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5月全国煤炭生产情况及各地供应情况

  2010年5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主产区山西和内蒙古实现大幅增长。从历年看,6 月份是传统煤炭生产旺季,原煤产量环比均出现增长,2007、2008、2009 年,6 月日均原煤产量环比5 月分别增长了9.4%、9%和16.1%。近期国有大矿能力发挥在逐步增强,随着复产验收工作的推进、山西参与整合矿井产能将逐步发挥,预计今年6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将呈回升之势,7、8 月份环比或将略有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同比仍将较快增长。

  一、全国原煤产量高速增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快报数据显示,5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完成2.8 亿吨,同比增长14.7%,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完成1.46 亿吨,同比增长14.9%。1-5 月份累计完成12.9 亿吨,同比增长24.4%,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累计产量完成7.03 万吨,同比增长19%。

  山西原煤产量大幅增长,据山西统计局数据显示,5 月份,原煤产量达到6069 万吨,增长23.9%,达到历史较高水平;1-5 月份累计,原煤产量达到2.82 亿吨,同比大幅增长40%。内蒙古原煤产量也快速增长,据自治区煤监局数据显示,1-5 月份,内蒙全区煤炭产量2.75 亿吨(调度数),同比增长20.9%。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18050 万吨,同比增长18.4%;国有地方煤矿原煤产量1850 万吨,同比增长20.9%;乡镇煤矿原煤产量7600 万吨,同比增长27.0%。

         2010-2015年中国炼焦烟煤行业市场投资前景展望及发展前景调查分析报告

  山东、新疆等省区也有增长。山东省煤炭工业局统计数据显示,1-5 月份,全省煤矿原煤产量6085.59 万吨,同比约增长8%。据初步统计,新疆1-5 月份累计生产原煤3081 万吨,同比增长了5.7%。

  二、影响近期煤炭生产的相关因素
  从历年看,6 月份是传统煤炭生产旺季,原煤产量环比均出现增长,2007、2008、2009年,6 月日均原煤产量环比5 月分别增长了9.4%、9%和16.1%。近期国有大矿能力发挥在逐步增强,随着复产验收工作的推进、山西参与整合矿井产能将逐步发挥,预计今年6 月份全国原煤产量也将呈回升之势,7、8 月份环比或将略有回落,但回落幅度不会太大,同比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1、近期国有大矿能力发挥在逐步增强
  5 月份大秦线检修结束后,铁路进车数量开始呈现高位运行,北方港口煤炭调入量明显上升,重要原因之一是同煤、中煤、神华等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装车数量增多。中煤集团所属安太堡、安家岭露天矿生产能力增强,平朔东露天煤矿今年也将投产,该煤矿位于宁武煤田北端,煤层厚、煤质好、地质构造简单,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适合露天开采的优良矿田,该矿投产使中煤集团优质煤炭生产数量增多。同煤集团旗下朔州、忻州等地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开始恢复生产,大友-6 号、兴煤-1 号等煤炭进港的数量开始增多,补充了货源。神华集团所属准格尔、哈尔乌素、锦界等煤矿产量增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境内的哈尔乌素露天煤矿,设计年产原煤2000 万吨,是中国设计产能最大的露天煤矿,今年发运计划为1500 万吨以上。

  2、山西省煤企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参与整合矿井产能将逐步发挥
  近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大同、晋城等市、县区的煤炭资源重组整合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山西省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己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被整合重组煤矿符合条件的正陆续复工复产,保留矿井技术改造有序进行。其中,大同市已实现100%接管,换发证照工作正在加紧办理中;朔州市66 座批复保留煤矿已有61 座换发了采矿许可证;临汾市129 座整合矿井中108 座已领取采矿许可证;吕梁主体企业进驻并接管到位率达到98%。4 月份,受王家岭矿难影响,山西省参与整合煤矿和地方煤矿复产进程减缓,甚至导致全省煤炭产量环比3月减少了约200 万吨;5 月份各产煤地开展复产验收工作,预计进入6 月份后参与整合煤矿产能将逐步发挥。

