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2006年焦炭出口配额及形势分析


    进入11月,焦炭市场“入冬”迹象愈加明显。欧盟已放出威胁的风声,为避免违背WTO条例,中国有义务在年底之前放宽出口配额。就在欧盟博弈中国焦炭倒计时的时候,商务部逆流而上,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2006年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这意味着中国明年将进一步缩减出口配额。
  
   欧盟通牒不及环保压力
  
  一直以来,中国焦炭是面临“断奶”的欧洲钢铁业的供血泵。拥有世界前10大钢厂中4家的欧盟迫于环保的压力,关闭了大量焦炭生产厂。数据显示,欧盟近1/3的焦炭需求量从中国进口,今年1400万吨的配额大部分流向欧盟,并且早已用光。缺钢将使欧盟发达的汽车、飞机、机械制造业,还有建筑业都要瘫痪。欧盟钢厂纷纷来中国打探,欲通过各种渠道进口焦炭,然而均扫兴而归。
  
  这一颓势在山西省焦炭行业协会秘书长张岗峰口中得到证实。一方面,中国钢铁业近两年的持续加温是迫使主管部门重新分配蛋糕的诱因,钢铁业加温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直接导致资源、运输、许可证等供求系统内一系列环节趋紧,最后导致价格猛涨,国内钢铁业供求失衡;另一方面,迫于缓解环保压力,小土焦的肆虐,在赚取大把钞票的同时,也使很多炼焦基地成了一个个“毒气罐”,成了中国环保挥之不去的噩梦。
  
  然而,事与愿违,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焦炭的国际话语权日渐降低。进入11月,国内焦炭市场价格暴跌35%,基本接近周期谷底,与此同时,各口岸库存量达到历史新高,山西“焦炭欧佩克”的限产报价以失败告终。
  
  受国内影响,国际价格跟随疲软,在每吨170美元到200美元徘徊。
  
  欧盟市场对中国焦炭的渴盼,似乎是欲向中国施压的“最后通牒”。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发出多次警告,中国减少焦炭出口的做法是对欧洲钢铁生产企业的歧视,使它们失去了足够的原料来源,因此,欧盟承受着来自成员国钢铁企业的压力。如果中国延续2005年的出口管制措施,很可能面临欧盟在WTO的首次法律挑战。早在2004年,中欧签署谅解备忘录,承诺要改变该项制度,但迟迟没有兑现。
  
  欧盟也很聪明,他们在谋划打击报复中国的同时,已经开始另找买家。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等焦炭出口国也纷纷扩产,日、美、印度等新建的焦炉先后投产。
  
  明年铁定收紧配额
  
  对于焦炭出口,究竟是放还是收?欧盟咄咄逼人的“最后通牒”能为欧洲企业要来中国焦炭吗?曼德尔森信心十足:中国应对此有所反应。
  
  中煤焦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祖贵最早放出风声,“2006年改出口许可证制为登记制或者竞拍”,焦炭作为中国惟一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商品,商务部不可能漠视国际市场的出口呼声。这也是众多出口企业翘首以待的,增加出口,获取外汇。
  
  掌握配额发放大权的商务部不敢认同。“政府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方向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焦炭作为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其出口总量将逐年减少”。如果按照华祖贵所述,已经疲弱的国际焦炭价格将再受打压,而国内市场一时也无法依靠增加出口走出低谷,势必会引起一序列连锁反应而“欲壑难填”。
  
  最终,焦炭出口应该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和能源战略的意见占了上风。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了《2006年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业内认为,商务部的此项规定意味着2006年将进一步减少出口配额。相比2005年的规定,出口企业的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含)以上提高到5000万元(含)以上;近3年年均焦炭出口数量由10万吨(含)以上提高到12万吨(含)以上;并且2002年-2004年年均出口供货在30万吨以上,进一步抬高焦炭出口企业资质。同时,焦炭生产企业的资质标准也相应提高。在行业标准方面,由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炼焦行业标准HT/T126-2003三级标准提高到符合二级标准”。
  
  《2006年焦炭出口企业资质标准及申报程序》无疑是一瓢冷水,欧盟很可能启动WTO争端解决程序。面对此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认为,在这场贸易战中,欧盟有权诉诸WTO,其行为本身并不违背WTO规则,这最起码是一种理性的做法。一旦欧盟诉诸WTO,中方就应积极应诉。
  
  但WTO最终裁定并不一定对欧盟有利,因为出于保护国家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目的,中国减少焦炭生产和出口无可厚非。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