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电信业步入深度转型期


    传统业务萎缩,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白热化,新业务受竞争所累无法打开局面……放眼全球,虽然日本、韩国等地的运营商整体发展态势相对向好,但欧美等地区的大型电信巨头几乎无一幸免,都面临上述类似难题。  

  相对于数年前的低迷,可以说如今的全球电信业正在经历一种别样的“平和困境”。尽管多数运营商目前已经摆脱了之前的低迷影响,恢复了企业活力,但目前的问题是:传统业务的颓势日趋明显,昔日作为企业收入支柱的话音业务收入下降已成为必然,而新的各种数据类服务尚没有显现出足够的实力,不能担当运营商的新型支柱业务。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经初现苗头。同时,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业造就了一批活力非凡的服务商,他们将超低成本的服务带进了电信业;有线电视服务商也凭借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打入了电信业,这些使得电信运营商不得不加速发展。如果不能突破现状,运营商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一种几近停滞的状态,甚至被新的力量逐渐蚕食。  

  “平和困境”意味着运营商要进行深度转型,以便突破现在的局面。从近期国外电信运营商的动向来看,这一深度转型已经展开。近两个月内,欧美电信巨头纷纷宣布大的举措,各家运营商的转型措施除之前就已出现的转型战略外,更多的是涉及到未来业务和内部发展的实质性举措。这说明运营商已经开始明白,只有采取正确的深度转型措施,才能打开这种黯淡的局面。  

    沃达丰“唯移动”策略告终  
  今年7月,沃达丰与英国电信公司的批发部门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在英国提供面向消费者的固定宽带服务,并使用沃达丰自己的品牌。沃达丰希望该服务能成为其移动电话服务的有益补充,能够让消费者从捆绑的移动通信和宽带服务中得到方便。  

  此后不久,沃达丰又与意大利领先的宽带服务提供商Fastweb公司结成了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意大利共同向手机用户推广固定线路互联网服务。沃达丰在意大利的用户注册“Vodafone Casa Fastweb”服务,就可使用Fastweb公司20Mbps的宽带服务。在有Fastweb宽带网络的地方,注册用户用手机呼叫固定电话或其他手机时,按固定电话费率计费。目前,有半数意大利人能够从沃达丰的销售渠道获得这项服务。  

  ■点评:  
  沃达丰最近在英国、德国及意大利等市场的一系列举动说明,该集团的“唯移动”战略已经告终。由于受到O2、Orange等竞争对手推出的新型融合服务的挑战,原本只专注于移动通信服务的沃达丰也开始试水固定线路通信领域,其刚刚在英国和德国推出宽带互联网服务。沃达丰集团首席CEO阿伦•萨林年初曾表示,要让所有关键市场的客户在本财年之内都能用上宽带服务。该集团已经把目标定为更先进的三合一服务。  

  虽然业内人士普遍猜测沃达丰将通过收购固定线路资产来实现融合服务的目标,但实际上沃达丰表示更希望通过非资本的方式开展合作。英国著名的Ovum咨询公司认为,在沃达丰的这些新服务中,可以看到该集团在DSL领域仍然采取了“全球性思维,本地化运作”的战略思路,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联合品牌。通过联合品牌,沃达丰充分利用了Fastweb的价值,在本地市场上占尽先机。因此,至少在现阶段,沃达丰可能会坚持实施合作路线,而不是收购。这样能使该集团继续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优势,同时逐渐探索融合服务新领域。当然,一旦沃达丰感觉难以处理众多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融合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可能会改变策略,考虑进行大规模投资,建立属于自己的固定线路部门。  

    意大利电信发展重心转至宽带及媒体内容  
  9月11日,意大利电信公司对外公布了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即把意大利的固网业务和移动业务分拆成两家独立公司。此后,意大利电信将集中精力在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市场上提供宽带服务和媒体内容服务。  

  据透露,为了推动公司网内的内容发展,意大利电信已经同媒体巨头新闻集团旗下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签订了合作协议,前者据此可以在其互联网服务内加入福克斯出品的电影。  

  ■点评:  
  两年以前,意大利电信的策略与现在相比还大为不同。该公司当时启动计划,投入200亿欧元回购了旗下移动子公司在外的44%的股份,目的是为了获得对后者的完全控制权,便于自身融合服务战略的推进。  

  但从意大利近期的举动来看,其发展中心发生了重大改变。外界普遍预测,该公司此后在移动业务上投入的精力将减少,甚至会完全剥离移动业务部门。如果这一预测成真,意大利电信势必也会面临英国电信曾经面临的困境。英国电信在2001年剥离了移动业务后,失去了移动市场方面的强劲增长,一度陷入业务发展危机。  

