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回顾

继2004年11月,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第二届亚洲风能大会暨可再生能源展览会在北京召开之后,2005年11月12日,首届绿色能源国际论坛在南京召开。世界风能协会主席麦卡特在该论坛上表示,对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可以大力发展近海风能,中国发展风力发电大有可为。同时,国内外专家也纷纷肯定了中国的风能潜力,并预言:中国风电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将很快成为世界三大风能市场之一。2005年对于中国风电行业而言是风起云涌、发展迅猛,主要表现在:政府层面推出《可再生能源法》等政策或措施,积极推进风机国产化、产业化进程;地方性项目随之遍地开花;国内外相关人员纷纷予以密切关注。现对行业内的重要事件做简要回顾。



    政府积极推进风机国产化、产业化进程

    风力发电,欧洲国家走在了前沿,美国、印度跟上,中国的发展时期现已到来。年初,《可再生能源法》颁布,紧接着兆瓦级机组的产业化被列为国家专项,之后国家又明确了风力发电在今后5年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凡此种种,无不证明了中国政府积极推进风机国产化、产业化的决心。  



    2005年2月,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生效,其中明文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国家发改委已经针对《可再生能源法》在制订比较详细的实施细则。  



    2005年3月2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公告,中国决定在2005年到2007年间,实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包括五大领域。其中,风力发电主要开展1.5兆瓦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和1.2兆瓦直接驱动永磁式风电机组的产业化。  



    2005年5月,全国风电建设前期会议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决定,在2010年建立起完备的风力发电工业体系,风电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达到国际水平。

地方性风力发电项目遍地开花,一路上,政府机构为地方性风电项目的落实大开绿灯,今年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了大量地方性风力发电项目;同时,不少风电项目正在拟定计划或已经向政府机构提出申请。  



    2005年3月,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三个大型地方性风力发电项目包括:江苏盐城东台风电场200兆瓦;山东青岛即墨风电场150兆瓦;甘肃酒泉安西风电场一期100兆瓦。此外,黑龙江最大的风能开发项目“十文字风力发电”在穆棱市兴建,投资超过10亿元,工程总体规划设计装机113兆瓦;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发展风电项目,已经引进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美国金州公司、德国英华威公司等6家大型风能开发企业,签订协议总装机容量590万千瓦,协议总金额472亿元人民币。  



    2005年4月,我国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落户张家口,该项目是由中央企业神华集团公司直属的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尚义县政府共同合作开发,到2007年实现装机13.35万千瓦,到2010年实现装机40万千瓦,在2020年最终达到1000兆瓦。项目总投资9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落户于张家口市尚义县,这个项目建设规模达1000兆瓦,是我国目前规划中最大的风力发电项目。  



    除了东北、华北地区,长三角正掀起一轮风力发电热:总投资16亿元、年上网电量4.24亿千瓦时的盐城东台风力发电场项目已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南通启东40亿元风电项目已向江苏省发改委申报;年初,浙江舟山市岱山县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总装机容量达20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10月,江苏如东县风力发电场二期工程开工,投资8亿元、装机容量100兆瓦,年发电量将为2.24亿度。并计划增加投资5亿元及50兆瓦装机容量,研究中的三期工程装机容量将达800兆瓦;上海也正在拟订《10万千瓦近海风力发电场计划》等可再生能源计划,希望到2010年,可再生资源发电达到发电总装机容量的5%。



    风电产业引起国内外多方关注

    继2004年年末,特变电工于12月15日宣布进军风能产业,并出资25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特变电工沈阳工大风能有限公司之后,由电工研究所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600KW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产业化关键技术”通过专家验收。同时,华能、国电电力、华电、大唐等大型火电、水电集团也开始密切关注风能开发。除了国内的投资方,一些著名的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也参与到了中国风力发电的发展中来。  



    2005年10月,《风力广东》推出,这是绿色和平组织委托世界著名风能顾问——加勒德哈森伙伴有限公司(GH)和中山大学工学院风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撰写,调查广东陆上及海上风能资源开发潜力。该报告立足广东,放眼全国,辐射全球,勾画了广东省风力发电的蓝图,也表明国际上对国内风电市场的强烈关注。  



    2005年11月,《风力12在中国》一书公开发售,该书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绿色和平和欧洲风能协会共同主持出版。书中认为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占中国当时总装机容量12%;年发电量800亿千瓦时,同时每年还减少48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为能进入我国风电设备市场,很多国外优势企业来寻找国内有潜力的合作伙伴。丹麦Vestas公司等纷纷在国内设厂或与国内企业合作。我国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水平的努力也开始显现成效。例如,落户上海的GE全球研发中心目前正与国内一些风能厂商合作,其中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依托先进的GE电机制造技术,就相继研制成功了一批风力发电机。2005年春季Nordex公司即与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生产兆瓦级风轮叶片;12月,Nordex同中国的本土公司二度结盟建立了合资公司,拟生产兆瓦级的大规模风力机组,并已有了200MW的订单,合作方为宁夏电力公司(占股40%)和宁夏天净电能开发集团(占股10%)。  



    不难发现:在中国,风电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迅速崛起。中国的风力资源丰富,随着近期政府各项相关扶植政策的逐步到位,中国风电市场更将生机勃勃。风电设备制造虽然刚刚起步,但是不少跨国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这块诱人的蛋糕,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企业进驻。另一方面中国风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亦不断提高,已对中国的风电市场产生很大影响——风机的价格从8000~10000元/千瓦降到了4500~5000元/千瓦,还培育出了几十家零部件制造商,但兆瓦级的大型机组及其采用的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仍然有待加强。同时应加强专业人才的储备和产业发展的前期准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