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白刚玉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15-2020)(样章)

         第一章 2013-2014年中国白刚玉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白刚玉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白刚玉的基本情况介绍
         1.定义

         人造磨料的一种。三氧化二铝(Al2O3)含量在99%以上,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硅等成分,呈白色。产品粒度按国际标准以及各国标准生产,可按用户要求粒度进行加工。通用粒度号为 F4~F220,其化学成份视粒度大小而不同。突出的特点是晶体尺寸小耐冲击,如果用自磨机 加工破碎,颗粒多为球状颗粒,表面干洁,易于结合剂结合。
白刚玉以工业氧化铝粉为原料,于电弧中经2000度以上高温熔炼后冷却制成,经粉碎 整形,磁选去铁,筛分成多种粒度,其质地致密、硬度高,粒形成尖角状,适用于制造陶 瓷、树脂固结磨具以及研磨、抛光、喷砂、精密铸造(精铸专用刚玉)等,还可用于制造高级耐火材料 ,代号“WA”于国际通用标准、国家标准一致,多数供出口,也有一定量供应国内用户。
         2. 产品优点
         (1)不影响加工件的颜色;
         (2)可在严禁铁粉残留的制程使用来喷砂;    
         (3)微粉级非常适合湿式喷砂和研光作业;    
         (4)加工速度快品质高;    
         (5)所含氧化铁的量极低适合严禁铁质残留之喷砂作业;    
         (6)经过酸洗步骤以除杂质。
         3.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四章 中国白刚玉产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白刚玉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二、中国白刚玉行业技术现状分析
         1.生产工艺与质量管理状况决定了企业的运行能力。

         我们现阶段的白刚玉材料生产,尤其是棕白刚玉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基本是延续了初始生产时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控制手段。不少企业在多年的生产与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过程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改造,也取到了不少的成果,但经过时代的变迁、产品功能的提升、专业化进程的加速、原材物料的变化,原有传统的冶炼与破碎加工工艺技术已显得与之不相适应了,这就需要制修订出与之相适应的工艺技术控制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
         2.生产装备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档次或市场走向。
         在工艺技术、工序过程和质量保证体系有保障的情况下,主、辅生产装备的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制造成本,同时也影响着产品质量,更决定了企业产品的档次或市场走向。除了少部分企业外,我国不少的企业至今一直延续使用着原始的制造装备,从原料制备、冶炼、破碎加工和理化分析与检测等主要装备和辅助装备状况来看,有些装备已不适应现代白刚玉材料工业生产的需要了。从冶炼过程的工艺控制、节能降耗,到加工制粒过程的质量控制以及产品结构等方面,这些都与企业自身的装备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等而视之。如:原料和半成品破碎装备、节能变压器、白刚玉接包、加工制粒初级破碎等。
         3.技术进步与创新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动力。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白刚玉材料生产,主要是在原国家机械部所辖的磨料磨具生产企业和系统进行的,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冶金和耐火材料系统才开始少量生产部分特殊需要的白刚玉类产品。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我国磨料磨具大型国有企业生存困难、开发经费投入欠缺、人才流失严重,原有的技术研发体系解体、研发装备闲置或报废,这导致了白刚玉制造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无力实施或倒退,其创新能力更是严重不足和落伍。而国内大区域兴起的私有或股份制企业,在科技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科研及产品创新经费投入等诸多方面,更是力不从心,有不少的的企业甚至根本不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只是抱着吃老本和拿来主义的思想来经营自己的企业。上述这些情况,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工作和创新能力。据行业现状调查了解,目前大多数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还没有几家企业名副其实地建立有一定实力的研发中心或创新实验基地,这是我国白刚玉制造业发展受限、与国外同行企业继续拉大差距的瓶颈所在。所以,我国白刚玉制造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是非常薄弱和欠缺的,着力创建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与创新实体势在必行,而且潜力与之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及投入产出比也一定是丰硕可喜的。
         4.环保和工业卫生状况体现出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
         白刚玉材料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废水和工业废弃物。主要是冶炼过程所产生的炉料废气和少量的粉尘,按照国家规定的空气粉尘含量标准,冶炼废气中的粉尘是严重超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治理,在部分冶炼废气和粉尘的回收处理方面,国内已有成功的经验,且效果比较理想,冶炼企业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在我国白刚玉材料生产区域里,河南和山西目前的治理情况是比较理想的。其次,白刚玉材料在破碎加工过程中会在工厂局部范围里产生一些加工粉尘,这部分粉尘对周边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属于工业卫生管理和控制的范畴,但对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的员工的健康状况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加工制粒过程中,需要进行粉尘回收处理。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都较好的实现了这部分有价粉尘回收治理,但一些小作坊式的加工制粒企业,相对就做的较为欠缺,这部分企业,应该从对员工身体负责的角度加以必要的通风除尘治理。此外,有部分企业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酸液对粉体物料进行处理,这些企业需要对工厂内部的循环水进行必要的中和处理。
         第三节 中国白刚玉行业市场供需情况分析
         三、中国白刚玉行业产量统计与分析

