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蔬菜供应冷链物技术落后,蔬菜运输损耗大
大部分跨国种业公司在中国都有研发机构和代理机构占领市场,国外蔬菜品种占我国蔬菜市场的份额在13%到20%之间。此外,我国整个蔬菜供应冷链物流不发达、不完善,设施技术落后,专业人员素质较低,导致损耗量大,间接增加了供应链成本。
2、蔬菜生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有一定的价格风险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仍以个体生产经营为主,“小农户,大市场”仍是蔬菜产业的基本格局。分散的生产经营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对市场需求什么、该种什么心理没有数,往往按照上年赚钱、今年多种的思路来安排生产计划,容易形成相似判断,一窝蜂地扩大规模。
其次蔬菜生产容易遭受自然灾害损失。而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增多,极易影响蔬菜的供应,引起菜价的大幅波动。
再次加工业不发达,无法在产出旺季价格低廉时实现大规模收储、淡季价格高时投放市场,无法发挥调剂余缺、稳定价格的作用;在物流方面,物流成本不容忽视,蔬菜运输价格连年看涨。从菜地到餐桌,流通环节较多,环节损耗较大,加上零售环节加价高,也会使价格波动较大。
3、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我国作为蔬菜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大问题。近年来,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蔬菜农药残留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蔬菜种植标准化程度较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达到绿色或有机种植标准的蔬菜产品更少。而且蔬菜行业标准化管理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不够规范,行业整体产品质量不高,存在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二、蔬菜行业企业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目前,我国蔬菜服务行业集中度不高,特别是在初加工环节存在大量的中小型企业。近年来随着行业不断发展,具备实力的企业开始采用规模化采购模式,通过签订协议基地等形式稳定上游采购来源,将分散采购转变为规模化集中采购,以应对市场竞争。目前业内采购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模式 |
应用 |
向农户采购 |
蔬菜的种植与采收主要由产区农户来完成,企业有计划地与农户签订协议,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待蔬菜成熟之后,企业再根据协议,向农户大量收购。采用这一模式的企业通常将生产基地和仓库设立在产区周边,以降低运输成本。在日常的采购过程中,企业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对农户生产的控制度较强,同时该模式便于企业进行跨区域扩张,但由于企业需要同农户逐个签订协议,管理上较为复杂。 |
向合作社/协会采购 |
农户在自愿、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自发成立合作组织(合作社或协会)。合作组织成为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介桥梁,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出资入股,统一购农资、统一种植、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产品收获后相当于合作社先向各家合作农户收购,再统一对外销售,获得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红。通过农业合作社形式,能够加强农户对于上游农资采购、下游农产品销售的议价能力。对企业而言,通过与协会签订协议,管理较为简单。 |
2、仓储及加工模式
(1)冷冻仓储
采购部会提前将计划采购品种、数量、预计到库时间等信息通知仓储部,仓储部提前3-5天对冷库进行消毒、预冷等准备工作。冷库技术人员制定各个品种储存区域的储存温度设定计划,并以书面形式提交分管子公司总经理审批确认。产品入库后,冷库技术人员对冷库状况进行跟踪管理,监控信息包括:冷库温度、湿度(气调库的气体成分);温度、硬度等。根据蔬菜采购周期短、存储周期长、原料不易保存的特点,公司采取了可追溯的仓储式冷链保鲜管理方式,确保未来在反季节销售时,依然能够保证产品营养成分和质量。
(2)初加工
公司的蔬菜初加工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生产部门接到销售部门的订单计划后,根据客户的质量、规格、包装、到货时间等要求,从原料库调出蔬菜原料,安排车间进行初加工。原料首先经过机器自动清洗及分级(部分品种无法通过机器自动处理),再由生产人员进行人工精选、成品检验、包装贴标,完成初加工处理。随后,生产部门根据客户端订单要求,将成品交由仓储部门先验收入库或直接运至客户指定地点。发货前公司会按照客户要求再次进行抽检,并且在成品出厂标识中记录了基地注册号、包装厂注册号等信息,实现追溯管理。
3、蔬菜行业销售模式
(1)外销模式
部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专业展会、客户介绍等方式取得海外客户的需求信息,然后采用邮件或者电话与潜在客户取得联系,经过询价、报价、下单,最终实现销售。参展的大型专业展会主要有亚洲国际水果蔬菜展览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
在出口货物发运环节,公司国际商务部人员进行报检、报关,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安排运输。在售后维护及后续的商务往来中,由国际商务部人员对客户后续需求进行跟进沟通。
(2)内销模式
