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软包电池行业市场渗透率及设备需求空间分析(图)

       一、前端设备共享,中后端引发需求升级

       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与锂电池工艺流程紧密关联。动力锂电池整体生产工艺流程较长,大致可分为极片制作(前端)、电芯制作(中端)和电池组装(后端)三个阶段。

       软包电池与方形电池的工艺在生产前端的搅拌、涂布、辊压等环节基本一致,工艺差异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生产的中端与后端。核心差异在于两方面:1)软包电池电芯采用叠片工艺,而方形电池通常采用卷绕工艺;2)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包装材料,其中后端的注液、封装均与方形电池存在较大差异。

图表:方形电池与软包电池工艺对比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软包电池特有生产工艺及相关设备介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软包路线渗透率有待提升,设备需求空间广阔

       高工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圆柱、方形、软包锂电池产量分别为13.92GWh、26.64GWh、22.99GWh,软包在锂电全行业的渗透率已经达36%,而我国动力电池产量达30.5GWh,其中软包电池占比12%,处于相对较低水准。

图表:2016年软包在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6年软包在动力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补贴政策退坡,新能源汽车市场导向趋势愈发明显。在前期政策引导下,A00、A0级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积分制下A、B级乘用车放量在即。软包电池设计灵活、轻质的特性有望在小车中得到充分发挥,预期未来在A00、A0级车中的渗透率将逐步提升。对于增量市场,软包装的能量密度、安全性优势依然适用,可以提升续航里程。根据中国储能网的预测,2020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35.9Gwh,渗透率达38%,相比17年5.5Gwh左右的出货量新增约30Gwh。考虑到市场成熟期合理的产能利用率范围在50%左右,即得到新增产能60Gwh。这与软包电池企业目前公布的扩产计划56Gwh总量基本吻合。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图表:动力锂电池中软包渗透率预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主要软包动力企业扩产计划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依据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池厂商平均1GWh产能对应设备投资约2.8亿元。其中,前中后三阶段对应的锂电设备价值量占比分别在40%、30%、30%左右,软包路线对应的特有设备即中后段设备大概占比60%,约1.68亿/Gwh。则2020年以前软包动力电池新增特有设备需求约60*1.68=100.08,即约100亿的新增软包特有生产设备需求。

       软包电池相关中后端锂电设备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锂电设备龙头加速布局软包设备领域。2018年3月13日,璞泰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称,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的标的资产为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下称“超业精密”),初步方案为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超业精密100%股权。璞泰来通过新设、兼并购等方式,不断完善在锂电池关键材料和设备领域的产业链布局。超业精密起步于十多年前的半自动单机,成名于极耳焊接机、冲壳包装机和注液机。在锂电池行业需求快速提升的背景下。近年来公司软包装电池设备产品早已拓延到模切、叠片、焊接、包装、干燥、注液和DEGAS等核心工艺设备,并具备在单品牌下整体提供全套中段和后段设备的供应和服务能力。

图表:超业精密主要产品布局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赢合科技较早设计包括模切叠片、全自动软包注液机、软包封装等软包电池生产相关锂电设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提供软包一体化组装线产品服务的能力。先导智能作为锂电设备的领先企业,除卷绕机王牌产品之外,在叠片机领域具备一定技术基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在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的市场份额中,欧盟以39.4%的份额位居首位,美国紧随其后,占比20.6%。印尼和巴西分别占据13.8%和12.5%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相对较低,仅占1.5%,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则为12.2%。

2025年10月21日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解决液态电池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新技术。根据《固态电池研究及发展现状》(洪月琼等,2023),固态电池因有望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系统。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进口原油5.5亿吨,同比下降1.9%,但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0%以上;进口天然气1.3亿吨,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态势。

2025年09月22日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