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煤炭行业深度分析

一. 煤炭工业在中国能源的地位

  中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是我国储采比(探明储量/年开采量)最长的基础能源。但最新数据显示,按2005 年实际产量21.15亿吨计算,储采比将大大缩短仅为54.1年(不包含新勘探储量)。

  1999 年统计中国的能源结构(按探明储量计)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储量 33 亿吨 1145 亿吨 1.31×1012M3 379GW

  占世界储量比例 2.30% 11.60% 0.90%

  储采比 20.6 年 110 年 55 年

  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第二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数据显示,全国陆上及大陆架150个冲积盆地的石油资源总量为940 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 亿 m3,而煤炭总资源量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为 5.57万亿吨。煤炭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中所占比例高达 95.5%。我国的煤炭可采储量为1145 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11.1%。而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 7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 70%、民用燃料80%、化工燃料 60%,均来至于煤炭。

  由于中国一次能源结构的原因,我国煤炭消耗量与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甚至到 2005 年,已经突破 20 亿吨,达到 21.15 亿吨,占到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4%;但原油产量达 1.81 亿吨,居世界第 6 位。并且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产量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因此,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995 ~ 2005 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及结构

  能源生产总量 结构(%)

  年份 (万吨标准煤)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95 131176 74.6 17.5 1.8 6.1

  1996 138948 74.7 18.0 1.8 5.5

  1997 138173 71.5 20.4 1.7 6.2

  1998 132214 69.6 21.5 2.2 6.7

  1999 122000 67.1 23.4 2.8 6.7

  2000 106988 66.6 21.8 3.4 8.2

  2001 121000 68.0 20.2 3.4 8.4

  2002 139000 70.7 17.2 3.2 8.9

  2003 160300 74.2 15.2 2.9 7.7

  2004 197000 75.6 13.5 3.0 7.9

  2005 206000 76.3 12.6 3.2 6.2

  二. 我国煤炭行业运行态势

  中国煤炭生产 1980 年以来一直平稳增长,1995 年当年增长率超过 9.5%,1996 年煤炭行业产量高达 14亿吨(为 90年代的最高点)。煤炭产量经历97 年~2000 年的四年回落接近10 亿吨产量。2001年煤炭行业是恢复增长,2003 年、2004 年、2005 年产量三年分别增长 20.8%、17.35%、8.14%的高增长,预计 2006年原煤产量可到达23.7 亿吨,同比增长 12.38%。预计2007、2008年煤炭产量分别为 26.46 亿吨、28.9 亿吨,同比增长 11.36%、9.37%。我国煤炭生产增长率近几年将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就需求增长绝对值来说,未来每年2亿吨的增量,在世界能源增长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此,未来产能增长面临较大考验。

  我国煤炭的主要需求主要来至于四大行业:按 2005 年煤炭行业的需求情况,电力约占 54%,建材约占 15.57%,冶金 12.81%,化工约占 5.99%,四大行业约占中国煤炭需求的 88.7%。

  2003 年开始全国煤炭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提高,2006年~2007 年新建产能释放。2005 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样本的同比原煤增长基本保持在15%左右的高速增长。根据 2006 年新增 1.17 亿吨推算,2006 年底产能为 23.8 亿吨,与原煤的生产总量预测持平。2006 年煤炭行业进本处于平衡阶段。

  从2007及2008年来看,虽然,煤炭行业供需紧张形势得到遏制,但是煤炭行业较高毛利率仍然刺激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不仅由于国际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高企,也由于各国对石油燃料和传统燃煤发电带来的环境问题有所担忧,促使全球煤化工热的兴起。我国政府制定了新的能源发展目标,和能源政策调整,这将影响煤炭行业景气走向。但是,在现实毛利基础,和煤化工预期憧憬下,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较快增长。

  三. 煤炭板块公司股价走向

  煤炭行业前期价格调整较为充分行业平均市盈率13.6倍。重点煤炭公司市盈率在9.61倍~13.64 倍之间,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煤炭行业市盈率水平处于历史低位。在钢铁等前期较低市盈率开始回升态势下,煤炭行业整体估值开始逐渐体现优势。 在 2007 年需要关注资源储备较高,未来有产能扩张,动态市盈率率水平,具有逆周期优势的企业。另外需要特别注意,国家煤化工方面政策变动加剧煤化工产业化进程,对公司基本面带来的变化。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