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6年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06年序幕已经拉开,煤炭行业将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背景下继续演绎着市场化改革和可持续性发展两大主题,行业景气周期继续延续。
  
  煤炭需求
  
  2006年。近几年投资建设的电陆续投产,火力发电的原料结构将更加偏重于燃煤发电,预计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2.7万亿千瓦时左右,比2005年增长10%左右,新增电煤需求在1亿吨以上。预计电力行业煤炭需求量在12.5亿吨左右。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不会大幅回落,从而对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的拉动不会明显减弱,煤炭需求基础比较稳固,预计钢铁、建材、化工煤炭需求量分别为2.63亿吨、2.25亿吨、1亿吨。
  
  2006年煤炭、焦炭出口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仍将继续实行配额管理,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煤炭出口继续走低,全年预计低于8000万吨;焦炭价格继续低位徘徊,焦炭出口将稳定在1500万吨的水平。
  
  对于煤炭进口,国家仍会采取鼓励的政策,弥补国内市场不足,特别优质炼焦煤和无烟煤仍是主要进口煤种,预计2006年煤炭进口量将达3000万吨。
  
  总体预测,2006年煤炭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煤炭的总需求量将达到22.8吨,增长7%,增速同比进一步减缓,也低于GDP增长速
  
  影响2006年国内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的因素一个方面是与宏观经济的“软着陆”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煤炭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替代能源使用的增多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用煤的减少也导致了煤炭需求增速的减缓。
  
  煤炭供给
  
  2005年现有国有煤矿供应能力为13.5亿吨,年底在建国有煤矿规模3.2亿吨,乡镇煤矿在建规模约1亿吨左右。
  
  由于2005年煤矿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频发,2006年国家会继续加大对存在安全隐患和没有安全保证的煤矿关停力度,这会影响煤炭的供应能力,但整体上不会对煤炭稳定供应构成显著影响,预计2006年煤炭供应能力在23亿吨左右,其中国有煤矿供应能力为15亿吨,乡镇煤矿供应能力在8亿吨左右,供给总体上略大于需求。
  
  煤炭运输
  
  2005年煤炭输运能力特别是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大大缓解了煤炭产业链中输运的压力。2006年铁路将加快建设,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运输能力将快速扩大,按照铁道部的计划,大秦铁路下一步将增开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和1万吨单元重载列车,在2005年年,还将每年增加5000万吨运量,在2010年前达到4亿吨水平;侯马日照通道的煤炭运量2004年近5000万吨,2005年提升到l亿吨。2006年铁道部还将把“点对点”年发运量20万吨以上的纳入重点,安排重点煤炭运力6.9亿吨。预计2006年铁路运煤能力将增加1亿吨,达到12.2亿吨,铁路输运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
  
  2005年,北方7港通过改造和新建专用泊位,可新增煤炭专用装船泊付10个,新增能力1.25亿吨,使水港的总装船能力达到3.43亿吨。预计2006年水路运煤将达到4.41亿吨,同比增加O.5亿吨,增长12.78%,考虑外贸运煤保持在8000万吨左右不变,则内贸水路运煤将达到3.61亿吨,同比增长17.97%,远高出煤炭需求增速。
  
  与此同时,山西大同、内蒙古等地均加快公路运煤通道的建设,2006年公路运煤也将有长足的发展。
  
  2006年煤炭水路与铁路运输的协调即煤炭运输的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2005年铁路运煤通道运往北方7港的煤炭较港口煤炭下水量高出5000万吨,港口和水运能力存在较大缺口,造成较严重的压港局面。考虑到铁路运输增长进一步集中十大秦线的情况以及水路运输的季节特点,2006年铁路与水路运输的不协调将是煤炭运输环节的主要问题,会增加煤炭输运的季节性及区域性压力。
  
  煤炭价格
  
  有关2006年煤炭订货会放开重点电煤价格的猜测被炒得热火朝天,但估计是大家的一厢情愿,国家肯定不会一步到位完全放开计划煤价格,而会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和减少市场的震荡等方面,采取缩短联动周期、调整煤价变化幅度等办法,加快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完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加快重点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并轨”,同时鼓励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
  
  2006年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短期内不会出现供应全面紧张、煤价大建大落现象,但不排除局部地区、个别时段供应紧张,我国煤炭行情总体上没有太大上涨空间。
  
  2006年作为基础能源行业的煤炭行业将延续2005年的景气行情,煤炭供求基本平衡,煤炭价格和行业利润率稳定在高位,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煤炭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我国太阳能路灯行业市场增长强势但规模仍较小 绝对优势龙头企业尚未形成

近年来,中国太阳能路灯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体现在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上。2023年我国太阳能路灯产量规模已经达到57.6万盏,2024年上半年为33.04万盏。

2024年11月29日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碳纤维成我国复合材料行业快速增长主推动力 3D打印技术将引领市场未来科技潮流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达到约2327亿元,较上年增长10.30%。预计到2026年我国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050亿元。

2024年11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