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目前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工艺与述评

  导读:目前多晶硅的主要生产工艺与述评,以氟硅酸(HSiF6)、钠(Na)、铝(Al)、氢(H2)为原料,制取硅烷(SiH4),再通过硅烷的热分解,制取多晶硅。该法制得的多晶硅为粒状。该法生产规模小,生产过程既有爆炸的隐患,又有中间产物难储存等缺点。与西门子法相比较,该法应用较少。

  1西门子法

  冶金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氯化氢(HCl)作用,生成三氯氢硅(SiHCl3),三氯氢硅在氢气的还原作用下还原生成多晶硅,该种工艺生产的多晶硅形状为棒形。西门子法自1954年左右发明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革新,已成为多晶硅生产的主流技术,革新后的工艺在生产过程中的边角料如:SiCl4、H2、HCl等全都回收返还进入主要生产流程,实行了所谓的闭路循环;生产过程中的上万个控制要素与控制点采用计算机控制。尤其是,1985年由原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牵头,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洛阳740所、峨嵋半导体厂等单位共同参与对该过程中的主要设备大型化、热能的回收利用、部分中间产物的利用等方面联合攻关,并由此在峨嵋半导体厂建成了年产100吨的实验厂,获得了成功。近几年,洛阳中硅集团利用该技术,投资建立了年产1000吨的工厂,达到了公认的规模经济水平。

  2硅烷法

  以氟硅酸(HSiF6)、钠(Na)、铝(Al)、氢(H2)为原料,制取硅烷(SiH4),再通过硅烷的热分解,制取多晶硅。该法制得的多晶硅为粒状。该法生产规模小,生产过程既有爆炸的隐患,又有中间产物难储存等缺点。与西门子法相比较,该法应用较少。

  3流态化床法

  通过四氯化硅(SiCl4)的氢化,产生二氯二氢化硅(SiH2Cl2),二氯二氢化硅通过分配氢气产生硅烷(SiH4)再通过硅烷的分解,产生多晶硅。该工艺的特点同硅烷法。

  4物理法

  以真空抽气挥发、吹气挥发、单向凝固等去除金属杂质的方式除去硼、磷、碳等杂质,从而制成低成本的太阳能级多晶硅。据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联合南阳的一家企业,采用物理法成功研制出年产1800吨太阳能用多晶硅。该法所产多晶硅的成本较传统的西门子法少三分之二左右。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多晶硅市场产销调研及发展商机研究报告(2013-2017)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浪潮下 中国锂电池行业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2024年全球锂电池产能突破4.5TWh,其中中国产能占比高达62%,总产量达到1170GWh,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其中,消费型、储能型和动力型锂电池产量分别为84GWh、260GWh、826GWh。

2025年10月28日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生物燃料减排特性突出,助力国内废弃食用油回收

在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的市场份额中,欧盟以39.4%的份额位居首位,美国紧随其后,占比20.6%。印尼和巴西分别占据13.8%和12.5%的市场份额,中国的生物柴油消费量相对较低,仅占1.5%,其他地区的市场份额则为12.2%。

2025年10月21日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迭代,锂金属负极为长期技术演进方向

固态电池解决液态电池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新技术。根据《固态电池研究及发展现状》(洪月琼等,2023),固态电池因有望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低和安全隐患两大痛点,成为最有前景的电池系统。固态电池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寿命长和应用温度范围宽等优势。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我国天然气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行业盈利受宏观经济政环境影响较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23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进口煤炭5.4亿吨,同比增长14.4%;进口原油5.5亿吨,同比下降1.9%,但对外依存度仍高达70%以上;进口天然气1.3亿吨,同比增长9.9%,对外依存度高达40%以上且有进一步上升态势。

2025年09月22日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