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动力锉电采用湿法趋势 负极材料集中度提升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石墨仍是目前负极材料的主流。

         当前日本和中国是全球主要产销国,日立化成、三菱化学、贝特瑞和上海杉杉4家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61. 8%。

         全球负极材料总出货量中,石墨类负极材料占比高达90%,其中天然石墨占比55%、人造石墨占比35%;中间相炭微球、钦酸锂占比7. 5%,其他材料占比约2. 5%。

         硅碳负极趋势不变,国内研发正在加强。

         硅负极材料的理论克能量密度是石墨的10倍以上,目前国内众多企业已加强对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2016年中国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产量为600吨,较2015年实现近3倍增长,但市场总体规模仍较小,占全部负极材料产量不到1%。未来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提高,硅基负极材料在解决关健技术和生产壁垒后将迎来高速发展。

         负极价格下滑,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将维持高毛利率。

         负极材料价格近年来持续下滑,一方面是原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的逐年降低,另一方面国内负极厂家持续的产能扩张导致产能过剩。2017年随着各厂商新增产能的释放,负极材料价格保持下降趋势,行业整体毛利率不高,而龙头企业由于具备规模、成本、资源优势,毛利率能维持30%。

         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和高附加值硅碳负极的产业化应用,龙头企业的盈利水平仍将维持高位甚至提升。2016年国内前十大负极厂商总产能达到12. 15万吨,在建产能达7万吨,预计2017年全国总产能将达到18万吨。

国内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锂电池负极材料需求测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锉电采用湿法趋势已定。

         湿法隔膜相比干法隔膜可以做到更薄,满足锉电池对高能量密度的追求。同时隔膜涂覆技术的应用,在充放电后大面积放热情况下,隔膜仍能保持完整性,有效提高了锉电池的安全性。因此目前市场上三元电池与湿法涂覆隔膜配套,随着三元电池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将带动湿法涂覆隔膜需求增长。

         目前湿法供不应求,湿法领域胜负在未来2年。

         湿法格局初步形成,上海恩捷是国内目前湿法隔膜的领跑者,进入了CATL、国轩、LGc、三星等高端产业链。

         国内像苏州捷力、湖南中锉、双杰电气等动力湿法隔膜都已经有供货,但是产量稳定性还有待观测,尤其是苏州捷力因为盈利未达承诺和胜利精密产生了法律纠纷,这也间接反应了湿法隔膜生产的壁垒之高。星源材质是国内早期湿法隔膜的开拓者,由于种种原因在湿法领域跟进稍慢,但目前湿法产能在加速扩张,客户优质。

         目前湿法隔膜供不应求,明年是国内企业湿法产能集中释放的阶段,湿法价格下跌在明年下半年。

国内隔膜出货量测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电解液占锉电池成本为5-15%,产品毛利率在25-30%。溶质六氟磷酸锉占电解液成本的40%。目前,全球锉电池电解液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和韩国,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锉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国,2016年我国电解液产量达到9. 8万吨。

         六氟磷酸锉持续降价,行业回暖后下行空间不大。

         今年年初以来六氟磷酸锉价格大幅下降,导致电解液价格一定幅度下滑,但由于上游碳酸锉价格仍然较高,另外下半年电解液需求也会随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因此预计六氟磷酸锉和电解液价格下行空间已经不大。当前电解液价格平均6-7万元/吨,六氟磷酸锉价格到17万元/吨。

国内电解液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动力锉电池电解液需求预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数据库

         下半年看点在涨价,行业产能释放有限。

         铜箔是锉电池材料中壁垒较高的环节,成本占比5%。新投产线、消费锉电铜箔产线转换、进口铜箔三种渠道对国内供给的增加都有限。首先新投产线周期需2年左右,而受技术和客户的积累影响大,下游电池厂客户要求非常严格,过程相对缓慢。

         其次用于PCB的铜箔生产线切换成动力类铜箔生产也需要1年以上时间,虽然消费类铜箔生产转换成动力类时间上更具优势,但产能腾出空间有限。进口端,产品主要来自台湾,目前几乎没有新增供货可能。

         根据目前企业的投产规划,第一轮投产供货浪潮将在2018年出现。按1GWh需要800吨铜箔测算,2017-2020年国内锉电铜箔需求分别为5. 5万吨、7. 4万吨、9. 6万吨、12. 2万P屯,动力类铜箔为3万吨、4. 4万吨、6. 1万吨、8. 2万吨。

锉电中游投资建议(壁垒从高到低)
 
资料来源:互联网

         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优先关注:
         (1 )弹性最大的锉电上游材料钻和锉环节,关注天齐锉业、赣锋锉业、华友钻业、洛阳相业。
         (2)锉电池中游材料环节,建议首选壁垒最高的隔膜和铜箔环节,湿法隔膜格局正在形成,龙头企业在明后两年脱颖而出,关注星源材质、创新股份,铜箔由于产能释放有限,今明两年都会处于涨价趋势中,关注诺德股份。

         锉电环节,关注国轩高科、亿纬锉能。中游正极材料领域的高镍三元正极即将产业化,进程可能加快,关注杉杉股份、当升科技。负极材料关注硅碳材料产业化,关注杉杉股份、贝特瑞。

         (3)电驱动系统环节,建议紧抓今年物流车高速增长的结构性行情,关注物流车总成业务爆发的方正电机、拥有北汽等优质客户的大洋电机、电控龙头汇川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策略
 
资料来源:互联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截止2024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025年06月20日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2025年06月20日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占产生量的20.3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前景广阔。这为企业加快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从末端治理走向更有价值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发展基础。

2025年06月17日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石材行业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全年,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板材销量为7.24亿m2。

2025年06月13日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使得稀土回收行业发展较为困扰,跟随波动,2024年,我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68亿元。

2025年06月09日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