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锉电采用湿法趋势 负极材料集中度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石墨仍是目前负极材料的主流。

         当前日本和中国是全球主要产销国,日立化成、三菱化学、贝特瑞和上海杉杉4家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61. 8%。

         全球负极材料总出货量中,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比高达90%,其中天然石墨占比55%、人造石墨占比35%;中间相炭微球、钦酸锂占比7. 5%,其他材料占比约2. 5%。

         硅碳负极趋势不变,国内研发正在加强。

         硅负极材料的理论克能量密度是石墨的10倍以上,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已加强对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2016年中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产量为600吨,较2015年实现近3倍增长,但市场总体规模仍较小,占全部负极材料产量不到1%。未来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提高,硅基负极材料在解决关健技术和生产壁垒后将迎来高速发展。

         负极价格下滑,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维持高毛利率。

         负极材料价格近年来持续下滑,一方面是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的逐年降低,另一方面国内负极厂家持续的产能扩张导致产能过剩。2017年随着各厂商新增产能的释放,负极材料价格保持下降趋势,行业整体毛利率不高,而龙头企业由于具备规模、成本、资源优势,毛利率能维持30%。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和高附加值硅碳负极的产业化应用,龙头企业的盈利水平仍将维持高位甚至提升。2016年国内前十大负极厂商总产能达到12. 15万吨,在建产能达7万吨,预计2017年全国总产能将达到18万吨。

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测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锉电采用湿法趋势已定。

         湿法隔膜相比干法隔膜可以做到更薄,满足锉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追求。同时隔膜涂覆技术的应用,在充放电后大面积放热情况下,隔膜仍能保持完整性,有效提高了锉电池的安全性。因此目前市场上三元电池与湿法涂覆隔膜配套,随着三元电池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将带动湿法涂覆隔膜需求增长。

         目前湿法供不应求,湿法领域胜负在未来2年。

         湿法格局初步形成,上海恩捷是国内目前湿法隔膜的领跑者,进入了CATL、国轩、LGc、三星等高端产业链。

         国内像苏州捷力、湖南中锉、双杰电气等动力湿法隔膜都已经有供货,但是产量稳定性还有待观测,尤其是苏州捷力因为盈利未达承诺和胜利精密产生了法律纠纷,这也间接反应了湿法隔膜生产的壁垒之高。星源材质是国内早期湿法隔膜的开拓者,由于种种原因在湿法领域跟进稍慢,但目前湿法产能在加速扩张,客户优质。

         目前湿法隔膜供不应求,明年是国内企业湿法产能集中释放的阶段,湿法价格下跌在明年下半年。

国内隔膜出货量测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电解液占锉电池成本为5-15%,产品毛利率在25-30%。溶质六氟磷酸锉占电解液成本的40%。目前,全球锉电池电解液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锉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国,2016年我国电解液产量达到9. 8万吨。

         六氟磷酸锉持续降价,行业回暖后下行空间不大。

         今年年初以来六氟磷酸锉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电解液价格一定幅度下滑,但由于上游碳酸锉价格仍然较高,另外下半年电解液需求也会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因此预计六氟磷酸锉和电解液价格下行空间已经不大。当前电解液价格平均6-7万元/吨,六氟磷酸锉价格到17万元/吨。

国内电解液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锉电池电解液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下半年看点在涨价,行业产能释放有限。

         铜箔是锉电池材料中壁垒较高的环节,成本占比5%。新投产线、消费锉电铜箔产线转换、进口铜箔三种渠道对国内供给的增加都有限。首先新投产线周期需2年左右,而受技术和客户的积累影响大,下游电池厂客户要求非常严格,过程相对缓慢。

         其次用于PCB的铜箔生产线切换成动力类铜箔生产也需要1年以上时间,虽然消费类铜箔生产转换成动力类时间上更具优势,但产能腾出空间有限。进口端,产品主要来自台湾,目前几乎没有新增供货可能。

         根据目前企业的投产规划,第一轮投产供货浪潮将在2018年出现。按1GWh需要800吨铜箔测算,2017-2020年国内锉电铜箔需求分别为5. 5万吨、7. 4万吨、9. 6万吨、12. 2万P屯,动力类铜箔为3万吨、4. 4万吨、6. 1万吨、8. 2万吨。

锉电中游投资建议(壁垒从高到低)
 
资料来源:互联网

         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优先关注:
         (1 )弹性最大的锉电上游材料钻和锉环节,关注天齐锉业、赣锋锉业、华友钻业、洛阳相业。
         (2)锉电池中游材料环节,建议首选壁垒最高的隔膜和铜箔环节,湿法隔膜格局正在形成,龙头企业在明后两年脱颖而出,关注星源材质、创新股份,铜箔由于产能释放有限,今明两年都会处于涨价趋势中,关注诺德股份。

         锉电环节,关注国轩高科、亿纬锉能。中游正极材料领域的高镍三元正极即将产业化,进程可能加快,关注杉杉股份、当升科技。负极材料关注硅碳材料产业化,关注杉杉股份、贝特瑞。

         (3)电驱动系统环节,建议紧抓今年物流车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行情,关注物流车总成业务爆发的方正电机、拥有北汽等优质客户的大洋电机、电控龙头汇川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随着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增速不断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负极材料之一。2019年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产量为0.13万吨,2023年产量达到了1.26万吨。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2023年世界燃料油市场消费量约3.9亿吨。目前,亚太、中东为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二者合占燃料油消费的63%;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规模第三,约占14%,但由于欧盟在推进环保转型方面起到一定引领作用,预计未来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占比将有所下降。

2024年09月12日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经过近十年努力,我国深海油气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固定式深水海洋平台、全海式油气生产装备、海上施工装备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工程建设一体化能力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截止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8.78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01.3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380.16亿元。这是由于近两年阶梯式计价方式的持续铺开,部分高价水用量的提升带动了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的加快。

2024年07月03日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2021年-2022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影响,2022年底发布的第四批年“白名单”企业数量出现翻倍增长,2023年11月发布的第五批次“白名单”企业数量更是一次增加27家。

2024年06月17日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此外在轻量化、循环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也具备优势,但是锂枝晶生长影响安全、离子传输困难导致动力性能差。目前材料成本约为1.5-2.5元/wh,产线仍需改造。

2024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