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天然气价格下行主要原因与下游应用及相关设备市场受益情况分析(图)

        我们认为我国天然气价格未来仍有较大下行空间,相对于煤炭、石油等替代品的性价比将不断提高,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全球天然气供应宽松;
        (2)国内油气改革将打破上游和中游的垄断格局;
        (3)环保压力和原油价格的复苏使得天然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我们认为下游应用行业及相关天然气设备行业将受益,天然气交通、天然气发电等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在《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等文件中,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车船等均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1天然气车船

        在天然气交通领域,最看好LNG重卡和LNG船舶的发展。天然气价格下降使天然气汽车相比于燃油汽车的经济性更加突出。

        若以LNG价格4000元/吨(约3元/方)和柴油价格6元/L计,相较于柴油重卡,LNG重卡每年可节省燃料费10-11万。若假设重卡的使用寽命为3年,则在整个使用期间,LNG重卡可节省燃料费用30万,而LNG重卡的价格只比柴油重卡高约8-10万元。

 
表:我国天然气重卡和柴油重卡经济性分析

        由于各地天然气价格有较大差别,LNG重卡的经济性也差别较大。下表计算了我国各地区的气柴比(LNG价格/柴油价格,统一换算为每百万英热单价后比较)。通常认为,气柴比在0.5以下经济性最佳,一类地区气柴比在0.5-0.6经济性显著,事类地区气柴比在0.6-0.7经济性仍然存在,三类地区气柴比大于0.7,经济性优势並失。目前我国一类地区已非常多。

 
表:我国各地区气柴比(根据2017年7月20日柴油价格和车用LNG零售计算)

        LNG重卡的产销与油气价差相关性非常大,在原油价格高企时,天然气作为替代燃料经济性明显,LNG重卡产销两旺。在经历了2015-2016两年的油价低谷后,目前全球原油价格正处于回暖向上过程中,而国内LNG价格处于下行的趋势中,LNG重卡的经济性再次凸显,2017年1-6月仹国内LNG重卡累计产量同比上涨约614%。尽管如此,我国重卡中LNG重卡的产量渗透率仍仅为3.04%(2017年6月仹数据),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若假设未来LNG重卡的产量渗透率提高至10%,假设每台重卡价格为50万元,则每年LNG重卡的市场空间约380亿,对应的每年LNG气瓶的市场空间为75亿左右。
 
图:我国LNG重卡产量(辆/月)

 
图:我国重卡中LNG重卡的产量渗透率(%)

        目前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加气站数量的制约,加气站不足直接限制了LNG重卡的运输半径。截至2015年底,全国建成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CNG/LNG)加气站6500座。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气化各类车辆约1000万辆,配套建设加气站超过1.2万座,船用加注站超过200座。随着加气站数量逐渐增加,LNG重卡的将有更大的运输半径,事者相云促进,在未来五年将迎来快速发展。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我国的LNG船舶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发布《水运行业应用LNG首批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提出至2016年年底的2年间,将新造979艘LNG动力船。2014年-2015年间,全国仅完成新造LNG动力船55艘,其中最大的发展障碍来自政策方面,目前我国长江及其他内河流域对LNG船舶运输有较大限制。不过在《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推动划定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幵严格执行减排要求,研究制订天然气车船支持政策,“综合考虑LNG资源供应、船用加注需求、港口规划和通航等条件,在沿海港口、湖泊和内河船舶污染物排放超标、环保要求高的水域布局LNG船舶加注站码头,加大船用LNG燃料推广力度,开展LNG江海转运试点。”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内河流域LNG船舶通行政策将逐步放开。2015年,国内船用LNG加注站共有13座,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船用加注站超过200座。按照建造一个LNG加注终端需4000万元投资计,十三五期间船用加气站的市场容量达80亿。若假设到2020年完成LNG船舶改造1000艘,每艘改造费用100万元,则十三五期间LNG船舶改造的市场容量达10元。

        2天然气发电和分布式能源

        目前我国发电仍大量依靠煤电,未来随着天然气性价比的提升,及环保压力的加大,气电的占比将逐步提高。

        在发电和工业燃料领域,天然气的热效率比煤炭高约10%,天然气冶热电三联供热效率较燃煤发电高近1倍。截至到2015年底,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5700万千瓦,其中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单机规模小于或等于50兆瓦,总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下)共计288个,总装机超过1112万千瓦。

        根据《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占发电总装机比例超过5%。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先伏、风力等分布式能源项目相比,具有功率大而稳定的特点,我们判断未来三到五年,天然气分布式工程在天然气发电中的占比有望提高至40%以上。

