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力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未来三大趋势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为了减少资金压力采取的策略有:原来国网公司只对500kV的输配电设备进行集中招标,2006年下半年220kV设备采购权也收归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二次设备采用地区集中招标(据了解,实行这一政策后,二次设备单笔合同额变大,但产品单价有所降低);推广110~500kV变电站点型设计,减少占地5%~10%,平均减少建筑面积5%,静态投资减少2%~5%,输电线路减少钢材消耗5%~10%,静态投资减少5%。
  
  2006年,国家电网采取的政策产生的效果主要有两点:国家电网公司扩大了集中招标目标群,这样稍差点的输配电设备制造商进入电网公司采购系统,压低该电压等级的设备价格;电网公司直接压低了高毛利产品的价格。2007年,电网公司也许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向电力设备制造商施压。
  
  趋势之一 输电设备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从十一五输配电行业将完成的技术指标上看,2006年是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序幕,2007年将更加精彩。由于输配电行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二季度是淡季,而三、四季度是旺季,现在输配电制造业订单饱满,2007年一、二季度输配电制造企业主营收入同比将大幅提高,即使是存货大幅提高也预示未来收入大幅增长。
  
  根据国家电网规划十一五电网建设投资12000亿元,比十五增长84.62%,输配电设备制造业长期看好。从技术指标上看,十一五期间,预计220kV及以上级别变电容量新增9.9亿kVA,十五期间此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增加4.14亿kVA,此电压等级变电容量十一五比十五增长139.1%。那么,用技术指标将电网投资进行细分,电网投资中输电领域增长139.1%明显高于电网投资增长84.6%,输电领域是未来输配电行业投资重点。
  
  在输配电行业中,高端设备值得期待。据了解,2010年我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容量达到17.9亿kVA,而2005年此数据仅为8亿kVA。从具体年度发展情况上看,2006年全国预计新增变电容量1.5亿kVA,那么根据规划,2007~2010年将完成8.4亿kVA,年均完成2.1亿kVA,未来四年220kV及以上变电容量将远高于2006年完成的1.5亿kVA水平,因此更加看好220kV以上高端输配电设备行业发展,2006年输电行业发展也刚刚步入快车道。
  
  业内人士指出,近几年来,我国输配电行业中电压等级越高增长率越快,而高电压等级增长速度与低电压等级增长速度差距有变大趋势,输配电行业公司生产的产品电压等级差异明显。在产品结构方面,高端产品的发展速度高于低端产品增长速度不仅表现在电压等级上面,同样表现在同一个电压等级产品中高端设备的占比,即产品结构升级。
  
  配网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城乡电网,2005年国网公司经营的区域内31个重点城市,电网覆盖面积占公司电网覆盖面积的5%,用电量占公司经营区域用电量的32.1%。因此,城市配网又是十一五电网投资的另一个重点。
  
  十一五期间,仅仅国家电网31个城市的投资额就超过4400亿元,这个还不包括许多中小城市的电网投资,如扬州40亿元、金华61亿元等。十一五城网投资是十五的一倍左右,因此城网又是国家电网建设的另一个重点。
  
  趋势之二 政策将驱动风电制造业崛起
  
  据国家电网公司预测,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8.14亿kW,十一五期间新增3.14亿kW,年均新增装机6000万kW。而据国家发改委预测,2010年全国装机容量7.5亿kW,十一五期间新增电源装机容量2.5亿kW,年均新增装机5000万kW。无论采取哪种预测,电力装配业发展都趋平缓,预计电力装配业下一个建设高峰将在2010年以后出现。
  
  在各种电力能源构成中,核电与风电是发展最快的两个子行业,核电设备制造业在我国基本上被三大动力集团以及各重型机械厂所垄断。而风电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并且技术路线并不是走原来传统的火电、核电等模式,因此风电产业的大力发展必然诞生一批新的电力设备制造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崛起时间预计在2007~2008年。
  
  从风电特许权招标的政策来看,电价在招标中的比重越来越小,而技术、国产化率等指标则权重越来越大,因此风电政策由注重发电向注重设备制造方向转移,而由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制定的《促进风电发展实施意见》已成型,这一政策对风电设备制造商是一次实质性利好,这些利好主要体现在财税方面。
  
  无论怎样,国家政策是鼓励风电发展,而风电发展的前提就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崛起,2007~2008年将由国家政策推动风电设备制造商发展,而我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崛起之后,将导致风电电价进一步降低,从现在0.49元/kWh向火电价格靠拢,届时风电产业将从政策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
  
  趋势之三脱硫行业高峰即将过去
  
  到2010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指标。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与6家电力企业签订的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计划书,脱硫工程开工量在2006年达到顶峰。
  
  现在,所有脱硫公司已经签订的脱硫合同总量已经达到1.8亿kW,而截至2005年12月全国火电机组总量仅3.8亿kW。脱硫企业产能与市场空间有限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种矛盾导致整个脱硫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内的企业所面临的是退出与转型。
  
  在2006年,我国六家电力集团(华能、大唐、国电、中电投、华电、国网公司)脱硫工程开工出现高峰。考虑开工与确认收入之间的时间间隔,2007年或2008年将是脱硫产业收入确认的高峰。
  
  节能环保产业是十一五重点鼓励产业,2004~2006年是新增装机脱硫市场高峰,2007年之后火电配套的新增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老机组尚有2亿kW待安装脱硫设备,存量市场约有350亿~400亿元的份额,预测2007~2009年后仍能维持较高需求水平。
  
  在早期,由于该行业的丰厚利润及较低的进入门槛,使众多企业纷纷涌进。而随后产生的激烈竞争,使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全行业步入微利时代,行业低价竞争问题一直没有明显好转。脱硫设备成本构成为40%的原材料(主要是钢材)、20%的制造费用(主要是运输费用)、5%~10%的技术引进费用(下降趋势)、30%~35%管理费用等,目前市场价格普遍在200元/kW左右,行业毛利率水平较低。目前,钢材价格本轮回落对于订单充沛的电力环保行业无疑是重大利好,未来毛利率水平有望整体上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