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价超常波动 剑指煤炭流通机制


  在这个夏天,中国煤炭市场感受到了瑟瑟秋风,全国各地接连不断的降雨浇灭了煤炭市场对煤炭供求旺季的期盼。



  进入8月,国内几大运煤港口的煤炭库存都已突破合理线,今年6月中旬,由于难以抗衡下游煤炭市场需求不旺等原因,山西大同地区的煤炭出口价格开始下挫,吨煤降价达10元-20元。随后,煤价下调之风从7月份开始迅速波及全国各地。



  煤价出现全面下降



  这是自2000年国内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以来,首次大面积降价。



  延续这波煤价下调,山东、山西等主要产煤大省的煤炭价格下调了30元-50元不等,降价幅度约为10%。其他各地的煤炭价格也下调了10元-30元不等。而坑口平均价格在300元左右的山西长治等地区的贫瘦煤,比今年一季度下降了75元/吨,跌幅达到20%。



  据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在发给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7月份煤炭市场综述》介绍,7月以来全国煤炭供求环境没有得到丝毫改善,煤炭市场仍然延续走软态势,市场煤炭价格下跌的范围有所扩展,下跌的幅度有所加深,多项反应煤炭交易现状的指标已处于2004年初以来的低点。“7月份,洗精煤价格全面失守,煤炭生产企业降价行动此起彼伏,几乎所有煤炭生产企业放宽了对重点用户采购煤炭付款条件、付款方式的要求或限制,变相降低了煤炭供应价格;此外,多数煤炭生产企业提高了合同煤炭供应质量,包括重点合同的煤炭质量,也相当于变相降低了煤炭供应价格。”李学刚如此描述7月煤炭市场的状况。



  另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云涛保守估计:“预计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可能还会有超过15%的下跌空间。”



  “从需求方面分析认为,这次降价主要是受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影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以后,电力、钢铁、建材等几大主要煤炭用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导致其煤炭需求锐减。目前,由于煤炭供给增加,各大电厂的电煤库存正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市场对煤炭的需求已经不如年初那么强烈。”安邦集团总部分析师张巍柏如是分析。



  起伏波折的煤价



  “回顾这一轮煤炭热潮,从2003年年中,以山西国有大型煤矿的重大矿难为导火索,煤价持续上涨了约2年时间,累积涨幅超过100%。”张巍柏说。以5800大卡的电煤为例,2003年8月以前,华东地区的交货价也就265元/吨左右,而到了今年年初,价格则飙涨至440元以上,甚至以这样的价格都无法买到合格的煤炭。



  类似的煤价暴涨的情况,并不是个案,而是在中国煤炭市场的发展历史上,呈现出了典型的周期性特征。自1993年放开煤炭市场价格之后,1995年底和1996年初,2001年底和2002年初就两次出现煤炭价格暴涨。算上从2003年底到2005年初,这是第三次出现煤价大涨大落的情况。



  煤价超常波动根源在煤炭流通机制



  “由于煤炭供求关系由紧到松的过程转变太快,与年初对煤炭市场走势的普遍预期反差太大,面对不断滑落的煤炭价格和营销利润,以及夏季供求高峰时期持续走低的煤炭供求,一些煤炭销售和经营企业开始出现亏损,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市场信心已经遭受强烈打击。由于对下一步煤炭市场的运行状况还不能进行准确定位,市场交易心理的创伤短期内将难以抚平。”李学刚认为由于前后市场供求的巨大反差使得煤炭市场颇受打击。此外,由于全国电力紧缺程度与去相比已经得到较大缓解促使夏季煤炭供求降温,面对终端用户和集散地区依然偏高的煤炭库存,短期内煤炭市场已经很难有表现的机会。



  “中国煤炭市场出现周期性的煤炭价格超常波动,显然不利于煤炭市场的建设,更不利于未来煤企与用户更多的签订长期合同。安邦分析师认为,这种价格的超常波动在当前不合理的煤炭流通体制下被严重夸大了。”张巍柏指出当前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长期处在一种极为脆弱的平衡之下,而这种平衡就是以“煤炭订货会”中的政府协调力量为基础才能建立起来的。



  张巍柏说,“计划煤”价格在政府的“平衡力量”之下被严格限制在一定幅度之内,而这部分煤价上涨的动力,将不得不向“市场煤”的市场中予以消化。目前谈论的煤价大幅上涨,基本上都是指“市场煤”的价格大幅上扬,而非“计划煤”。所以说,“市场煤”的价格涨幅实际上是存在严重的泡沫成分,以至于大起大落。“如果政府还希望市场能够发挥一点自发的调节作用的话,还希望自身不被煤炭能源价格的飙涨搞得焦头烂额的话,取消煤炭订货会,将目前所谓的1亿多吨的‘重点订货’(即‘计划煤’)完全推向市场,恐怕就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不过,虽然煤炭订货会的弊端多多,政府应该取消煤炭订货会,但我们预计,在煤价下跌的趋势之下,明年继续召开煤炭订货会的可能性仍旧较大。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政府将计划煤的用户完全推向市场的明确迹象。”张巍柏评价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截止2024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025年06月20日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2025年06月20日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占产生量的20.3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前景广阔。这为企业加快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从末端治理走向更有价值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发展基础。

2025年06月17日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石材行业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全年,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板材销量为7.24亿m2。

2025年06月13日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使得稀土回收行业发展较为困扰,跟随波动,2024年,我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68亿元。

2025年06月09日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