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改委研究完善煤电价格联动 上网电价面临再调整

     导读:11月5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煤炭价格继续下降,将研究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利用煤炭下降的空间,可以对一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行适当疏导。目前,一直在研究过程中,成熟以后会按照程序报批后发布。

     11月5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煤炭价格继续下降,将研究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利用煤炭下降的空间,可以对一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行适当疏导。目前,一直在研究过程中,成熟以后会按照程序报批后发布。

     据秦皇岛港口的数据显示,11月4日,5000大卡的下水电煤(海运到南方电厂)每吨价格330元左右,相比过去的高峰下降了超过一半。为此,今年部分北方城市供暖价格已有所下调,工商电价也已全国各地有所调整,但居民购电价格目前尚没有变化。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曾鸣表示,如果电煤价格继续下调,上网电价和工业商业电价或将下调,而居民用电价格可能不会下调。“居民电价并没放开,因此政府可能利用煤价低的时机加快补充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

     上网电价面临调整

     记者获悉,今年以来电煤价格持续下跌,为煤电价格联动创造了新的条件。

     今年4月,由于煤炭价格下调,国家发改委发布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2分钱,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1.8分钱。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江西、贵州和新疆实行商业用电和普通工业用电同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景春梅认为, 煤炭价格从2011年到目前,跌幅已经超过百分之五十了,但是电价调整的幅度和频率明显低于煤炭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说,继续调整电价是必然的。”

     此前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2〕57号),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当电煤价格波动幅度超过5%时,以年度为周期,相应调整上网电价,同时将电力企业消纳煤价波动的比例由30%调整为10%。

     到目前,新的煤电联动还没实行。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根据煤电联动方案,这一次上网电价肯定是要下调的,但定价机制还不是很完善。

     下一步改革要定好时间,“不能政府想调的时候调整,不想调的时候不调了。” 林伯强说。

     许昆林认为,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在2004年出台后曾完善过一次,但是目前仍待完善。这包括启动的时点、价格调整的依据等等。

     许昆林介绍,目前这一段时间以来, 中国电煤价格指数已经建立,采价点有1600多个,覆盖了全国30个省份。今后争取每月发布一次中国电煤价格指数。

     “当前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利用煤炭下降的空间,可以对一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行适当疏导。目前,一直在研究过程中,成熟以后会按照程序报批后发布。”许昆林说。

     居民电价短期难动

     而由于居民用电的补贴机制,居民电价短期内或将不会下调。

     曾鸣解释称,煤电联动仍只是部分电价。由于过去工商电价高,补贴了居民电价,所以要下调的是上网电价、工业商业电价。居民电价还是不会下调。因为居民电价一直严重交叉补贴。

     景春梅认为,煤电价格联动应传导至终端,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都应下调。目前煤炭价格偏低是因为很多外部成本没反映出来,下一步煤炭价格改革应重在建立覆盖全部成本的煤炭价格机制。

     景春梅表示,应将煤炭资源有偿使用费、安全生产费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费用、煤炭转产资金、职业健康费用,按照一定渠道列支到煤炭成本中去,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在取消不合理收费、基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覆盖全部成本的煤炭价格。不仅如此,煤热也应当联动。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电价和热价应该随行就市进行下调,价格改革应尊重市场, 该升就升,该降就降,让民众和企业拥有获得感。

     景春梅表示,要加快落实新电改,破除体制障碍,完善市场机制,让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地上网消纳,鼓励这种分布式能源发展。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煤电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