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信息化:发电企业如何实施大型系统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信息化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加强内部管理,有效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上网电价更具有竞争优势。从国际上的大型成熟软件来看,其提供的功能应该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为什么这些系统没有在发电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呢?  

  一般来说,制约信息化推广的还有资金方面的原因。尽管这些应用系统的价格不扉,但对于发电企业来说,资金不是问题。问题是,企业无法看到这样的系统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很难预期确认项目的投资效益。这样的项目,让企业下狠心花几百万、上千万去做试验,可能就难了。

  另外,这些大型成熟软件并不一定适用于发电企业,虽然也有适用于国外一些能源企业的软件,但也主要是针对大型的电力集团公司、送变电公司或者地方供电公司,而专门针对发电企业的是少之又少。同时,在大型软件系统实施时所面临的困难,有几点在发电企业一样会遇到:

  1.基础信息的初始化。一个大型的应用系统,特别是发电企业的应用系统,涉及的相关数据浩如烟海,而且相互关联,一处数据没有到位,很多其他的功能将没法使用。因此必须做好基础信息的初始化工作。这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耐心等因素影响导致录入数据偷工减料,结果数据少了一些,从而系统功能不可用。  

  2.工作习惯的改变。人们习惯于当面交流,而且有些东西也是信息化无法替代的。由于我们有阅读文档、写文档、签字、打电话等习惯,以及处理工作的其他各种习惯,使我们在实施信息化时面临种种困难,也导致信息化的进程举步唯艰。
  
  3.畏难情绪。人容易接受单纯的东西,而对关系复杂、功能繁多的应用系统,首先在心理上就有畏难情绪,产生抵触情绪。如果系统未来的实现,还对其既得利益产生影响,或影响到其权力的再分配,就可能会寻找各种借口加以抵制,最终导致系统的实施失败。

  也许这些软件系统所包含的管理思想与理念都是先进的,但却不适用于自己的企业。因此发电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就要寻找一条适合于国情的,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道路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