内销以直销为主,产品可以供应给TESCO、百佳、华润万家、永辉超市、步步高、新华都、华联综超等超市。大型超市对蔬菜质量和交货期准入门槛较高,与供应商正式合作之前,均会亲自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其进行严格的审核,具体包括:质量控制体系、质量追溯体系、加工能力、加工环境等。取得大型超市的审核及认证,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5年以前蔬菜行业销售以外销为主,但内销占比逐步提高。目前随着我国内需不断扩大,互联网平台及果蔬直营店不断扩张,内销占比已经超过外销模式。
三、蔬菜行业应对策略
1、国家鼓励拓农业展营销市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鼓励拓农业展营销市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销对接活动和在城市社区设立直销店(点)。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和支持批发市场建设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并获得专利、“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创建等给予适当奖励。加快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应用农业物联网和电子商务。采取降低入场费用和促销费用等措施,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驻电子商务平台。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入社工程,建立农业信息监测分析预警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组织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发展生产的能力。
2、蔬菜贸易保持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
在国际贸易方面,蔬菜贸易将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和贸易顺差格局。我国贸易进出口量年均增长率在3%以上,出口品类更多样化,一些优势产品的出口数量、品质、价格方面将继续保持。蔬菜进口规模较小,对国内供需影响有限,但蔬菜进口很可能给“一带一路”国家提供新的机会,增加新的活力。在我国加强种业种植之后,蔬菜种子进口预计将减少。
3、蔬菜行业竞争性战略联盟合作模式
现在蔬菜合作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基地自产自销模式,第二种是收货销售,第三种是委托销售。
模式 |
应用 |
基地自产自销模式 |
优点在于灵活,基地自行调配,综合成本低。但众所周知,蔬菜批发是项硬功夫,专业销售人才能找,管理难度也较大,而且蔬菜价格随行就市,人的因素会非常突出,稍有偏差就会损失巨大。而且有些市场还会对熟客放账,这就更加大经营风险。 |
收货销售 |
一是订单生产,即与种植基地合作,按约定安排进行产品种植,种植出来的产品全部回收;二是设点收货,档口老板到产区自己设点或找代办,按自己的标准进行收货拉货,自负盈亏,云南菜和兰州菜就经常采用这种模式;三是估价收货,在蔬菜成熟前,档口老板直接与种植户洽谈,对地利产品进行估产定价,然后安排员工过来收储和发货,像福建、内蒙那边就有人采用这种方式。 |
委托销售 |
组织货源来到市场,委托市场档口进行销售。代卖费用会根据产品的不同而调节,基本不用担心会被“黑吃黑”,因为市场也基本非常透明。 |
4、企业未来发展应对策略
(1)产业整合:产业一体化经营
蔬菜服务业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是指专注于产业某个环节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产业上游、下游进行延伸,由“专业化”向“一体化”转变,形成上游源头控制、下游渠道渗透能力的经营模式。
目前我国蔬菜产业两端分别呈现出小规模生产、标准化消费的特征。种植方面,我国蔬菜种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分散种植的方式不利于农户对市场信息、各种国家及企业质量标准的把握及实施;在消费方面,超市、蔬菜卖场等终端渠道制定出各种针对产品质量及安全的检测标准,但传统流通模式下蔬菜从农户到终端渠道会经过多个环节,从而增加终端渠道的质量管理难度及产品质量风险。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模式,能够很好的缓解上述问题:一方面,蔬菜服务企业向上游延伸,通过协议基地等形式以严格的质量要求规范农户的种植行为,从源头上对产品质量进行把关,同时大大地减少中间环节及质量风险,满足下游客户的质量标准及要求;另一方面,通过多样化、标准化的产品策略,蔬菜服务企业增强对下游的渗透力度,强化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合作联系,从而掌握更为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并反馈给上游农户,对规范上游种植起到重要作用。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技术发展:冷链技术成为企业技术发展重点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肉、禽、水产、蔬菜、水果、蛋等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
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着重强调“为适应市场需要,选择部分高价位的特色蔬菜、水果,推广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发展一体化冷链物流,建立跨地区长途调运的冷链物流体系,促进反季节销售”,推进“反季节蔬菜和特色蔬菜的南菜北运、东菜西输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冷链物流的发展及应用,有效地促进蔬菜流通的效率,同时也将提高并发挥行业中具有集中采购、跨区域配送能力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也成为企业建设的重点之一。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蔬菜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