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力价格市场化的三大理由


    日前出台的电煤价格市场化政策,在煤电两大阵营内引发了不同的反响:全煤系统结成价格联盟,引发煤炭价格高涨;火电企业夹在煤价放开、电价依然实行管制的缝隙中,其境遇不言自明。若从长远看,电煤价格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但要循序渐进地放开才能有利于整个煤、电产业链的协调发展。因为当一个市场主体各个要素环节在没有充分市场化的情况下,其中单个环节进行突围,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市场混乱。显然,这种缺乏配套机制的改革是不妥的。

    权威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煤炭产量将达21.7亿吨左右,其中发电用煤仅用12.1亿吨。由此可见,单从火电企业角度来看,煤炭市场应是趋于过剩的,煤炭不但不应涨价,反而应该降。从理顺煤电关系和缓解煤电矛盾来讲,火电企业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在放开煤价的同时,使电价同步走向市场。

    电力价格市场化理由之一:地方政府干预太多

    现在,煤炭价格的快速攀升,使火电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上举步维艰。而在煤电关系中,除了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外,地方政府的干预作用也十分明显。

    在山西,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多年来,在所谓的“五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结算、统一货票、统一价格)政策的干预与限制下,山西的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之间多了一道人为的、非市场化的门槛。在这种条件下,不仅供需双方不能进行灵活多样的公平交易,火电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失去了谈价格、谈质量的选择权。

    目前,在各地类似“五统一”的管理模式的干预下,收费明目繁多、标准高、随意性大等问题丛生,使火电企业不堪重负,生产、经营在亏损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煤炭紧俏,火电企业饥不择食,加上部分地方政府重收费、轻服务,为劣质煤横行创造了“市场”。以山西神头发电公司为例,2005年因煤质差而造成设备故障被迫停机或降出力运行,年烧油达5543.7吨;今年1月份,烧油更高达1200吨。在煤质方面,2005年年亏卡80万吨,今年1~3月份亏卡约19万吨。而亏卡索赔,则变成为一句空话。

    电力价格市场化理由之二:现行上网电价不合理

    仍以神头发电公司为例,作为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老厂,它直接为山西和津、京、唐电网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目前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但从2005年开始,尽管极力进行内部挖潜,当年仍亏损4800万元。为了不造成更大的亏损,企业只能压缩各项可控成本。据了解,2003年的时候,该公司发电机组的检修费用为8900万元,今年已经压缩到了不足4000万元。同时,差旅费用和日常维护费用也压缩过半。而这种情况,直接引发了设备投资不足、安全欠账严重等问题。

    造成类似神头发电公司这样的火电企业亏损的直接原因,就是上网电价太低。现在火电企业所执行的是从2003年开始执行的上网电价。2003年开始执行的上网电价为138.1元/千千瓦时,2004年1月1日调为145.1元/千千瓦时,2004年6月15日调为155.1元/千千瓦时,2005年5月1日又调为195元/千千瓦时。尽管第一轮的煤电价格联动调整幅度较高(25.73%),但与山西省平均电价269元/千千瓦时相比,差距依然悬殊。煤电联动之后,国家对电厂上网电价核定的原则是零利润电价,而零利润电价的测算又是以2001年电厂的发电成本为基数。但是,零利润电价实施以后的时间里,发电成本特别是电煤成本(占发电成本的70%以上),已经大幅度增长,现有的电价涨幅远远低于电煤价格的涨幅。在厂网分离核定价格时,原煤价格只有90元/吨左右,当时核定的上网电价为138.1元/千千瓦时;2005年,原煤价格已上涨到170元/吨,上网电价却只调整到195元/千千瓦时,煤价的涨幅远远高于电价的涨幅。以目前电煤价格计算,神头发电公司的保本电价至少要在259元/千千瓦时左右。无疑,现在煤电双方的这种状态,煤价与电价市场化不同步,难脱干系。

    电力价格市场化理由之三:煤价上涨,环保加压

    据调查,山西朔州市的煤卖给神头发电公司是170元/吨的价格,但通过外销下水煤是350元/吨。因此,煤炭企业不愿意卖煤给电厂,火电企业经常“等米下锅”,就很容易理解了。2006年电煤涨价趋势已定,在这种形势下,火电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如神头发电公司,2004年度用原煤470万吨,由于电煤价格由2003年末89.7元/吨(含税)上涨至125元/吨,平均上涨35.3元/吨,增加燃料成本16591万元,折合上网成本增支21.945元/千千瓦时;2005年度用原煤451万吨,到年底煤价已经上涨至170元/吨(含税),平均上涨45元/吨,增加燃料成本20295万元,折合上网成本增支29.626元/千千瓦时;2006年原煤价格预计上涨20元/吨,年增加燃料成本9014万元,预计折合上网成本增支12.9元/千千瓦时。

    另外,为了执行国务院新公布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神头发电公司2004年度缴纳排污费2515万元,比2003年度增加了1433万元;2005年度缴纳排污费3089万元,比2004年增加了574万元,折合成上网成本增支0.84元/千千瓦时;2006年度排污费将上涨1471万元,折合上网成本增支2.1元/千千瓦时。

    如今,在多重压力之下,火电企业已苦不堪言。火电企业呼吁,有关政府部门要关注发电企业实际存在的生产经营困难,尽快考虑与煤价放开相配套的电力价格市场化问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清洁能源趋势下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行业快速发展 目前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一直有着不错的供应,每年甚至有少部分产品可供出口,2024年上半年,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量约为443.6万吨。

2024年12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