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球能源问题目前有几点尚未确定:
??首先,WTO的能源框架能否形成,值得关注。目前,沙特、伊朗、俄罗斯等产油大国都不在WTO框架下,这就很难规范其能源贸易行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可以不必遵守非歧视原则,比如可以针对不同的石油进口国采取不同的定价,例如现存的“亚洲溢价”,去年中印日联手试图压低销往亚洲的石油价格都没能成功。
??与此同时,2006年将召开“世界能源大会”,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也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些多边场合,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也会力图说服沙特、伊朗等国,使其石油价格和产量向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但目前,石油进口国缺乏有效的工具来说服出口国考虑其利益。
??第二,伊朗核问题“牛步不前”。从能源角度讲,伊朗问题受美国国内政治影响巨大,美国在伊拉克很难说是成功的,那么对伊朗的关注就可能增强。欧盟和伊朗在关键问题上也互不让步,如果此问题渐趋紧张,那么世界石油价格的压力难免会更大。
??第三,非洲的能源生产,尤其是几内亚湾周边国家的能源生产,由于牵涉到中国在非洲的现实石油利益,而显得更加复杂。中国和美欧日在这一地区都存在竞争,美、欧非常关注中国与非洲的能源合作,从舆论上施加压力,并给中国在此地区的外交与合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势必深刻影响到中国的能源格局。如果当初成功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中国的能源格局变化将会更加剧烈,可是此项收购因为被美国人过于政治化而流产,这也多少有助于中国更加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全球能源环境。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纠纷虽然不大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问题,但同样值得警惕。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和印度将成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这一趋势不会改变。
??对中国来说,所谓“石油安全”,主要就是要避免供油中断和油价大幅波动带来的危害;能源问题的核心仍然在于国内节能,自主开发。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