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锂电池隔膜行业企业毛利率与供需关系分析(图)

        隔膜:微笑曲线中部盈利能力最强环节

        隔膜,尤其是湿法隔膜是目前中游盈利能力最强环节。2016年湿法隔膜出货量最高的公司为上海恩捷,其毛利率61%,净利率40%,为产业链中仅次于锂衍生品的高毛利率环节(其2017H1毛利率提升至65%)。


        湿法隔膜的国产化进程刚刚开始。相比正极、负极、电解液,2015年隔膜行业全球市占率前五中仅有中科科技(以干法为主),其中湿法隔膜仍处于0-1的高速发展阶段。

 
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代表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2016)

 

图:湿法隔膜依然处于国产替代前期

        隔膜:价格逐步下行,业绩开始分化

        有效供给增加滞后于三元渗透率提升带来的需求增加。考虑产能利用率及良品率,隔膜行业有效产能释放低于企业规划,其中国内2017三四季度实际产量仍将低于实际需求。考虑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参与全球供应后或将形成更大缺口。

        海外需求或将成为需求增加关键。由于海外隔膜企业扩产节奏慢于国内,随动力电池需求增长(尤其是18年为特斯拉Model3交付大年),我们预计18Q1海外隔膜或面临缺口,因此17Q4-18Q1是国内湿法隔膜产能出海最佳时点。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发展现状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2018年或面临明显价格下行,但技术壁垒及规模决定企业间价格(盈利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线。若国内龙头企业新增产能顺利投放,国内湿法隔膜过剩率呈现逐步上升,其中18Q1由于处于动力电池出货量低点,国内湿法隔膜或将迎过剩,价格或面临明显下调,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关键在于产能利用率及良品率。
 
图:国内一线湿法隔膜企业有效产能与需求紧平衡

 
考虑海外市场需求,高端湿法隔膜仍供不应求

 

图:国内主流锂电池隔膜企业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