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伏企业资金链面危机:补贴不到位、三角债成主因

  导读: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下称《讨论稿》)提出了将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新政。

  日前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讨论稿)》(下称《讨论稿》)提出了将实行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新政。

  根据《讨论稿》,2016年起,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在Ⅰ类资源区的项目拟从现行的0.9元/千瓦时下调至0.85元/千瓦时,下调幅度为5.6%;Ⅱ类资源区拟从现行的0.95元/千瓦时下调至0.92元/千瓦时,下调幅度为3%。此后在2017年到2020年逐年递减,每年递减幅度为0.03元/千瓦时。风电Ⅰ类资源区拟从2015年的0.49元/千瓦时下调到2020年的0.38元/千瓦时,累计降幅22.4%;Ⅳ类风资源区拟从2015年的0.61元/千瓦时下调到2020年的0.52元/千瓦时,累计降幅14.8%。

  对于上网标杆电价下调,业界普遍持接受态度。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表示,“随着光伏行业发展、技术进步、装机规模增加,光伏发电成本必然下降,补贴下调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的,最终光伏发电也会实现与传统发电模式达到同一价格水平,实现真正的平价上网”。

  不过,伴随国家发改委“拟下调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新政的发布,另一话题——“风电、光伏的财政补贴能否及时发放”却也受到了业界热议。

  业界更关注补贴是否及时

  接受采访的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亦向记者坦言,“对于拟定的下调力度,自然不是个利好的消息,但我们觉得目前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补贴能否及时发放,不长期拖欠的问题,否则无论补贴是高是低,发电企业拿不到补贴,那都是没意义的”。

  就坊间流传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家一共发放了五批可再生能源补贴,最后一批在2014年8月份发放,补贴的项目是2013年8月底前并网的项目。一些企业人士介绍,“补贴两年后发放是常态,最长有拖欠三年的。今年上半年,仅光伏补贴就已拖欠了200亿元”。

  事实上,主管部门也关注到了这一系列问题。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董秀芬处长在就光伏于“十三五”其间面临的挑战进行归纳时表示:“针对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中面临的弃电、补贴、税收等问题。能源局也在协调有关部门,针对税收以及补贴资金的来源进行沟通,针对性提出对策,并在未来逐步完善政策。 未来还将通过实施重点经济带、重点生态保护区高比例光伏应用,光伏发电综合利用基地,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适度增加外送型光伏发电建设规模,光伏发电综合治理与‘领跑者计划’示范工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工程,光伏扶贫工程等六项重点工程推动光伏应用”。

  补贴及时与否影响巨大

  相关报道曾援引宁夏某光伏发电公司负责人的话称,“我们每个月的补贴大概在200多万元,这两年下来就得将近5000万元,到现在一分都没发,明年再不发我们资金链就得断了”。

  “几乎每家企业都面临着补贴无法及时发放导致的资金压力。只是各家不同的业务结构以及规模,使他们具有不同的抗压能力。短期来看,业绩过于依赖发电收益的,受到的影响必然更大。而那些上下游均衡发展,或具有更多融资渠道的公司则要好过的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如果长此以往,不排除一些抗压能力偏弱的公司会难以为继”。

  更深层次上,补贴发放的及时与否关系着光伏融资的发展和创新。

  “光伏发电产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产业的风险管理,银行、金融机构对产业的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国的光伏市场的发展。目前整个产业除了融资渠道和工具的受限外,因补贴拖欠导致的三角债问题日渐严重,也影响了很多电站投资者的信心。” 在杨立友看来,“补贴问题和三角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多重风险导致电站投资收益无法保证,投资者收紧电站融资,看似火爆的国内光伏电站市场可能会出现断崖式下跌”。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光伏发电站行业竞争分析及未来五年盈利战略研究报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