  3、安全整顿对煤炭生产的抑制作用逐步减弱,不过局部地区仍会受到影响
  自3 月份以来开展的各项煤矿安全专项整顿多在5 月底结束,6 月中上旬全国未出现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安全整顿对煤炭生产的影响逐步减弱。不过6 月21 日凌晨1 时40 分左右,河南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井下火药自燃爆炸事故,截至10 点整,现场经多次搜救,已生还26 人,共发现46 人遇难。预计事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煤炭供应。

  三、影响远期煤炭生产的相关因素
  近期,新疆哈密煤炭资源普查项目的陆续开展,为其未来煤炭产能的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政策出台,有利于促进当地煤炭资源整合,保障稳定供应;随着内蒙古两个褐煤提质项目的开建,我国褐煤利用有望走上高效洁净高值之路。

  1、新疆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将迎来加速发展
  5 月25 日,新疆国土资源厅召开第5 次厅长办公会,会议审议通过了18 个探矿权的申请,其中8 个是关于煤炭的。

  从上表可以看出,此次探矿权申请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区。当前,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开发迎来加速发展。前不久,哈密地区首个大型煤炭项目大南湖矿区一号矿井(建设规模1000万吨/年)获国家能源局批准。今年,哈密地区实施煤矿项目15 个,总投资45.2 亿元,已陆续开工,到年底开工建设规模和生产矿井总规模合计将达到7450 万吨/年以上。

  哈密地区是新疆四大基地中(准东、伊犁、吐哈、库拜)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是新疆3 个储量大于3000 亿吨的超级煤田之一。该地区形成了7 大矿区:大南湖矿区、沙尔湖矿区、三塘湖矿区、淖毛湖矿区、巴里坤西部矿区、三道岭矿区及野马泉矿区。前不久,根据哈密大南湖矿区因面积广、煤炭资源储存量大、区域范围内企业诸多等多种原因,自治区决定将大南湖矿区再划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大煤炭矿区。当前该地区煤炭资源普查项目的陆续开展,为其未来煤炭产能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政策出台
  截止5 月底,省骨干煤企与437 家小煤矿签订了框架协议,占兼并重组小煤矿总数的93.8%,但双方真正达成意向并签订正式协议的只有14 处,实质性进展并不理想。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 月份发布《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的通知》(豫政办〔2010〕55 号),省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均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其核心内容主要有:

  项目建设方面:“对兼并重组矿井数量较多、进展较快企业,优先安排其“十二五”期间新建和矿井改扩建项目建设”。

  后备资源配置方面:支持参与兼并的主体企业“就近扩充资源”,“不积极按规划整合中小煤矿的企业,不支持其配置后备资”;适当减收新配置的资源价款,符合规定条件的,资源价款可按政府核定协议价格的70%或80%缴纳,且可分期缴纳。

  财政支持方面:加大财政资金对兼并重组企业的支持力度,主体企业对被兼并重组企业资产实施全额购并或持股比例达51%以上的给予资金补助,按照兼并重组剩余可开采资源储量不同,补助标准为4000 元、5000 元或8000 元不等,同时对兼并重组一处矿井再补助100 万元;并“积极争取国家煤矿安全改造资金、大型煤炭基础建设资金、煤矿采掘与洗选机械化改造资金等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按比例予以配套。

  税收优惠政策:股权支付部分,暂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落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印花税、契税减免优惠政策。

  鼓励小煤矿退出方面:符合条件的退出小煤矿全额退还其缴纳的安全风险抵押金;根据核准的剩余资源储量,按原价款的1.2 倍退还采矿权价款;关闭一处矿井补助地方100 万元。

  上述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河南省煤企兼并重组工作已进入攻坚时期。

  3、褐煤提质项目开建,我国褐煤利用有望走上高效洁净高值之路
  内蒙古 广东益建投资有限公司和美国COALTEK 煤炭技术公司近日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计划两年内投资2 亿美元,每年提质生产1000 万吨褐煤和相应数量的煤泥成型产品。该项目将采用“褐煤低温微波脱水提质新技术”,将在鄂尔多斯建设。

  内蒙古 近日,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与呼伦贝尔天顺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褐煤热解提质成型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约。项目计划总规模为年产500 万吨型煤,其中一期投资4.65 亿元、建设规模年产100 万吨型煤。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