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趋势

       导读:2015年中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趋势。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用电增幅回落,煤炭消耗量增长率从年均9%左右跌到2.6%左右,首次出现微增长态势。这对于运能大幅增加后的北方港口来说,无疑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参考:《
中国煤炭行业市场分析及未来五年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当前,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虽已复苏,出现较快增长,但欧盟、日本经济仍处于低迷疲弱态势。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大宗商品煤炭、石油、矿石价格继续跌落,地缘政治冲突也在深刻影响着一些大国和区域经济,对我国外贸经济拉动有限。此外,尽管国家出台控制煤炭进口措施,也加强了微量元素的检验,严控低质高硫进口煤进入国内市场,但目前,进口煤炭仍拥有价格低廉、质量优良的优势,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依然严重;国内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页岩气、可燃冰的开采使用,特高压输电能力的增长,铁路直达运输量的增加,都给港口煤炭运输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
       2015年,我国经济仍将面临增速换挡,同时我国调控能源消费总量,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优化能源结构,煤炭需求强度将进一步降低,下游需求不足。水电、核电、特高压输电能力增长全面冲击国内煤炭市场,进口煤仍大规模进入国门。2015年,全国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将逐步得到改善,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还难以根本改变,我国煤炭行业仍将延续“供给宽松、结构性过剩、库存高位、需求低迷”的态势,动力煤交易价格保持低位。一方面,煤炭市场需求不旺,港口运力过剩,泊位等船将会常态化;另一方面,周边港口的竞争已从价格竞争发展到相互制约,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具体将表现为以下几方面趋势:
       第一,替代能源高速发展。我国大力建设“西电东送”通道,特别是特高压电网建设速度加快。2015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4300万千瓦,比目前增加1750万千瓦,而这些新增电量大约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吨。此外,我国将有序实施“煤改气”项目,并且建设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这12条通道建好后,中东部地区每年将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国家能源局表示,2015年,水电、核电总装机容量同比将再增加1000万千瓦和700万千瓦,累计将减少电煤消耗40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5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14.4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33.6%,提高1.3个百分点。
由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工业用电增幅回落,煤炭消耗量增长率从年均9%左右跌到2.6%左右,首次出现微增长态势。这对于运能大幅增加后的北方港口来说,无疑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第二,煤炭消费减量影响沿海市场。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山东等三大区域煤炭消费量将比2012年减少8300万吨以上。随着能源结构开始逐步转向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全国耗煤量平均每年将减少1亿吨。
       2014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暂行办法》。《办法》确定的重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的珠三角地区,要求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省要于2015年6月底前提出煤炭消费减量目标。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四省市各减量1000万吨计算,到2017年,列为重点地区的8省市与2012年相比煤炭消费合计将减量1.23亿吨,其中沿海地区减少煤炭消费较多,对沿海煤炭市场影响较大。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期,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宏观经济都将缓慢增长,加之国家出台煤炭救市政策,控制进口,吸引用户关注国内市场,增加北方港口下水煤炭的拉运数量,沿海地区煤炭需求还会小幅增长。2015年,沿海地区将新上火电机组600万千瓦,刚性需求仍然存在,但煤炭需求增量有限。
       第三,煤炭供应量有望进一步增加。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积累的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将于近几年集中释放,产能仍有很大释放空间。“三西”煤炭企业经过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后,煤炭产量将有所释放,神华、中煤、同煤、伊泰等大型煤企生产、销售数量将继续增加。此外,第三煤运通道蒙冀铁路将于2015年年底投入运营,铁路煤炭运输瓶颈将得到明显改善,煤炭供应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2014年,铁路共发运煤炭22.9亿吨,同比减少3044万吨,下降1.3%。大秦铁路运量为45019万吨,同比增长1.1%;神朔铁路完成2.556亿吨,同比增加800万吨;侯月线完成8763万吨,同比减少1.7%。蒙冀线投产后,曹妃甸港将主要依靠蒙冀线接纳内蒙地区优质货源,秦皇岛港仍依靠大秦线运送山西货源为主;朔黄线运力继续增加,黄骅港运能不断提高,预计神华煤下水更加畅通。但是,受节能减排、市场低迷影响,下游煤炭需求不足将伴随着2015年煤炭市场。预计2015年,环渤海各大港口不能实现满负荷作业,库存高位、码头空泊,下水量减少不可避免。
       第四,动力煤交易价格变动将趋于缓和。在经历了2014年煤价大幅下滑后,国家出台扶持政策,帮助煤企脱困,加之国内煤价也需要理性回归,神华等大型煤企积极挺价,沿海动力煤价格逐渐企稳。但是,短时间内,我国煤炭市场难以改变供过于求的格局,很难出现大幅上涨的行情。预计2015年沿海动力煤价格波动将趋于稳定,大起大落的现象不会出现。
       此外,气候变化仍将是主导煤炭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工业用电增速显著放缓的背景下,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影响煤炭消费的重要因素,2013年的极端高温和2014年的厄尔尼诺效应均对煤炭消费需求产生了很大影响。预计2015年,如果出现夏季高温少雨、水电减少,或者冬季低温寒冷,电厂负荷提高,仍会助推煤炭需求增加,沿海煤炭市场趋好,因此,气候变化仍是影响煤炭消费的重要因素。
       第五,港口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尽管2015年煤炭行业面临供需增量双向萎缩的困境,对港口运输业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但“集约化生产,大煤矿对大电厂发运”仍强化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格局,北方港口开展“专用场地”服务也有利于保障环渤海港口的货源和需求。预计2015年,环渤海各港发运量保持稳定,与2014年相比变化不大。
       由于蒙冀线等铁路投产相对滞后,环渤海港口有限的新增产能尚未形成现实的货运能力,对现有运输格局冲击大幅减弱,沿海港口煤炭运输格局变化不大,秦皇岛港继续保持发运第一大港的地位,唐山港、黄骅港紧随其后。考虑到蒙冀煤运通道要到年底投产,2015年新增运力投放很少;秦皇岛港、曹妃甸港运量增减变化不大,黄骅港的货源集运优势将凸显,运量将有所增加。后期沿海蒙冀等煤炭集港铁路完善后,环渤海港口间的货源竞争会更加激烈,环渤海港口运输格局将发生变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