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样章)

          第一章: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综述
          1.1玻璃纤维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玻璃纤维行业概念及定义

          玻璃纤维(也称为玻纤)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比强度高、电气绝缘性好、吸湿低、延伸小等一系列优异特性,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国防和尖端科学难以替代的基础材料。玻璃纤维作为新型材料,通常作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价廉、质轻、性优,更为节能环保。玻纤产品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作汽车配件、电器外壳、玻纤瓦、管罐内衬、缠绕管道、化工储罐、拉挤型材、卫浴洁具、制作手机、电脑线路板、风电叶片用纱及多轴向织物等,属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1.2玻璃纤维行业产业链分析
          玻璃纤维产业链
 
          第二章: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玻璃纤维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1.1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玻璃纤维行业主要由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进行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原为国家发改委,现为工信部;行业协会主要是中国玻纤协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协会。工信部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玻纤行业发展战略,拟订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玻纤协会的主要职责为:协助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搜集、整理国内外行业动态,通报行业经济运行和进出口情况,在政府和企业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协调与相关产业需求的市场开发,开拓玻纤产品应用领域,开展对外交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转型升级。引导行业完善提升池窑技术和大力发展玻纤制品加工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复合材料协会的主要职责为: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和立法等方面的建议;协调行业内的经济活动、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行业经济指标统计和调查研究工作,以及质量监督和评价工作;推动整个复合材料市场及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发展。
          2.1.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第三章:玻璃纤维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3.1玻璃纤维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1.1玻璃纤维行业产销规模分析

          玻纤用途广泛,在建材、石化、汽车、印刷电路板、风电叶片、电子 电气、新能源等领域中有大量应用,需求增长与宏观经济具有同步性。2014 年以来,随着美国和欧盟经济进一步好转,海外玻纤市场增长趋势明朗,预计 2016~2020 年全球玻纤需求复合增速在 6%左右;而在风电、交通等 需求带动下,国内玻纤需求增速更高,预计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速 8~10%。
          然而,据统计美国年人均复合材料消费量约为8 kg,而中国只有1~2kg。国外玻纤品种已发展到2万多个,规格达6万个以上,平均每年增长1000~ 1500多个规格,我国玻纤品种只有 6000 多个,规格不足2万个。
          按照此数据,我国仅是世界玻纤生产大国,非技术强国,我国玻纤制品大展身手的时代还未来临。当前,国内不少玻纤企业抓住“十二五”规划转型升级、深化加工的契机,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迈进玻纤制品行列,充分利用玻璃纤维的优良特性,通过高科技对其改性,避其所短,使其具有新的特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及相关民用消费领域。这既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又为企业增加创收,同时也符合行业需要及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009-2015年中国玻璃纤维供需平衡表分析(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
          3.1.2玻璃纤维行业产品产量分析
            “十一五”以来,我国玻纤行业坚持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连续跨越,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经济效益持续提高。2007 年全年玻璃纤维产量达到 165万吨,真正成为世界玻纤生产第一大国,行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2015年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量约592.7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四章:玻璃纤维行业重点区域经营情况分析
          4.1玻璃纤维行业总体区域结构特征分析
          4.1.2玻璃纤维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玻璃纤维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三大省份。其中山东省消费占比最大,达到48.27%;江苏省消费量占比为10.73%;四川省占比为7.03%。三个省份合计占比达到66.03%。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1.6玻璃纤维行业企业数的区域分布
          目前,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江苏省、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尤以山东省企业最多,占比达到44.4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2山东省玻璃纤维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
          4.2.1山东省玻璃纤维行业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

          2016年12月2日,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提出》要“研究……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常数等特性玻璃纤维生产技术,开发适合不同环境应用的高档玻璃纤维。”。对此,山东省提出以下部署:
          未来五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关键和引领作用,为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增强源头创新能力,鼓励面向科学前沿的自由探索,在海洋科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前瞻部署目标导向的前沿基础研究,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布局建设,争取更多重点领域的国家级科研基地落地山东。围绕增强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和能力,构建普惠性的企业技术创新引导政策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巩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赋予高校、科研院所更大科研自主权,推动科教协同创新,发挥源头创新主力军作用;建立领军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面向长远发展,在智能制造、机器人、纳米技术、深海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生物4D打印技术等领域超前部署,实施战略前瞻性研究项目,力争掌握若干能够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未来变革性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服务技术等领域科学梳理重大研发任务,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部署,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和产业迈向高中端水平。加快生命健康技术、绿色发展关键技术、智慧绿色低碳城镇化技术、公共安全技术突破,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围绕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在海洋科技、智能制造、现代农业、信息安全、节能环保、健康保障等领域,科学论证一批面向“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战略产品,组织实施“创新山东2030”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力争在重点优势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和群体性技术突破,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三是打造一批支撑“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实施的创新发展新高地。依托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的综合优势,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海洋生命健康、海洋工程装备、绿色海洋化工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区,推动山东半岛加快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完善省级农业科技园—省级农高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国家农高区四级联动、梯次发展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带动提升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支持济南、青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推动一批有条件的城市尽快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推动各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打造“名片”主导产业,培育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和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创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县、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规划建设一批科技“特色小镇”,推进农村创新创业和科技精准扶贫。四是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加大“创新券”政策实施力度,提升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水平,构建全省统一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发展市场化的科技服务机构。加快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完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推进科技和金融的紧密结合,壮大科技创业投资规模,创新股权引导基金支持创新创业模式,强化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对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省战略,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十个一百”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体制机制科学合理、模式和路径新颖、创新发展和创新服务成效显著的创新主体和服务载体。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培育山东特色创新创业文化。
          五是构建开放融合的科技合作新格局。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沿线国家高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科技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园区、经济园区和企业,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科技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落实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有关著名高校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中科院山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深化与国内大院大所和大型企业在合作研发、人才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加快构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军民协同创新与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六是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职能,提高政府创新服务能力,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完善以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基地和人才建设、产业引导基金为主体的相互衔接的省级科技计划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项目管理机制,完善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科技评价机制,根据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分类的创新评价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和机制,深入推进科技成果权益管理改革,强化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趋势前瞻报告》,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随着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增速不断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负极材料之一。2019年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产量为0.13万吨,2023年产量达到了1.26万吨。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2023年世界燃料油市场消费量约3.9亿吨。目前,亚太、中东为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二者合占燃料油消费的63%;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规模第三,约占14%,但由于欧盟在推进环保转型方面起到一定引领作用,预计未来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占比将有所下降。

2024年09月12日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经过近十年努力,我国深海油气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固定式深水海洋平台、全海式油气生产装备、海上施工装备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工程建设一体化能力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截止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8.78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01.3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380.16亿元。这是由于近两年阶梯式计价方式的持续铺开,部分高价水用量的提升带动了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的加快。

2024年07月03日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2021年-2022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影响,2022年底发布的第四批年“白名单”企业数量出现翻倍增长,2023年11月发布的第五批次“白名单”企业数量更是一次增加27家。

2024年06月17日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此外在轻量化、循环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也具备优势,但是锂枝晶生长影响安全、离子传输困难导致动力性能差。目前材料成本约为1.5-2.5元/wh,产线仍需改造。

2024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