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石英晶体振荡器行业产业链分析及下游市场需求预测(图)


       一、产业下游应用丰富

       石英晶体振荡器属于电子类基础元器件,其上游产业包括石英培育、材料制造以及精密机械,下游应用包括资讯、有线、无线通讯、消费电子、网络、汽车等,而中游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制造则包含芯片研磨、电路设计、晶体封装、测试等环节。

图表:晶振产业链上下游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晶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中。每种产品对晶振数量的需求不同,简单如石英钟表,只需要一个晶振提供时间就可以;共享单车则需要3个晶振,分别是时间模块、通信模块、卫星定位模块;而不同价位的汽车对晶振的需要差异较大,经济型汽车在30-40之间,豪华型汽车由于自动化水平高,加装了大量的诸如主被动安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车载娱乐系统,对晶振的数量要求达到了70-100。参考2013年《中国石英晶体元器件市场竞争研究报告》,整体上汽车、手机终端二者对晶振需求较大,接近50%。

图表:应用终端所需谐振器使用量(单位:个)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晶振不同应用量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物联网浪潮袭来,5G加速万物互联

       物联网作为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正在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度变革。晶振作为数字电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服务着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产品。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增速势头强劲。“十三五”期间,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结构快速升级和产品更新,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增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预测,到2020年我国物联网业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而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7万亿美元。此外,根据HIS咨询预测,到2022年,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基数将达到426.2亿台。IDC在《中国制造业物联网市场预测2016-2020》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物联网支出有望达到1275亿美金,其中软件和服务合计市场占比或超过60%。

图表:全球2015-2020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5-2022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与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5G应用场景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标准规划阶段起就将物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纳入了5G的基本应用场景,提出了满足应用场景需求的能力要求,并根据能力要求提出了诸多创新的无线技术与网络架构设计方案。海量机器通信应用场景,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仪表(水表、燃气表等)、环境监测、智能农业、森林防火等以传感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场景,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应用场景,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应用场景主要面向车联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等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增强移动宽带,则主要应用于VR等领域。

       华为发布的《5GUNLOCKSAWORLDOPPORTUNITIES》白皮书,从潜在市场空间、技术相关度两个维度,分析了5G相关应用,并给出了10个在5G时代有望快速普及发展的高优先应用。如车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的大规模应用普及必然带来相关行业大量新型终端与系统需求。

图表:5G商用高优先级应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手机、汽车等下游产业结构升级,晶振需求提升

       手机领域智能手机占比逐年提升,随着手机支持的功能的增加,如WIFI、蓝牙、GPS等功能的增加,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低端功能机的晶振需求在2-3个左右,而高端智能机的需求最多可以接近10个。IDC数据显示全球2017年手机年产量在19.9亿部,其中智能手机15亿部,功能手机5亿部,智能手机占比74.8%;预计到2021年全球手机产量略有增加,超20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占比提升至85.5%。虽然全球终端产量变化不大,但随着智能手机占比提升,以及智能手机支持功能的增加,智能手机对终端的需求仍在逐年提升。以平均功能机4个晶振/智能机7个晶振计算,2017年手机产业晶振需求125亿只;2021年按功能机4个晶振/智能机10个晶振计算,将提升至183亿只,年均增长率为10%。

图表:2016-2021年智能手机、功能机出货量,智能手机占比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汽车产销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3%。乘用车产销量同样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2480.7万辆和2471.8万辆。

       国家2018年1月7日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要求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覆盖率达到90%,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实现全覆盖。到2025年,新车基本实现智能化,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人–车–路–云”实现高度协同,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基本满足智能汽车发展需要。

图表:我国2010-2017年汽车产销量(万辆)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压电晶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图表:全球2017年至2020年汽车产量预测(万辆)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为汽车电子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电子配件(例如,传感器、通信(GPS、4G/5G)、摄像头、检测系统等)被应用到汽车上以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和稳定性。汽车联网、智能识别系统及无人驾驶的快速发展将大幅促进上游元件市场的快速增长。如IDC关于未来车联网的十大预测中,包含5G通信、V2X车联网、ADAS、智能辅助等领域,对车辆的电子化、智能化要求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球汽车年产量近1亿辆,如果按每车50个晶振需求,全球每年的晶振需求将达50亿只。假设2020年智能新车占比50%,使用晶振达到豪华车入门级别70个,全球预计使用约70亿只,年增长12%。

图表:关于车联网10大趋势预测(2018年版)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伴随物联网以及国产化替代,国内企业迎高速增长期

       中国是全球电子产品的主要生产产地,据压电晶体行业协会(PCAC)数据国内2017年进口晶振数量为342亿只;推测国内2017年自产自销250亿只,则国内年消耗晶振数量将达600亿只左右,假定国内晶振消耗量占比为全球60%,则2017全球总消耗量将达1000亿只。

图表:中国产品所占世界比例(2015年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伴随5G催生的全新应用,将有数以百亿计的全新设备接入到万物互联的网络中,作为物联网的基础元器件,我们认为行业将保持与物联网同步增长趋势。爱立信预测全球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量,将由2016年的160亿,增加到2022年的290亿,其中计算机、固话、手机等传统设备将维持在低速增长,而远距离与近距离的物联网设备年均增速将分别保持在30%与20%的高增速,总体物联网连接设备的年均增速在10%左右。

图表:关于物联网连接设备数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物联网终端年增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爱立信预测2018年物联网新增设备将新增物联网连接数为16亿个,按每连接数参考共享单车3个晶振计算,将新增市场需求48亿只,考虑到智能手机、汽车、家电等领域智能化率提升,本身会提升晶振需求,预计2018年市场需求增加将达百亿只,我们认为晶振行业未来几年整体将保持10%左右的增速。国内晶振企业享受国产化替代红利,将会保持更高的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