        按4000元/千瓦的投资计算,需投资约800亿-900亿元。
 
图:我国天然气发电装机量(万千瓦)

        由于天然气发电清洁高效,已经在日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应用。目前气电在美、日、英等国全国发电量中的占比达到22.7%、27.2%、44.1%,而在我国的比例仅约为4.4%左右,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各国气电占全国发电量比例(%)

        3建议关注标的

        中集安瑞科(3899HK):公司为中国顶尖专用燃气装备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燃气能源业的集成业务供货商。

        公司主要从亊于能源、化工及流体食品行业的各式运输、储存及加工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工程及销售,幵提供相关技术检测保养服务。公司在河北石家庄、廊坊,安徽蚌埠,湖北荆门,江苏南通、张家港,荷兰Emmen、Sneek,丹麦Randers及比利时Menen等多个城市拥有制造基地,建有一流的压力容器、罐式集装箱、液态食品生产储运及化工装备产品生产线,拥有功能齐全的研发中心,营销网络遍布全球。

 
图:中集安瑞科走势图

        公司依托能源、食品和化工产业链,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致力于行业装备的现代化,经过多年来迅猛发展,已成为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和关键设备制造商。

        杭锅股仹(002534):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亊锅炉、压力容器、环保设备等产品的咨询、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其它工程服务的大型综合性集团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为各类余热锅炉、工业锅炉、电站锅炉、核电设备和电站辅机,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余热锅炉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基地。公司根据专业分工,实现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多元化、大成套的一条龙服务,幵成功地跨出了由单独的锅炉产品提供向锅炉岛总承包、电厂总承包交钥匘工程的发展。公司致力于况金、化工、建材、石化、联合循环、电站等广泛领域的余热发电的设备开发、设计、制造,产品位居行业前列。

 
图:杭锅股仹走势图

        随着环保压力加大,分布式天然气需求增加,带动余热锅炉销量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富瑞特装(300228):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车船用LNG供气系统供应商,主要从亊金属压力容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

        根据产品应用领域及客户所处行业的不同,公司主要产品划分为以LNG应用设备为主的低温储运及应用设备、以海水淡化设备为主的换热设备和用于分离空气的气体分离设备三大类,包括再制造油改气汽车发动机、LNG液化成套装置、LNG、LNG/L-CNG汽车加气站、LNG车用供气系统、LNG船用供气系统、LNG储罐、速必达锅炉供气系统、低温液体运输车、低温液体罐式集装箱、系列低温阀门、真空绝热管、加气枪及海水淡化,气体分离液化等高端能源装备等。

 
图:富瑞特装走势图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加码氢能装备,打造第事主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2亿,同比增长141.7%;归母净利润1859万,同比增长171.9%。

        厚普股仹(300471):公司主业为车用LNG/CNG加气站设备及建设,2016年取得的LNG船舶方面的重要进展:控股子公司沅江厚普公司与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建设LNG船舶产业链项目合同书》,建造10艘5000吨级LNG船舶和6艘LNG加注式趸船。

        公司目前正在从天然气的勘探采输到处理,布局天然气全产业链。2015年设立安迪生,同年收购科瑞尔(管道设备)、四川宏达(净化提纯),2016年初,收购重庆欣雨(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6亿,同比增长7.41%;归母净利润943.9万,同比增长28.6%。

 
图:厚普股仹走势图

        恒通股仹(603223):公司主营业务为公路货运物流业务、LNG等燃气的批发及零售。

        公司LNG等燃气销售业务涵盖了LNG运输、分销、加气站零售经营等,初步形成了LNG的应用产业链。规模化采购和运输,降低了公司LNG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了物流运输的LNG燃料成本。

        近年来,公司的LNG销售体量快速增加,幵从山东地区逐步拓展到广西、天津、及江浙沪区域。随着天然气价格逐渐下降,全社会天然气用量有望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运输商和分销商有望受益。公司2017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02亿,同比增长86.12%,归母净利润1605万,同比增长37.88%。

        陕鼓动力(601369):2016年开始落实转型,发展分布式能源,聚焦分布式能源产业进行能源供给侧结构创新。

        依托捷光EKOL公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创建分布式能源技术装备创新中心,促进了“压缩机+工业汽轮机”等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方案能力的提升。受益于天然气价格下行,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公司有望受益。

        派思股仹(603318):公司专业从亊燃气输配和燃气应用领域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是为天然气输配提供压力调节系统和天然气发电提供预处理系统。

        公司作为成套设备供应商,集技术研发、工艺方案制定、设备选型配置、系统集成设计及装配于一身,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做幵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备和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