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风电叶片行业中材科技营收业务 玻纤量价齐升成为收入支柱(图)

       收购泰山玻纤,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公司传统业务为风电叶片的制造及销售,风电叶片主要原材料为玻璃纤维和树脂(玻纤占叶片总成本约 20%-25%),为更有效地控制叶片成本,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于 2016 年通过发行股份收购泰山玻纤 100%股权(泰山玻纤市占率排名第二)。收购成功后,玻纤业务一跃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支柱。泰山玻纤紧跟行业需求,注重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中高端领域的应用(风电、汽车、轨道交通、建筑及电子)。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经编织物、短切纤维、耐碱纤维、超细电子纱)占比逐步增加,有望带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图表:历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历年公司整体及主要业务毛利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下游需求向好,玻纤量价齐升。2017 年受益于汽车、高铁等领域需求上升,公司玻纤销量及均价大幅提升。轻量化引领汽车未来发展趋势,玻纤凭借强度高、质量轻的优点非常适用于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叠加电子需求回暖、风电复苏、地产建设基本稳定等因素,公司玻纤业务前景有望持续向好。 

图表:我国汽车产量与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与同比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新旧产能替换降成本,毛利率存在较大上升空间。2017 年公司玻纤业务毛利率为 35%,与行业龙头中国巨石 45%尚有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泰山玻纤落后产能成本较高。泰山玻纤计划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关停老厂区,在新厂区建设新生产线,降本增效,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随着新旧产能更替持续推进,玻纤的单位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毛利率得到有效提升。  

图表:历年泰山玻纤营业收入及销量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历年泰山玻纤平均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泰山玻纤生产线梳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七年领跑风电叶片市场。公司是国内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叶片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供应商。目前,公司具备年产 4,000 套兆瓦级生产能力,拥有七大生产基地、六大系列 59 个型号产品。公司叶片业务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七年第一,并跻身全球叶片制造商前三甲。 

图表:历年公司叶片业务销售量及市占率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历年公司叶片业务营业收入及毛利率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积极扩展海内外客户,发掘市场潜力。国内方面,公司成为市占率前两位的整机厂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的最大叶片供应商。金风科技子公司持有公司 1.73%的股份,是公司第八大股东。国际方面,公司叶片产品已经通过 GE 和西门子的测评,成为其合格供应商。截止 2017 年底,公司风电叶片已经覆盖全球 14 个国家,累计装机突破 1.8 万台,装机规模 32.68GW。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风电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图表:中材叶片全球装机分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为顺应大型化趋势,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主流型号从 1.5MW 提升至 2.0MW。2017 年公司销售风电叶片 4,859MW,其中 2MW 及以上产品超过 80%。同时,公司自主开发了海上大功率机组 6.0MW-75 米以上的三款叶型。由于对工艺、模具及材料品质要求更高,大型叶片前期投入固定成本较高。长期看来,大型叶片售价更高,随着技术工艺更加成熟,销量增长、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大型叶片有望收获更高毛利率。 

图表:公司不同额定功率下叶片平均长度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全球风电叶片长度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风电装机回暖,叶片营收或将企稳回升。随着经济回暖、用电需求反弹,“三北”地区弃风率明显改善,风电装机速度加快、招标量增长,公司风电叶片业务的销售收入有望企稳回升。公司利用自身渠道优势,积极拓展新客户,叶片业务的市占率得到逐年提升。但由于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涨、下游竞价上网倒逼整机价格下移,公司风电叶片的毛利率承受较大压力。 

       供货纠纷存隐患。2014 年金风科技向公司采购 88 套 2.5MW 风电叶片,合同总价 14,608 万元。2017 年 UEPII 项目业主以叶片质量问题会带来安全隐患为由,向美国仲裁协会提出仲裁。美国仲裁协会于 2018 年 1 月宣布仲裁结果,要求金风科技向业主赔偿损失 6,661.2 万美元。随后金风科技向公司提出全额索赔。公司按合同总价款的 50%,扣除前期已发生的维修费用后,计提预计负债 5,731.35 万元。由此,公司 2017 年归母净利润降至 7.67 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全球锂电池产能突破4.5TWh,其中中国产能占比高达62%,总产量达到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其中,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260GWh、826GWh。

2025年10月28日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在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的市场份额中,欧盟以39.4%的份额位居首位,美国紧随其后,占比20.6%。印尼和巴西分别占据13.8%和12.5%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相对较低,仅占1.5%,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则为12.2%。

2025年10月21日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解决液态电池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新技术。根据《固态电池研究及发展现状》(洪月琼等,2023),固态电池因有望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系统。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进口原油5.5亿吨,同比下降1.9%,但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0%以上;进口天然气1.3亿吨,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态势。

2025年09月22日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