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石英晶体谐振器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分析(图)


       一、全球市场日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内份额提升

       全球石英晶体元器件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就行业市场特点而言,日本厂商行业领先,产品档次高,产值最大;美国厂商研究水平高,但产量较小,以军工产品为主;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厂商大多数的原材料、机器设备来自于日本和欧美等国,对市场的反应速度较快,近年来经过对设备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生产成本的优势。

       根据日本水晶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日本市场份额正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1年的市场份额为59.3%,2013年下降至51.6%,2016年下降至49.9%。在日本厂商因经济发展滞缓和生产成本压力退出部分细分市场的情况下,台湾地区及中国大陆厂商把握住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契机,国内部分行业领先企业凭借多年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实践积累的技术实力和工艺改进能力,学习并掌握了所需的技术和工艺流程,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加快新产品投产速度,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技术差距,凭借生产成本的优势,获得了长足发展。且日本、台湾等企业在国内设厂,国内晶振产品从产量上一跃成为石英晶体元器件生产大国。2016年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达7.9%(不包含外资品牌在国内生产产品),排名世界第四位。

图表:全球主要产地销售额占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6年石英晶体元器件全球市场份额分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速,手机、计算机等数字终端产品的快速迭代,对石英晶体元器件市场发展形成有力的支撑作用。目前国内约有上百家晶体谐振器厂商,产品涵盖各主流型号,根据压电晶体行业协会(PCAC)的预测,预计2016年我国音叉晶体谐振器、微型SMD高频晶体谐振器的销量分别为85.1亿只和100.6亿只,销售额分别为14.6亿元和49.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石英晶体谐振器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增长。

图表:全球石英晶体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我国石英晶体市场规模(百万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压电晶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二、领先企业日本居多,国内企业仍有一定差距

       2016年行业收入排名世界前十的公司,日本企业六家且排名靠前,中国台湾企业三家,美国一家,国内企业如泰晶科技、惠伦晶体、东晶电子、紫光国芯等正处于追赶期,营收与行业前五仍有较大差距,但中国企业的整体市场份额正在逐年增加,其中泰晶科技DIP晶振产量已经居全球前列,SMD晶振产能在逐年扩产,2017年营收有望进入全球前十。

图表:全球及中国主要厂商收入情况(百万美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主要厂商收入份额情况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球重要晶振企业简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国内厂商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产化替代进行时

       晶振的主要生产流程包括水晶切割、排片、镀膜、固着、调频和封装等流程,DIP晶振生产设备市场上生产设备来源较少,日本厂商的生产设备为自主研发;我国国内市场设备供应集中在成品分选设备环节,其他设备以各厂商自主研发、研制为主。SMD晶振生产设备,日本、欧洲、中国台湾技术成熟,可供应成套设备;我国国内厂商核心设备主要依靠外购,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在设备领域正不断取得突破。泰晶科技已经突破了DIP晶振生产工艺和核心技术,全面掌握了制作程序;在SMD封装领域,泰晶科技研发成功纯金属焊接封装首套设备,成本大幅下降。随着国产设备成熟度提升,部分日本企业已经开始考虑采购国产设备。据压电晶体协会数据,2017年国内年进口晶振342亿只晶振与2016年持平,而2016年进口同比增长35%,2017年进口数据保持平稳,显示国产化替代已在进行中,我们预计国内厂商2017年新增增量达百亿级。

图表:DIP晶体谐振器生产流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SMD晶体谐振器生产流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产业政策支持,推动国内晶振行业不断向前

       晶振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直以来就是我国重点扶植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整体技术的稳步提升,相关产业集群效应优势明显,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中心地位进一步增强。我国政府针对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从鼓励产业发展、税收减免、投资优惠、支持研究开发、鼓励设备国产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产业发展加大了扶持力度。

图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全球锂电池产能突破4.5TWh,其中中国产能占比高达62%,总产量达到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其中,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260GWh、826GWh。

2025年10月28日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在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的市场份额中,欧盟以39.4%的份额位居首位,美国紧随其后,占比20.6%。印尼和巴西分别占据13.8%和12.5%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相对较低,仅占1.5%,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则为12.2%。

2025年10月21日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解决液态电池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新技术。根据《固态电池研究及发展现状》(洪月琼等,2023),固态电池因有望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系统。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进口原油5.5亿吨,同比下降1.9%,但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0%以上;进口天然气1.3亿吨,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态势。

2025年09月22日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