  不过,意大利电信此番强调,其策略迄今为止并未改变。尽管将采取分拆措施,但其仍然在两个新的独立公司中持有100%的股份。  

  意大利电信的此次变革也会相应地舒缓所受到的管制压力,简化业务推出的流程。目前,意大利的零售类电信业务在推出前受到诸多管制规定的约束,公司的固定接入网络独立后可免去诸多相关麻烦,使得新业务推出的时间大为缩短。另外,此举也会增加公司在运营和财务方面的灵活性,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的业务表现。  
英国电信再度公布掘金战略  

  英国电信全球服务部日前召开了年度分析师大会,尽管没有公布令人震惊的消息,但却描绘了更为详细的服务路线图以及更丰富的商业战略细节。在这次会议上,虽然英国电信提前宣布了明年提供融合服务“BT Fusion”企业版的计划,但分析师似乎并没有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兴奋点在于:英国电信将全球服务提上了公司的战略发展日程,向这个新兴的领域阔步迈进。  

  虽然这项被宣称是高速增长业务之一的全球服务近期表现不尽如人意,在过去的15个月里,这项业务仅仅获得不到1000个新增用户,但按照英国电信的计划,未来3年将把市场从英国及西欧向全球铺开,实现在主要IT服务市场的收入翻番。英国电信寄希望于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市场的关键性增长,目前这些市场价值为7.5亿英镑。此外,意图进军全球市场的韩国企业也是该部门的一大目标。由于全球服务的拉动,英国电信预期本财年15%的增长目标将得以实现。  

  ■点评:  
  这是继建设21世纪网络、推出Fusion融合服务这两大影响深远的战略举措之后,英国电信推出的第三大战略举措。该公司将目光放在已成为集团收入增长关键的全球服务上,希望通过该部门的业务增长开源节流,为公司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在年度分析师大会上,英国电信宣布其已在IT服务和电信服务的重叠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并称之为“网络IT服务”。英国电信的高管们一直努力使自己与专业的IT服务商区分开来,他们大力推广“网络IT服务”概念,并声称这是仅有英国电信才能做到的事。他们认为,埃森哲、IBM等专业IT服务商既没有通信网络方面的技能,也没有全球性的网络覆盖,特别是缺乏跨国企业所需要的真正的全球支持,而英国电信恰好在这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事实上,电信运营商在开展相关IT服务时确实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盈利空间较大的跨国公司客户需要的是端对端的服务管理。因此,尽管面对许多本地服务提供商的价格压力,电信运营商还是以其整体性占有很大优势。不过,分析师也提醒,虽然拥有许多优势,但英国电信还是应该让IT服务商等合作伙伴明白自己的角色,因为在其不能涉足的领域,还需要他们的鼎力相助。  

    德国电信两大战略求复兴  
  9月2日,柏林,德国电信召开了一场颇具深意的新闻发布会。会上,这家原国有运营商的掌门人里克向外界披露了两项重大战略举措:更为集中化的管理结构调整;为期3年的收入增长战略计划。  

  根据德国电信的管理结构改革计划,首席执行官里克将获全面管理营销的权力,全面掌控公司的品牌、宣传预算、媒体计划和媒体协作等工作。与此同时,T-Systems现任CEO将负责区域网络、IT和全球采购等项目,而T-Mobile的CEO将负责德国的业务销售,包括管理德国的业务零售店等。所有这些变动都不会对T-Mobile、T-Com、T-Systems这几家子公司的业务结构造成影响。  

  ■点评:  
  就在此前一个月,里克曾代表德国电信对外宣布了糟糕的上半年运营业绩,引发了德国媒体随后几天的一片担忧。而今,在写有“未来”两字的新闻背板前,里克侃侃而谈,用新计划描绘着德国电信的未来。德国电信的目标异常明确,就是重新调整业务发展重心,一举告别业务颓势,跃上欧洲收入、利润皆最高的电信公司的宝座,转变成为一家强势发展、顺应服务潮流的服务商。  

  德国电信此次变革的一大重点是,将关键的权力集中到管理层的几位核心成员手中,避免不同管理者之间的责任重叠。对于德国电信来说,此次新战略计划的重点是强调在德国加强各项措施的协同效应,同时确保公司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迅速调整成本结构。此次调整后的结构无疑更有利于德国电信建立更有效、更强势的市场策略。尤其是在营销方面将管理权集中,对于德国电信开展强势宣传更为有利,而在网络设施、IT等方面集权的好处是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使得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更具效益。  

  无疑,德国电信对管理结构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扭转其已经出现的业绩危机。据该公司8月份披露的业绩报告,德国电信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堪称糟糕,尤其是国内业务表现欠佳。近几个季度来,德国电信所面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痛楚已经清晰地体现在该公司的业绩报告上。因此,将营销工作统筹管理,便于开展更为强势的服务推广,无疑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