         棕刚玉、白刚玉生产企业多,相互压价,产品微利。锆刚玉、单晶刚玉、致密刚玉、微晶刚玉相对技术含量较高,生产企业较少,经济效益较好。亚白刚玉主要用优质高铝矾土冶炼,随着高铝矾土质量下降,亚白刚玉的指标难以达到,其市场已逐步用优质棕刚玉代替了很多,亚白刚玉的用量在下降。
         我国白刚玉生产企业约80家,生产设备180余套,产能145万吨,产量50万吨。亚白刚玉生产企业有10家,生产设备有20套,现生产能力10万吨,实际产量3万吨。由于铝氧粉价格不断下调,一些小企业趁势而上,加大产量,产量一直降不下来,竞相低价推向市场,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四、中国白刚玉行业需求量分析
         白刚玉材料具有硬度高、高温抗氧化能力强、化学稳定性好、磨琢性能优良、机械强度高等特点、作为工业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研磨、耐火材料、化工、建材、电子、工程和结构陶瓷等工业方面。其中钢铁、建材、有色金属行业消耗白刚玉占整个消耗量的70%,达85万吨左右。
         1、主要下游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1)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2016年全国粗钢产量80836.6万吨,同比增长1.2%。随着钢铁去产能工作持续推进,落后产能、地条钢和僵尸企业等困扰行业多年的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将得到一定缓解。考虑到2017年我国钢铁去产能将更多触及在产产能,预计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将出现下降,全年粗钢产量在7.9亿吨左右,较2016年将下降1.5%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传统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对钢材需求强度会有所下降,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用钢需求会有所增长,总体来看,2017年钢材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协会
         (2)建材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6年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2.5%;平板玻璃产量7.74亿重量箱,增长1%,去年同期为下降4.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6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并有所回升,在国民经济发展“稳增长”及十九大召开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预期仍将保持低速平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超过房地产投资成为建材消费市场的主要拉动力,如2016年基础设施工程水泥消费量占全年水泥消费总量的64.4%。2017年在“去库存”改革任务下,房屋建筑市场短期内难以快速上升,基建项目工程对建材市场的支撑作用在2017年将进一步凸显。总体来看,2017年建材面临的市场需求将会保持平稳。
2016年我国玻璃产量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
         (3)有色金属行业生产运行情况
         2016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合计5283万吨,同比增长2.5%,其中,精炼铜产量844万吨,原铝3187万吨,铅467万吨,锌6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6.0%、1.3%、5.7%、2.0%。此外,氧化铝产量6091万吨,铜材2096万吨,铝材5796万吨,分别增长3.4%、12.5%、9.7%。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尚福山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有色金属行业主要的任务仍将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6月印发的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开展各项工作,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预计2017年有色金属生产将保持8%左右的增速,并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2.出口情况
         中国刚玉材料产能已跃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刚玉材料生产和出口国。白刚玉2014年出口19.40万吨,2015年出口下降16.54%为16.19万吨,2016年回升6.5%为17.24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
         3.需求量分析
         由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今后将保持稳定增长,出口市场也在震荡回升,对白刚玉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微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白刚玉的市场需求将达到150万吨。
2017-2021年我国白刚玉市场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发布《中国白刚玉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15-2020)》,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