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天然气行业进口格局及月均价分析(图)

        回顾2017年全年,我国进口天然气总量6872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40%,进口均价379美元/吨。其中,进口LNG3813.4万吨,占进口份额55%,占总量份额40%,LNG进口均价425.1美元/吨;进口管道气3043.2万吨,占进口份额45%,占总量份额32%,PNG进口均价296.8美元/吨。分国家来看,2017年全年,LNG的主要进口国为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所占LNG进口份额为45%、20%、11%、8%,2017年全年各LNG进口国的对应进口均价分别为359.1、447.9、347.2、389.6美元/吨。管道气的主要进口国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哈萨克斯坦,所占PNG进口份额分别为81%、9%、8%、3%,2017年全年各PNG进口国的对应进口均价分别为266.2、250.5、465.7、216.7美元/吨。

图表:2017年度中国天然气进口格局(主要进口国)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各国进口月均价来看,LNG进口国中,卡塔尔最高,基本保持在460美元/吨左右的水平,最高达到520美元/吨。其次是印度尼西亚,基本保持在400美元/吨的水平。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不相上下,保持在300-400之间的水平。

        PNG进口国中,缅甸显著高于另外三个国家,基本在430-500美元/吨的水平。其次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基本保持在240美元/吨的水平,最后是哈萨克斯坦,基本在200美元/吨以下。

图表:主要国家LNG进口月均价(美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主要国家PNG进口月均价(美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JCC处于历史低位推动LNG价格下跌。中国从卡塔尔、澳大利亚等主要LNG进口国的进口价格核定采用与日本JCC价格挂钩模式,日本于2015年8月11日重启核电运营,被动削弱电力行业对LNG的需求量,推动JCC价格进一步下挫,导致东亚LNG价格进一步下滑,目前JCC为62.44美元/桶,相较于2016年年初有明显较大回升。另外,国际其他原料油价格近半年来提升趋势显著。图19:日本原油鸡尾酒价格趋势(美元/桶)

图表:日本原油鸡尾酒价格趋势(美元/桶)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国际油价变动情况(美元/桶)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中国进口燃料油价变动(美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

图表:中国进口液化石油气价格变动(美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截至2016年底,我国LNG接收站总接卸周转能力达4680万吨/年,较上年同期增加600万吨。我国沿海目前分部的已建和在建的LNG接收站已超过29个,其中已经建成的有江苏如东、福建莆田、深圳大鹏、东莞九丰、浙江宁波等20余个项目。中石化已经建成青岛LNG接收站,并于2014年12月13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2016年4月中石化建设的广西北海正式进入商业运营,11月中石油江苏LNG项目二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建成后江苏如东LNG接收站年接收能力达到650万吨。唐山LNG二期工程也于2016年全面建成投产,新增接收能力300万吨/年,一二期总计接卸周转能力达650万吨/年;中石化广西北海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投运,接卸周转能力达300万吨/年;中石化浙江温州LNG接收站和中海油江苏滨海LNG接收站获国家核准。2016年,在建接收站5座,加上大连、江苏、宁波等二期在建项目,在建能力超1500万吨。

图表:中国在建及已建LNG接收站地图(更新至2018年1月)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下图列举了5个主要港口的LNG接收站价格,其中江苏如东自2016年1月以来涨幅最高为61.2%,其次为浙江宁波达40.2%。

图表:2016年1月-2018年1月主要港口接收站LNG价格(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统计局对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均有每日监控数据,LNG市场价是指对应LNG经营企业的批发和销售价格。监测范围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24个省(区、市)200多个交易市场的近1700家批发商、代理商、经销商等经营企业。

        截至2018年1月末市场价有所回落为6164.80元/吨,环比下降14.96%,同比上升95.44%。从LNG全国市场价上来看,在2014年以前LNG市场价一直居高不下,保持在4500-5000元/吨高位,自2015年初开始进入下行通道,LNG全国市场价曾在2016年6月跌至2728元/吨的低位,但从当年10月开始呈现回升趋势,回升至2945元/吨,2016年12月底市场价回升到3183.5元/吨。随着原油价格回升,天然气价格也开始逐步提升,2017年1月-6月全国LNG价格波动较小。7月上升至3135.4元/吨,8月重新回落至3129.1元,9月重新回升至3519.0元/吨,10月继续上升至4337.40元/吨,11月再次上升至5636.70元/吨。12月末上升28.60%至7248.90元/吨。

图表:LNG全国市场价变动情况(元/吨)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