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限购大潮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增长

         导读:限购大潮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增长,限购政策是在2011年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限购的初衷是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通过限制城市汽车增量,意在缓解交通压力。

         参考《中国新能汽车行业深度分析与竞争态势研究报告(2014-2019)

         2014年3月,随着杭州实施车辆限购,目前全国“限购”城市已增加到7个,新一轮的限购风潮不断涌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新一轮限购中,明显感受到政策的新变化,环保已成为限购的一个主因,各地政策都在向新能源车倾斜。

         限购政策是在2011年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限购的初衷是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通过限制城市汽车增量,意在缓解交通压力。在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对交通产生了强大的需求,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并且交通设施的相对滞后和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使现有城市道路空间资源难以承受如此负荷,从而造成交通拥堵,目前交通拥堵已成为国内多数大中城市的普遍现象,例如北京早晚高峰时段,平均时速不到18公里/小时。交通拥堵使行车速度较低,带来了时间损失和燃料费用的增加,并且极易促使交通事故的发生,在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15个城市每天因交通拥堵问题所造成的损失达到近10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限购政策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随着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对大气环境的关注加强,限购政策的目标也从单一的“治堵”发展到“治堵与环保并重”。根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度空气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在监测的74个城市中,大气污染年度浓度达到标准的仅拉萨、海口、舟山3个城市,达标城市比例为4.1%,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空气污染相对较重的区域,尤以京津冀区域污染最重,以北京为例,全年未达标天数比例为5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6%。在我国的大气污染中,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PM2.5,而PM2.5的主要来源中,机动车占到25%左右,因此限购政策除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任务外,当前又多了一项环境保护的目标。

         从目前已实行限购的7个城市中能很明显的体现出限购政策“治堵与环保并重”的目标,并都对新能源汽车有较好的鼓励政策。

         从最早实施车辆增量控制的上海来看,在中心城区通过投标拍卖的方式进行新增私车总量调控。但是,针对新能源车,根据2012年底上海市政府公布的《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试点实施暂行办法》,确定为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免费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与上海类似,广州、天津和杭州在2014年实行的限购中,对新能源汽车也采取不限购的方式,凡购买符合当地新能源汽车目录内的汽车的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牌照。

         限购城市中,北京采用的是另一种对新能源汽车支持的政策。2013年底发布的最新《细则》规定新能源小客车单设摇号池,申请条件与普通指标条件一致。若申请数量少于当期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额,将直接配置。若申请数量超过当期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额,则摇号配置。

         综上,限购城市不论是采用新能源汽车直接上牌还是单独摇号的政策,都表现出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大力鼓励和引导。那么现实中限购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影响?能否让新能源汽车突破目前的困局呢?

限购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

         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处于正在上路的阶段,需要解决很多障碍才能真正被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各大城市的限购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带来了一次契机。

         限购城市在政策上大多都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政策,能很好地引导消费者购车时对新能源汽车的考虑。国家信息中心做过一项研究,通过了解“当消费者所在城市如果只针对传统汽车实施限购,而对新能源汽车不进行限购”,那么会对消费者的车型选择产生什么影响。最终发现总体上有66.4%的用户会因为限购政策的影响而重点考虑新能源汽车;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有较高接受度的消费者来说,会重点考虑新能源汽车的比例达到93.2%。明显看出限购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有着较大的有利影响。

         限购能推动高素质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高的消费者主要是学历较高、注重环保、经济上有较强实力、有社会责任感、有个性、喜爱新鲜事物的高素质群体。这一群体在一线城市所占比例较高,随着限购政策的推动,会让这部分人优先考虑和选择新能源汽车,从而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如何在限购城市对这部分人进行针对性的推广,成为目前车企发展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起步点。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纷纷表示,自己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前提必须是在使用上足够便捷,能在很多区域充上电,安全性和质量上有保证,具备健全和完善的售后体系和制度。

         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政府、厂家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宣传及引导,通过实际行动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有清楚的认识,并鼓励和提升他们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接受度。尤其是厂商未来的焦点应该更多地放在关注用户的个人利益上,而不是只盯住国家的规划数量和补贴金额。应该将全部心思用到市场和用户的需求上去,真正做到将用户的需求与产品结合,而不是让消费者单纯地认为购买新能源汽车只是可以保护环境,与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驱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尽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但政府对其的政策保障却十分坚实,并发布有一系列的政策来明晰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目标。当前的限购政策,已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困局送来了一缕曙光。相信当车企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时,肯定能拨开目前的阴霾,找到发展的方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行业:逐步走向产业化 相关企业加速布局该赛道

随着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碳复合负极材料逐步走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增速不断提升,有望成为重要的负极材料之一。2019年我国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产量为0.13万吨,2023年产量达到了1.26万吨。

2024年11月12日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燃料油行业进口依赖度高 外贸船燃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2023年世界燃料油市场消费量约3.9亿吨。目前,亚太、中东为燃料油的主要消费地区,二者合占燃料油消费的63%;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规模第三,约占14%,但由于欧盟在推进环保转型方面起到一定引领作用,预计未来欧洲地区燃料油市场占比将有所下降。

2024年09月12日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经过近十年努力,我国深海油气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固定式深水海洋平台、全海式油气生产装备、海上施工装备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工程建设一体化能力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截止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8.78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01.3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380.16亿元。这是由于近两年阶梯式计价方式的持续铺开,部分高价水用量的提升带动了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的加快。

2024年07月03日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2021年-2022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影响,2022年底发布的第四批年“白名单”企业数量出现翻倍增长,2023年11月发布的第五批次“白名单”企业数量更是一次增加27家。

2024年06月17日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此外在轻量化、循环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也具备优势,但是锂枝晶生长影响安全、离子传输困难导致动力性能差。目前材料成本约为1.5-2.5元/wh,产线仍需改造。

2024年05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