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风电设备期待产业化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施行,我国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同时,也面临着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困难的尴尬。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上网装机容量仅为50多万千瓦,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乃至发电设备制造水平,都落后于丹麦、德国等国家。  



  目前国外风电机组已达到兆瓦级,在2004年的汉诺威工博会上,4.5兆瓦的风电机组已面世,而国内目前本土化生产的最大风电机组是750千瓦。早前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风能大会暨国际可再生能源展览会上,来自欧盟、美国、日本、印度、中国等国的165家风电企业、研究机构,展示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各大展厅最醒目的位置被西班牙Gamesa、美国GE、瑞士跨国集团ABB、丹麦Vestas、三菱重工等众多世界知名风电设备公司所占据。我国除民营企业新疆金凤、国企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等为数不多的国内风电企业外,内蒙古北方龙源、浙江运达等企业只能是夹缝中。这令参观者也为我国的风电机组产业化感到忧虑。  



  据悉,世界著名风力发电设备生产厂商--丹麦维斯塔斯集团即将进驻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据了解,美国、丹麦等国企业的风电机组在内蒙古朱日河、辉腾锡勒等几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几乎一统天下,能见到的国产化机组只有3台。同时,丹麦Vests公司等纷纷在国内设厂或与国内企业合作。落户上海的美国GE全球研发中心目前也正与国内一些风能厂商合作。这意味着外资企业敏锐地捕捉到我国风力发电市场发展的先机。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大,据保守测算,仅陆上可开发的风电装机容量就达2.5亿千瓦,与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同一数量级,再加上近海的风能资源,我国可开发风电装机容量估计在10亿千瓦以上。所以国外专家评论,中国单靠风力发电就能轻而易举地将现有电力生产翻一番。  



  但事实是,20年来我国已建成的风电场仅有40多个,截至目前,我国风电场总装机容量仅为50多万千瓦,实际风电装机容量也仅占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14%,而且风力发电的设备主要靠进口。  



  据了解,我国风力发电已具备走向产业化的基本条件。近10年来,内蒙古风力发电设备成本已由每千瓦1万元降至七八千元,每千瓦时风电的含税还本付息成本价降至0.5元以下。所以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核算,我国风力发电的产业化条件已经成熟。但由于电价、关税、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企业的投资长期难以收回,市场自然成长不起来。  



  对此,有关专家直言,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倡导开发风能,但我国发展风电还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也缺少市场激励机制,包括风电开发的投资体制、国产化风机激励机制及政府风电采购政策等。  



  国内风电市场的高投入低回报,使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还在观望等待之中。  



  业内人士提出,我国的风力发电产业化只能从做大风电市场破题,而要做大风电市场,除了给予企业一些优惠的扶持政策外,还可借鉴国外对风力发电实行的绿色配额做法,即要求电网公司必须采购一定量的风电,实行多购奖励、少购处罚的办法,将其采购比例按国家发展风能的规划测算,并允许将这部分成本摊入电价。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比预期提前4个月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分别就设立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提供财政贴息贷款等做出规定;还明确规定电网企业要为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提供便利,并全额收购符合标准的可再生能源电量。  



  专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企业投入到风电机组产业化市场中来,我国实现风电机组产业化将不再遥远。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