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OLED材料行业市场竞争优势及推动需求分析(图)

        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经历了“CRT—PDP—LCD”三次技术革新,随着OLED技术的成熟,市场成熟度很高的LCD已逐渐感受到OLED替代的压力。与LCD相比,OLED具有3大优势:

        (1)发光效率高、对比度、色彩饱和度,显示效果更加惊艳;

        (2)结构上OLED去掉了导光板、增光片、部分偏光片等,比LCD减少30%以上的厚度,并具备可绕特性;
 
        (3)OLED的响应速率高LCD100倍以上,达到微秒级,使得OLED在VR设备更具吸引力。

表:OLED在各性能参数优于LCD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AMOLED成本降低,竞争优势凸显(美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中小屏幕领域具备快速成长潜力,渗透率将快速增加:OLED的成本随着良率的升高而降低,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目前OLED的良率有了很大提升,2016年来与LCD的成本劣势不断收窄,再加上OLED出色的视觉体验、柔性等技术性能优势,替代优势逐渐凸显。今年9月苹果公司发布iPhoneX采用5.8寸的AMOLED屏幕,正式吹响了OLED全面进攻的号角;而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等全球主要手机厂商都将继续增加OLED屏幕产品,有望加速OLED产业替代扩张。

        据IHS的数据,2016年手机OLED屏幕出货量达到3.85亿片,渗透率在短短两年内从14%快速上升到26%(IDC2016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4.7亿台)。IHS预测2017年全球AMOLED市场出货预计将同比飙升59%,达252亿美元;而未来3年,AMOLED面板产业将以年复合增长率将以22%的速度高速增长,到2020年产值将超过400亿美元,渗透率高达52%。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6年手机OLED出货量在3.5亿片左右,预估OLED屏2019年将增至7.5亿片,为2016年出货量的2倍以上,年复合成长率30%以上。

        (2)大尺寸、柔性屏等新领域需求旺盛:OLED电视面板目前只有LG一家量产,其公告显示预计2017出货仅170万片,相较于2.3亿的电视销量,渗透率不足1%,而据奥维云网数据,2017H1国内OLED电视销量同比上涨96%,市场需求快速增加;随着OLED技术的逐渐升级,大尺寸屏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可以展望大屏幕OLED市场天花板极高。此外,随着未来智能设备应用场景的进一步开拓,OLED下游增量市场将在VR、智能穿戴、车载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继续渗透。

图:AMOLED市场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20%以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2020年AMOLED未来出货量将达10亿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OLED器件结构呈现三明治结构,分别为阳极、金属阴极以及夹在中间的有机功能层。有机功能层包括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当对OLED器件施加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层中复合,并经辐射衰变以特定波长光发出。

图:OLED器件结构及原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OLED中的主流形式为AMOLED,主要分为背板段,前板段以及模组段三道工艺。三段工艺中涉及的材料有所不同,背板段与模组段与LCD比较相似,作为LCD替代产品,相关材料增量有限。

表:AMOLED工艺中主要涉及材料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OLED材料的主要增量市场在于核心的有机功能层材料,主要包括发光材料以及辅助层材料(如空穴传输层材料(HTL)、电子传输层材料(ETL))等,它们决定了整个OLED器件的显示效果。根据IHS的OLED成本测算,OLED硬屏和软屏原材料成本占比都在40%左右,而材料成本中占比最大的是核心OLED有机功能层材料,在25-40%之间。OLED材料领域技术壁垒高、市场竞争小、毛利率高,目前主要被日、韩、美等相关化学品公司垄断。

表:有机功能层相关材料及供应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年有机功能层材料的需求为39.65吨,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发光材料和通用材料(包括HTL、ETL等其他层)占比分别为24%和76%。预计未来几年随着OLED面板出货量的增加,OLED有机发光材料、传输材料需求量将同步增加。

        此外,柔性OLED的产业的扩张同样会带来电子级PI薄膜、阻隔膜材料的需求增量。柔性屏OLED有机发光材料对水和氧气极为敏感,因此基板和盖板均需要更换为柔性材料(使用最多的基材为耐高温聚酰亚胺(PI)材料),并通过在柔性基板表面沉积无机薄膜或通过粘贴阻隔膜来实现。

图:OLED材料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OLED产业链中,由于国内基础化工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中国成为全球主要的OLED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生产地之一。随着OLED面板产能快速增长,OLED出货量大幅增加,OLED中间体和粗品需求将保持同步增长,并保持较高盈利水平。而未来3年京东方、和辉、维信诺、深天马、华星光电等国内面板厂商OLED项目陆续落地投产,OLED有机功能材料、相关阻隔膜材料等都有一定的进口替代需求。未来看好在OLED发光和传输材料布局的化工新材料企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截止2024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025年06月20日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2025年06月20日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占产生量的20.3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前景广阔。这为企业加快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从末端治理走向更有价值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发展基础。

2025年06月17日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石材行业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全年,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板材销量为7.24亿m2。

2025年06月13日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使得稀土回收行业发展较为困扰,跟随波动,2024年,我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68亿元。

2025年06月09日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