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行业产业链上来看,食醋产业的上游主要包括高粱、大米、谷糠及玉米等原材料;中游产业为各个类型的食醋;下游主要通过商超、餐饮店、便利店、电商等销售渠道,应用于餐饮酒店领域以及消费者终端。

中国酿醋历史悠久,是一个食醋生产与消费大国。自2011年以来,我国食醋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18年中国食醋产量为437万吨,较上年增长3.55%;到2019年中国食醋产量达到445万吨,较上年增长1.83%。

我国食醋进出口方面呈现贸易顺差状态,从2014年到2018年我国食醋进口数量呈现波动趋势,2018年食醋进口数量达到0.96万吨,进口金额为1074万美元;到2019年,中国食醋进口数量有所下降,为0.67万吨,进口金额将为842万美元。

自2014年以来,中国食醋出口方面整体呈稳步上升状态,2018年食醋出口数量为1.61万吨,出口金额为1905万美元;到2019年,中国食醋出口数量达到1.69万吨,出口金额达到2004万美元。

我国食醋行业产量结构分散,企业多以小作坊形式出现。据统计,在我国食醋行业百强企业中,产量在1-5万吨的企业最多,共有22家,占总体企业比重的61%;其次为产量在1万吨以下的企业,共7家,占比20%;然后是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食醋企业,共有4家,占比11%;产量在5-10万吨的企业,共有3家,占比8%。

因地域性的差距,我国食醋行业并无全国性的龙头企业。我国食醋发展到现在较为著名的有“四大名醋”,分别为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以及四川保宁醋。四大名醋牢牢占据我国食醋行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则以其他调味品企业布局食醋业务为主,如海天、中炬等。
四大名醋 |
主要原料 |
生产 周期 |
特点 |
主要生产商 |
销售 地区 |
镇江香醋 |
优质糯米 |
从老陈醋的大曲制备到酿造完成要经过20多道工序,需要近1年的生产周期才能实现 |
色泽呈酱红色,食之绵、酸、香、甜、鲜。山西老陈醋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有酸、糖类、维生素和盐等 |
紫林醋业;山西老陈醋山西水塔;太原宁化府﹔山西美和居老醋坊 |
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山东、东三省、内蒙、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 |
山西老陈醋 |
优质高粱 |
历经制酒、制酷、淋醋三大过程、大小40多道工序,约180天以上时间的贮存,独具"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醉""的特色 |
独具"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愈存愈醇"的特色。以江南使用该醋为最多 |
江苏恒顺醋业 |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等 |
四川保宁醋 |
大麦、大米、麸皮 |
它以纯粮为料﹐名贵中药为曲,"松华"井水为体,采用魅醋工艺和现代科技,以42道工序精酿而成,发酵周期30-50天,陈酿期可长可短,最长达30年。 |
保宁醋始于公元936年,是中国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四川挞醋的鼻祖独具"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甜、绿色健康"的特点 |
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
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 |
永春老醋 |
优质糯米、红曲、芝麻 |
其酿制工艺主要以优质糯米、红釉、芝麻、白糖等原料,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 |
色泽棕黑,酸而小涩、酸中带甜,具有一种合人愉快的香气。这种醋特色在于加入了芝麻进行调味调香 |
福建永春老醋醋业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沿海等东南地域 |

目前我国食醋行业尚处于初级成长阶段,品牌意识逐渐开始觉醒。2019年中国食醋行业品牌力指数最高的是海天,得分565.6;恒顺排名第二,品牌力指数为411.9;排名第三的是水塔,品牌力指数为374.4。
序列 |
品牌 |
企业名称 |
品牌力指数 |
1 |
海天 |
佛山市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565.6 |
2 |
恒顺 |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
411.9 |
3 |
水塔 |
山西水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
374.4 |
4 |
东湖 |
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 |
314.2 |
5 |
保宁 |
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 |
303.6 |
6 |
龙门 |
北京市龙门醋厂 |
288 |
7 |
老才臣 |
北京市老才臣食品有限公司 |
273.9 |
8 |
宁化府 |
太原市宁化府益源庆醋业有限公司 |
248.5 |
9 |
天立 |
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 |
237 |
10 |
紫林 |
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
236.8 |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食醋市场调研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