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发展LNG产业优势分析

        导读:因液化天然气生产工艺过程而清洁。天然气在经过深度冷却后变成液体的工艺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气液过滤器除去天然气中的机械杂质和游离态液滴;再由原料气加热器利用MDEA与天然气的充分接触吸收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

        LNG的安全优势

        因优良的理化性能而安全:燃点较高,自燃温度为590摄氏度,燃烧范围较窄,为5-15%,轻于空气易于扩散。LNG一旦泄露就会迅速升温气化,而气化后的天然气的气体密度大约是空气密度的二分之一,极易挥发不易燃爆,无毒。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在空气里可以安静的燃烧但不助燃。

        因储存条件完善而安全:储罐材料在低温工作状态下的抗拉和抗压等机械强度、低温冲击韧性和热膨胀系数等物理特性适应在低温条件下工作。储罐的地基能经受得起与LNG直接接触的低温,隔热材料是不可燃的,并有足够的牢度能承受消防水的冲击力,安全保护系统可靠。车用LNG储存在压力为0.05至0.5MPa的绝热容器中,与CNG的储存压力 20MPa相比,储存压力小安全性更高。低温车载瓶经国家质检总局耐高温实验、撞击实验、车载模拟实验等严格检验,即使发生交通事故后也很难出现LNG泄漏问题。

        LNG的清洁环保优势

        LNG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干净的化石能源,环境效益好。

        因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而清洁。与用煤作为燃料相比,可大幅度地消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烟尘等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以及煤渣等污染物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善,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巨大 。

        因液化天然气生产工艺过程而清洁。天然气在经过深度冷却后变成液体的工艺过程中,首先要通过气液过滤器除去天然气中的机械杂质和游离态液滴;再由原料气加热器利用MDEA与天然气的充分接触吸收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接着进行脱碳、脱水、脱烃、脱汞等工艺过程;还要经过粉尘过滤器除去天然气中的粉尘等一系列的去除杂质的过程,最后生成-162度的液化天然气。数据显示,使用发动机燃用LNG比燃用汽、柴油的综合排放降低约85%左右,汽车废气中的氢氧化物可减少72%,一氧化碳减少97%,氮氧化物减少 39%,二氧化碳减少24%,二氧化硫减少90%,噪音降低40%,无铅、苯等致癌物质,基本不含硫化物。

        LNG的经济优势

        因热值高而经济。与煤、煤气、液化气相比,LNG具有热值高,价格相对稳定受国际影响较小。LNG的热值是一万两千大卡,最好的煤也只有八千多大卡(每公斤)。同样排量的LNG汽车比汽柴油车节约燃料成本百分之二十左右,其维护保养成本也可减少百分之十。虽然LNG重卡与柴油卡车存在8万元左右的差价,由于燃料支出少,与柴油车相比在运营方面优势明显。1标准方LNG(气化后)的行驶里程等效于0.95L柴油(0号),据计算,牵引车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8-14万元左右。自卸车每年可节省燃料费用10万元左右。

        LNG的运输优势

        低温、气液膨胀比大、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天然气实行管道输送、源源不绝,设备简单易操作,简捷方便便于远距离运输,成本低。随着世界天然气产业的迅猛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已成为国际天然气贸易的重要部分。与十年前相比,世界LNG贸易量增长了一倍,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LNG的使用方便优势

        因LNG的加注时间而方便。LNG加注时间甚至比加油的时间还短。长途LNG客车装配两个气瓶,可安全行驶1000公里以上,加一次气仅需三五分钟。

因LNG的动力性能而方便。LNG的动力性能比起柴油车毫不逊色,续驶里程长。LNG车辆装载两个450升气瓶的LNG重卡车可以行驶800-1000公里。

        因LNG完善的发展产业链而方便。中国已建立了完整的LNG汽车的发展技术链和产业链,天然气发动机的核心技术与低温车载瓶技术已经成熟,整车装配技术、零备件生产技术、维修保养技术都达到了国际标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