车广泛应用风冷。传统客车的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电动压缩机制冷,发动机热管理采用水冷系统,而新能源汽车降温技术主要分为风冷、液冷和直冷三种方式。其中风冷被广泛应用于电动大巴中,液冷在乘用车中较为普及,直冷技术要求最高为未来发展方向。风冷系统是利用空气为介质进行温度传递,利用风机将热空气吹至蒸发器处降温,吹出冷空气用于电池降温,如此循环。风冷系统中应用到电动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和其他器件。

        风冷系统构成较为简单
         
        资料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比传统汽车更复杂。与传统乘用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热源有电池、控制器、电动机等,对电池、电机的有效冷却散热是热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新能源汽车不仅包括传统汽车空调系统(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而且新增电池、电机等冷却需求。从热管理需求划分的话,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电池包环境、功率电子器件、电机散热、汽车空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空调系统与电池热管理系统。
        
        新能源汽车空调不同于传统汽车空调
         
        资料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构成更为复杂
         
        资料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大发展方向,受到国内行业政策的大力扶持,按照规划,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汽车市场需求总量的20%。过去三年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分别达到33万辆、50万辆、77万辆,我国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国,而未来新能源汽车也将不断替代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市场空间广阔。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交通局

        新能源乘用车月度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交通局

        发展趋势
        
        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高速发展期。 过去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完成了从 0 到 1%的渗透,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直接的补贴政策到市场化驱动的双积分政策,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坚定支持。在海外, 特斯拉作为引领者,推动汽车行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传统主流车企由过去的观望和谨慎,纷纷加大投入, 积极布局电动汽车战略,全球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销量达到 1100 万辆。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管理系统在整车需求量快速增长、单车价值量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未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迎来迅速增长,市场空间巨大,预计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8万辆,2019年销量110万辆,2020年达150万辆,预计其中采用液冷型热管理系统约占70%,风冷占型热管理系统约占30%。因此对应间三年空调系统市场空间17.9亿元、25.3亿元、34.5亿元,整车热管理系统为50亿元、70亿元、96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有望超过 600 亿。
        
        液冷型热管理系统约价值7000元、风冷型价值约4900元
         
        资料来源:互联网

        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相关生产商包括国外的法雷奥,德纳,三电贝洱等,而国内涉足这一领域的上市公司包括汽车空调相关厂商如三花智控、松芝股份、奥特佳等,汽车热交换器生产商如银轮股份等,中鼎股份也通过收购TFH进入电池热管理业务。
        
        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相关产品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