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全球已进入能源紧缺时代,煤层气作为气体能源家族三大成员之一,与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一样,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拥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据测算,煤层埋深1500米以浅煤层气资源量约27万亿立方米,是天然气比较现实的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或煤层瓦斯,是煤层在其形成演化过程生物化学和热解作用所生成,并储集在煤层中的天然气。



  英国BP公司预测显示,2020年至2030年前后,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将赶上和超过煤炭和石油,世界能源结构逐步向气体能源为主的趋势发展。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其中蕴藏有大量的煤层气,已陆续在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以及东海、南海等地发现了煤层气田和含煤层气构造。



  资料显示,对于浅层煤层气,全国平均每开采一吨煤将造成一到1.1立方米的甲烷排放。由此可见,因采煤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甲烷量是十分可观的。



  煤层气是造成煤矿瓦斯爆炸的主要隐患,充分利用煤层气,既可开发新的气体能源,防止煤矿事故,又可减少向大气中的甲烷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效应。为此,可在我国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等大型煤、油、气共生地区,发展能源和原料的综合利用,为开发经济的清洁能源提供新的途径。



  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在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境内打了七口探井,单井生产煤层气每日分别为50立方米至180立方米。技术人员分析,之所以产量不高,主要是技术问题。



  由中石油集团公司组织策划、学者赵庆波等人所著《中国煤层气勘探》一书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煤炭、地矿、石油系统和部分地方单位,受国外煤层气勘探的启示,相继进入煤层气勘探领域,许多国外公司也纷纷介入,煤层气勘探日渐活跃。



  到1999年底,我国已累计钻探煤层气井150多口,取得了一批煤储层测试参数和部分气井排采资料,在山西沁水盆地晋城地区发现我国第一个大型煤层气田,在其它一些地区也有新的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煤层气这一巨大潜在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势将逐步提高。



  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于1994年成立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着眼全国,优选目标,勘探试验。1997年“煤层气勘探技术研究与试验”项目列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科技工程项目,目的是加强煤层气选区综合研究,开辟煤层气勘探试验区,尽快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经验,使煤层气开发尽快见到效益,促进我国煤层气工业的发展。



  经过六年多时间的研究与勘探实践,煤层气勘探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全国五大聚煤区中39个主要含煤盆地评价出68个有利含煤区,测算煤层气远景资源量约27万亿立方米。



  在大区评价的基础上,优选出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及东部、沁水、冀中-冀东、鲁西-濮阳、豫西、淮南-淮北、六盘水地区八大有利选区,可供勘探面积5.5万平方公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7.9万亿立方米。



  还开辟了三个煤层气试验区。大城试验区共钻井六口,晋城试验区共钻井11口,吴堡单点试验区。



  由多家油田生产研究单位和多所高校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完成的“煤层气勘探技术研究与试验”,1999年12月经专家团评审,一致认为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居国际领先水平。



  美国成功勘探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目前,国外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南非等国家,其中美国已在多个盆地投入大规模开发,并形成工业产能。



  20世纪70年代,美国煤层气工业刚刚起步,当时只有零星的探井。到70年代末,美国煤层气年生产水平不足一亿立方米,但到90年代末,年生产水平达到350亿立方米。在短短的20年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美国的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于13个盆地中,钻探煤层气井82000多口。美国研究开发出一套适合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工艺技术,为经济有效地开发煤层气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美国的成功经验证实,煤层气勘探开发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是勘探费用低,获利大,风险小。煤层气勘探比常规油气勘探耗资低。1987年美国一口抽样煤层气井的勘探费用只占开采总成本的0.6%。美国黑勇士盆地一气田煤层气勘探结果为,勘探费用1000万美元获得10亿美元的煤层气储量,平均每产1000立方米煤层气可获利89美元,年纯利润820万美元。



  二是生产成本低,生产周期长。煤层气埋藏浅,并且产气量稳定,因此煤层气生产成本较低。美国黑勇士盆地和圣胡安盆地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分别为32万美元至38万美元和62万美元至72万美元,煤层气成本为每立方米四美分。我国沁水盆地晋城地区投入开发,预计每口煤层气井的勘探、开发、生产平均费用为人民币230万元,煤层气成本也仅为每立方米0.25元。



  三是煤层气井经济效益好。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实践表明,达到工业性开发的煤层气井产量一般每天在2000立方米至8000立方米,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煤层气井还可形成较高产能。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