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全球已进入能源紧缺时代,煤层气作为气体能源家族三大成员之一,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一样,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据测算,煤层埋深15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约27万亿立方米,是天然气比较现实的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英国BP公司预测显示,2020年至2030年前后,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赶上和超过煤炭和石油,世界能源结构逐步向气体能源为主的趋势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其中蕴藏有大量的煤层气,已陆续在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以及东海、南海等地发现了煤层气田和含煤层气构造。



  资料显示,对于浅层煤层气,全国平均每开采一吨煤将造成一到1.1立方米的甲烷排放。由此可见,因采煤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量是十分可观的。



  煤层气是造成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隐患,充分利用煤层气,既可开发新的气体能源,防止煤矿事故,又可减少向大气中的甲烷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效应。为此,可在我国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等大型煤、油、气共生地区,发展能源和原料的综合利用,为开发经济的清洁能源提供新的途径。



  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在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境内打了七口探井,单井生产煤层气每日分别为50立方米至180立方米。技术人员分析,之所以产量不高,主要是技术问题。



  由中石油集团公司组织策划、学者赵庆波等人所著《中国煤层气勘探》一书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煤炭、地矿、石油系统和部分地方单位,受国外煤层气勘探的启示,相继进入煤层气勘探领域,许多国外公司也纷纷介入,煤层气勘探日渐活跃。



  到1999年底,我国已累计钻探煤层气井150多口,取得了一批煤储层测试参数和部分气井排采资料,在山西沁水盆地晋城地区发现我国第一个大型煤层气田,在其它一些地区也有新的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煤层气这一巨大潜在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势将逐步提高。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4年成立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着眼全国,优选目标,勘探试验。1997年“煤层气勘探技术研究与试验”项目列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目的是加强煤层气选区综合研究,开辟煤层气勘探试验区,尽快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使煤层气开发尽快见到效益,促进我国煤层气工业的发展。



  经过六年多时间的研究与勘探实践,煤层气勘探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全国五大聚煤区中39个主要含煤盆地评价出68个有利含煤区,测算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7万亿立方米。



  在大区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及东部、沁水、冀中-冀东、鲁西-濮阳、豫西、淮南-淮北、六盘水地区八大有利选区,可供勘探面积5.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7.9万亿立方米。



  还开辟了三个煤层气试验区。大城试验区共钻井六口,晋城试验区共钻井11口,吴堡单点试验区。



  由多家油田生产研究单位和多所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完成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研究与试验”,1999年12月经专家团评审,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美国成功勘探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国外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其中美国已在多个盆地投入大规模开发,并形成工业产能。



  20世纪70年代,美国煤层气工业刚刚起步,当时只有零星的探井。到70年代末,美国煤层气年生产水平不足一亿立方米,但到90年代末,年生产水平达到350亿立方米。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美国的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13个盆地中,钻探煤层气井82000多口。美国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工艺技术,为经济有效地开发煤层气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的成功经验证实,煤层气勘探开发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是勘探费用低,获利大,风险小。煤层气勘探比常规油气勘探耗资低。1987年美国一口抽样煤层气井的勘探费用只占开采总成本的0.6%。美国黑勇士盆地一气田煤层气勘探结果为,勘探费用1000万美元获得10亿美元的煤层气储量,平均每产1000立方米煤层气可获利89美元,年纯利润820万美元。



  二是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长。煤层气埋藏浅,并且产气量稳定,因此煤层气生产成本较低。美国黑勇士盆地和圣胡安盆地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分别为32万美元至38万美元和62万美元至72万美元,煤层气成本为每立方米四美分。我国沁水盆地晋城地区投入开发,预计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为人民币230万元,煤层气成本也仅为每立方米0.25元。



  三是煤层气井经济效益好。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达到工业性开发的煤层气井产量一般每天在2000立方米至8000立方米,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还可形成较高产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持续增加 电池技术发展向磷酸铁锂倾斜

目前主流应用的动力电池成组率在60%-7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一般在100Wh/kg-160Wh/kg,三元锂离子电池系统在150Wh/kg-200Wh/kg。头部电池企业研发的更高能量密度、更大容量的电芯,及更高成组率的系统,使得在相同体积/重量下的电池包电量不断提高,可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2025年06月23日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能源安全意识升级 清洁能源成为“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截止2024年末,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2025年06月20日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发展固态电池成为产业化所需 政策推动下全固态电池产业加速

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当前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研发和产业化。

2025年06月20日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政策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我国汽车+废电拆解市场空间广阔

2023年,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占产生量的20.3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固废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固废资源化利用发展前景广阔。这为企业加快布局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从末端治理走向更有价值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发展基础。

2025年06月17日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受房地产需求下滑影响我国石材行业发展放缓 市场渐萎靡且尚未形成明显龙头效应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面回落,其中房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均下降。作为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产业,石材行业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全年,石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板材销量为7.24亿m2。

2025年06月13日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离子电池突破技术瓶颈 行业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即

钠电依托良好的低温和安全性能将逐渐抢占锂电池市场,同样续航下钠电比铅酸更轻,价格相似,钠电有望进一步抢占部分铅酸电池市场。储能电池:多维度优势。西北等地不同季节温差较大,对储能电芯低温性能要求较高,同时锂电池起火事故的发生,也让安全性成为重要的考量之一。

2025年06月13日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我国稀土回收行业正处于成长期 湿法工艺与火法工艺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球稀土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也使得稀土回收行业发展较为困扰,跟随波动,2024年,我国稀土回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68亿元。

2025年06月09日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行业未来发展可期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而带动了动力电池需求的持续增长。

2025年05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