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四季度我国能源经济及全年经济走势

       今年以来,在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拉动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符合预期,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势头将继续保持。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尚未根本消除,除新兴经济体发展前景相对较好外,世界主要经济体先后出现复苏减速迹象,我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受去年经济走势“前低后高”和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四季度能源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回落,全年能源供需形势总体宽松。

       1、煤炭。从近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和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推进情况看,全社会煤炭供应能力增强,产能持续稳步释放。考虑到国际煤炭价格回升,国内外价差缩小,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四季度煤炭进口增速将会回落,对国内煤炭供求的支撑作用有所下降,预计全年净进口约1.2亿吨左右,比上年增长16%。铁路煤炭运力保持平稳,预计全年煤炭运量将达19.8亿吨,增长13%。各地为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措施的效果将会在四季度集中显现,受主要用煤行业增速减缓带动,煤炭消费需求将受到一定抑制。总体判断,四季度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供给相对宽松,如遇突发事件,个别地区、部分时段因运输瓶颈制约,煤炭供应偏紧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2、电力。四季度电力投资仍将保持一定规模,预计全年基建新增装机9000万千瓦,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约1200万千瓦。考虑基建新增和“关小”因素后,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超过9.5亿千瓦,其中水电2.1亿千瓦,火电7亿千瓦,电力装机供应能力较为充足,但受电网和电源结构影响,特别是电煤供应、来水和气温等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和高峰时段仍有可能出现电力紧张现象。综合经济、政策等因素,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全年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部分流域冬季来水偏枯影响,西南和华中地区部分水电大省可能出现供应偏紧。预计全年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700小时,与2008年基本持平。

       2010-201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3、油气。四季度成品油供应能力充足,需求将继续增长,但增速回落。受工业生产、建筑施工进入旺季带动,柴油消费将保持一定增长。全年汽车销售量有望超过1700万辆,拉动汽油消费趋旺。预计全年原油产量2亿吨,天然气产量950亿立方米,原油加工量3.9亿吨,成品油产量2.5亿吨。预计进口LNG 120亿立方米,进口管道天然气40亿立方米。

       4、可再生能源。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将达35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可达到6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倍。太阳能热水器总面积1.8亿平方米,增长24%。

  全力做好冬季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工作
       近些年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影响加大。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冬春的严寒天气等,对一些资源短缺、运力受限、能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省份的电力、煤炭和天然气稳定供应产生较大冲击。迎峰度冬在即,为确保今冬煤电油气的安全稳定供应,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和引导各方千方百计增加市场供给,努力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前制定预案,切实增强应急保障能力,确保今冬国内能源市场供应平稳有序。

       1、加强能源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加强对今冬明春煤电油气供需形势的跟踪监测和预警分析,密切关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当前我国正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波动对能源稳定供应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出现极端气候变化等突发灾害时,居民生活用能需求短期内会迅速攀升,从而加剧能源市场的供求矛盾。为此,要加大对居民生活用能趋势和用能特点的监测,确保今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2、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针对今冬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偏紧,特别是西南和华中地区可能出现电力缺口的情况,督促能源企业加强对极端天气和突发事件的监测分析,制定迎峰度冬煤电油气应急保障预案。充分发挥跨区电网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优势,做好电力供应偏紧地区的跨区跨省电力调度预案,优化调度方案,确保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协调做好电煤、油气储备及相应运力调配等准备工作,保证煤电油气的稳定供应。

       3、全力做好天然气供应保障工作。随着冬季用气高峰的到来,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仍会偏紧。针对近几年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高峰时段用气峰谷差增大的情况,积极组织、引导油气企业和有关地方,确保今冬天然气市场安全稳定供应。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量。中石油塔里木、长庆、青海和西南四大气区,入冬前通过加快新井投产、提前实施检修等,增加天然气产量;建成投产陕京三线,11月底实现榆林—良乡段建成投产。中石化加快榆济线等外输管线建设,并针对产销矛盾突出的地区,增加投资额度,提前实施部分2011年工作量。中海油加强在产气田的生产管理,确保海上气田平稳生产和供应。二是加强需求侧管理,制定应急保供预案。压减部分工业用户用气,控制冬季用气峰值。与各地政府沟通协调,共同制定极端天气情况下保证民用气的方案。根据气源落实情况,按照居民、公共事业和重点用户的优先次序,力保重点地区和重点用户用气。三是加强储气设施和储备手段的科学调度。优化管网运行,努力提高输配能力。综合发挥资源配置在冬季保供调峰中的作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国内光伏产业迎来转型升级 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发展重点

2024年7月9日,工信部电子司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新版《规范条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订,一是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二是提高部分技术指标要求;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引导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五是鼓励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六是

2024年08月30日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态势

经过近十年努力,我国深海油气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以固定式深水海洋平台、全海式油气生产装备、海上施工装备技术为代表的深海油气工程建设一体化能力跃居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一跃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发深水油气资源的国家之一。截止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8.78亿元,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2024年07月26日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我国水务行业供需矛盾加剧 供水能力建设发展空间大 智慧水务将为重要方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呈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201.37亿元,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4380.16亿元。这是由于近两年阶梯式计价方式的持续铺开,部分高价水用量的提升带动了水务行业市场规模增速的加快。

2024年07月03日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白名单”再次扩容下市场及规模或更加规范和壮大

2021年-2022年受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影响,2022年底发布的第四批年“白名单”企业数量出现翻倍增长,2023年11月发布的第五批次“白名单”企业数量更是一次增加27家。

2024年06月17日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技术全面进步 行业量产可期

固态电池的最大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此外在轻量化、循环寿命和工作温度范围等方面也具备优势,但是锂枝晶生长影响安全、离子传输困难导致动力性能差。目前材料成本约为1.5-2.5元/wh,产线仍需改造。

2024年05月22日
各国车企纷纷布局固态电池  eVTOL也成为固态电池发展新助推力

各国车企纷纷布局固态电池 eVTOL也成为固态电池发展新助推力

考虑到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复合增速与固态电池相对高成本的车型适配范围,预计2030年,量产全球锂离子固态/半固态电池商业化产能有望初见规模,届时固态锂电池对应的续航里程或可达到液态锂电池的2-3倍,追平燃油车续航力。

2024年05月21日
我国光伏运维行业:光伏装机量增长带动需求增加 集中式占比最大

我国光伏运维行业:光伏装机量增长带动需求增加 集中式占比最大

累计并网容量超过30GW的省、市、区有4个,江苏省3928万千瓦排名第三,河南省装机量3731.4万千瓦排名第四,浙江省装机量3356.6万千瓦排名第五,安徽省累计并网容量3223.1万千瓦排名第六。

2024年05月16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未来或将迎来量价齐升局面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 未来或将迎来量价齐升局面

得益于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市场需求的驱动,以及紧平衡下硅基材料价格的上涨,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将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进入爆发式增长。2019-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从3.71亿元增长至76.3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83.12%。

2024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