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5年起中国天然气进出口情况分析

一、中国天然气进口将逐步上升
  
    据有关机构预测,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从2005 年起,我国天然气进口将逐步上升,届时,我国将通过东南部沿海地区液化天然气码头和从北部地区天然气管道(主要来自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
  
    2005年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达到637亿立方米,而供应量仅能达到630亿立方米,供需之间的差距将拉大,由于对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城市对天然气需求增长的势头强劲,以支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将从大量使用煤炭转向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而目前天然气消费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仅占很小的比重,约为2.5%。
  
    另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计划到2005年将天然气产量提高到430亿立方米,到2020 年将天然气产量增加到650亿立方米。2002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产量为225亿立方米.
  
    二、进口天然气市场商机将达600亿美元
  
    未来中国的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的比重将上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将 累计创造超过600亿美元的市场机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在首届亚太工商论坛 上说,在600亿美元的巨大“商业蛋糕”中,将有138亿美元来自天然气的勘探和生产,183亿 美元来自液化工艺,128亿美元产生于运输环节,而天然气的储存和重新气化则可以创造152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预测,未来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达到12%,两倍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预计2020年天然气在中国_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将由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年消费量达到1600-2100亿立方米。
  
    目前中国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约1.3-1.6万亿立方米,由于受地理分布和运输能力的限 制,中国天然气消费目前仍以产地消费为主,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消费量占全国80%以上。 另外的10%可能来自俄罗斯 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傅成玉预测,到2020年,中国天然气供应中的51%将来自国内气田的开采,39%将来自液化天然气进口,届时中国沿海将建成6个进口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另外的10%可能来自俄罗斯 和中亚国家的管道天然气进口。
  
    三、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将于2008年运入中国
  
    2004年月26日下午,澳大利亚高庚液化天然气项目在北京设立的中国代表办公室举行开 幕仪式。雪佛龙德士古公司澳大利亚有限公司与中海油的商业谈判于今年内将有结果,预计 澳大利亚高庚液化天然气项目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气将于2008年年底运抵中国。
  
    据了解,高庚气田位于西澳大利亚州130公里近海水下约200米深处,探明天然气储量达到3650亿立方米。而泛高庚地区的天然气储量估算已超过11385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大天然气气田。该项目由雪佛龙德士古、壳牌集团和埃克森美浮公司分别占有4/7、2/7和1/7股份,由雪佛龙德士古担任作业者并领导高庚项目天然气的市场营销和开发。
  
    2003年10月24日,在胡锦涛主席访问澳大利亚期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高庚项目签 署了合作协议。协议其主要内容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将参股高庚项目上游开发,以及购买 液化天然气供应中国市场,双方的商业谈判目前正在进行之中。
  
    中澳两国有着友好的合作关系,高庚项目有能力为中国提供安全、稳定和可靠的清洁能源。高庚的液化天然气将来会与中国的西气东输工程天然气在中国市场上相互补充,可以起到调峰作用。
  
    四、中国天然气出口分析(以海南的天然气出口为例子来分析)
  
    海南天然气占出口额三成。2000年1—3季度,海南外贸出口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9.79亿美元天然气、家具、水海产品、机电产品和服装共出口3.8亿美元,占海南省 出口额的65%。在出口产品中,天然气、家具、水海产品、机电产品和服装出口增长最为显著。天然气 是海南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出口额达1.67亿美元,占海南口岸总出口额的31.5%,产品主要出口香港。
  
    海南天然气前九个月出口创汇两亿美元。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省天然气前十个月共出口187万吨,货值2.03亿美元,成为海南出口创汇的“老大”。据南国都市报分析,今年1-9月,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14.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3%。在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中,水海产品以其优质可靠的质量赢得越来越多的海外订单,共出口1.63万吨,价值4920万美元。出口大幅增长的商品有:冻带鱼、冻对虾仁、冻罗非鱼等。
  
    据统计,1-9月,海南三资、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大幅增长带动了海南外贸的强势上扬。其中,三资企业进出口总值达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5%。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3倍。二者占同期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 的58.7%,已成为拉动海南外贸增长的“中坚力量”。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