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锂电行业装机量、市场规模及成本收益分析(图)

      1、.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迅猛,带动锂电装机量显著提升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迅速提升,带动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的显著增加。据数据,2011-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0.82万辆增长至77.7万辆,CAGR高达114%。由此带来动力锂电池出货量的迅速增加,根据数据,2017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高达36.4GWh,同比增加约29%。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图: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显著增长
图:2017年三元出货量占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超过40%
 

      尽管新能源汽车销量渐成气候,但渗透度仍极低,预计2017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度仅为1.66%,到2020年该数值有望升至近5%,对应202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73.39万辆,2017-2020年CAGR为47.65%。
图:全球新能源乘用车渗透度
 
图: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变为需求驱动。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倒导致整车厂下调销售价格,另一方面,车企将通过扩产实现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双重因素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价格将持续下降,需求将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对应2016-2020年的平均复合增速为41%,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测算,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42万辆。其中乘用车是主力车型,产量将达到188万辆,占当年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78%。
图:预计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42万辆
 
图:纯乘用电动车成为新能源车销量主力车型(单位:万辆)
 


      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旺盛,动力锂电需求打开高成长空间。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16-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需求分别为28.21GWh、36.44GWh、47.48GWh、69.82GWh和100.94GWh,2017-2020年同比增速分别为29.17%、30.30%、47.05%和44.57%。而这部分电池将于2018年-2025年之间陆续进入退役期,考虑到2015年及以前行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的锂电池性能较差,我们预计此部分电池将提前进入退役期,2018年动力锂电回收将迎来首次高峰。
表:2016-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
 

      2、动力锂电回收渐入佳境,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百亿
      根据统计,2011-2017年我国动力锂电装机量分别为0.35GWh、0.66GWh、0.79GWh、3.70GWh、15.90GWh、28.21GWh和36.44GWh。在此基础上综合行业发展特点和正极材料技术路线演变趋势,我们进一步作出如下假设:
      (1) 不同正极材料的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情况:考虑到2011-2015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据绝对领先地位,预计其装机量分别占当年总装机量的100%、95%、90%、85%和80%,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分别为0%、3%、7%、11%和15%。
      (2) 三元材料类型分布:2011-2015年所用三元材料均为三元111,2016年所用三元材料中111和532各占50%,2017年所用三元材料中111、532和622占比分别为15%、80%和5%。
表:2011-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单位:GWh)
 
      (3) 动力电池服役期限:动力锂电的服役期限一般为3-5年,考虑到2015年以前的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动力电池质量和性能有限,我们乐观估计动力电池服役期限为3年,据此得到2018-2020年动力锂电回收规模分别为15.11GWh、26.79GWh和34.05GWh,同比增速分别为325.25%、77.36%和27.10%。
表:2015-2018年动力锂电回收规模
 

      (4) 不同类型电池正极材料重量估算:利用各种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化学分子式及元素占比计算得出单位KWh动力锂电池的主要原料重量。

表: 不同类型正极材料重量估算
 
      (5)回收利率用:目前金泰阁等行业内领头的动力锂电回收企业回收利用率在95%左右,考虑到回收利用率逐步爬坡,我们估计2015-2020年回收利用率分别为85%、88%、90%、95%、97%和98%。

      (6)贵金属单价:根据长江有色市场镍、钴、锰的年均单价确定其2015-2017年每吨回收价格,根据上海有色金属市场锂年均价格确定锂2015-2017年每吨回收价格,用2018年1月均价近似代表2018年全年均价,考虑到当前市场对钴的涨价预期较为充分,上调2019-2020年钴的价格为60万元/吨,其他金属2019-2020年均价与2018年一致。
      (7)全球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根据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而天风汽车团队对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预测约为400万辆。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已经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据此我们粗略估计,全球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约为中国的两倍。
 
2015-2020年动力锂电回收规模测算

      (8)考虑到动力电池服役3年全部进入退役期这一假设较乐观,进一步增加以下几种情景讨论:
      情景一:第N年回收规模=第N-4年服役规模*50%+第N-3年服役规模*50%
      情景二:第N年回收规模=第N-4年服役规模*40%+第N-3年服役规模*60%
      情景三:第N年回收规模=第N-4年服役规模*30%+第N-3年服役规模*70%
      情景四:第N年回收规模=第N-4年服役规模*20%+第N-3年服役规模*80%
      情景五:第N年回收规模=第N-4年服役规模*10%+第N-3年服役规模*90%
表: 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稳健性测算
 

      综合上述测算,我们认为2018年动力锂电回收市场首次迎来高峰,将在未来三年保持高速增长,且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稳健性(不同情景下计算出的市场规模差距较小)。乐观估计,2018-2020年全球动力锂电回收市场规模分别为41.40亿元、82.09亿元和131.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4.11%、98.29%和59.61%,2018-2020年CAGR为78%。
图:2015-2020年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动力锂电回收规模及同比增速
 
      3、动力锂电回收效益显著,三元电池表现尤为突出

      考虑到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占比逐年提升,我们以三元电池为例对动力锂电回收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

      (1)回收成本:废旧三元电池回收的成本主要来自废旧电池、液氮、酸碱试剂等材料成本,其占全部成本的比例高达75%以上。
表:废旧三元电池中金属材料回收成本
 

      (2)单位GWh动力锂电池质量:此处以日产leaf为例,其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由LMO共混11%NCA构成,正极材料质量占电池总质量的比例为38%。根据LMO和NCA的比容量以及电压可得出单位GWh动力电池重量。
图:Leaf EV动力电池中正极材料质量占比38%
 
表:不同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类型及电池重量
 

      (3)单位GWhLeaf EV动力电池可回收的金属质量:考虑95%的平均回收率,根据不同类型正极材料金属含量计算单位GWh动力电池可回收的金属猛、镍、锂、钴的质量。
表:不同类型正极材料金属含量
 
表:单位Gwh动力电池可回收金属量
 

      (4)动力锂电回收成本收益分析:根据长江有色市场和上海有色市场2018年1月平均价确定镍的单价为9.9万元/吨、钴的单价为57.3万元/吨、锰的单价为1.3万元/吨、锂的单价为91万元/吨,从而计算出单位GWh动力电池回收的收入、成本及毛利率。

      结果显示以LMO和LFP为正极材料的动力锂电池不具备回收价值,NCM111、532、622、811以及NCA具备较高的回收价值。

表:单位GWh动力锂电回收成本收益分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