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调查,目前我国餐饮连锁企业供应环节运行中有如下几个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二是缺乏快速流畅的物流配送系统;三是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我国餐饮连锁企业供应链缺陷
1.缺乏完善的、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
餐饮产品以食物为主,原料多为农产品。分散的农户或中小型供应商在原材料供应商中占据重要比例。企业与这些原材料供应商之间没有建立起长期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买卖相对自由,缺乏战略眼光。
此外,餐饮连锁企业一直秉承着传统的采购模式。一般只根据采购工作者的采购经验进行,很少对供应商们进行认真地观察、理性地剖析和货比三家的谨慎选择。这样的后果往往会导致供应商之间打价格战,同时失去供应商的信任。因而很容易出现短缺博弈的状况,最终导致双方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2.缺乏快速流畅的物流配送系统
多数餐饮连锁企业经营十分散乱,并没有建立起系统规范的模式。甚至大部分连锁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配送中心。所以许多餐饮连锁分店虽然批量进货,却无法享有价格折扣,使分店的利益受损。同时也经常发生配送中心送货延迟的情况,而导致经营活动受到不良影响。
此外、还存在以下问题。物流质量的提高程度远远跟不上餐饮连锁企业发展的现实要求。连锁总部对于产品销售情况没有做到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因而对于配送频率把握不当。配送中心的网络技术不够娴熟,导致配送效率低下,没有形成信息共享的完整体系。这些问题都将导致餐饮连锁企业付出更高的物流成本。从而阻碍了餐饮连锁企业的蓬勃发展。
3.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我国餐饮连锁经营模式的日趋普及,又呈现出新的问题,即缺乏行之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在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和基本国情的制约下,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长久以来整个餐饮业的电子物流发展缓慢。虽然全聚德、百胜、小尾羊等餐饮连锁企业的管理者抢先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看似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甚至增加了网上定餐的便捷服务,同时大肆宣传新菜单、新折扣。但是在面对整体餐饮连锁体系的采购和信息环节上,他们内部的网络技术却显得力不从心。无法与供应商、消费者及时沟通,达到资源和需求共享。餐饮连锁企业无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支撑体系也受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资金周转不灵、电子商务人才匮乏、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缓慢等。从而引发“长鞭效应”,信息失真,顾客流失,最终导致企业的总体利润下滑。
八、餐饮连锁企业的改进方向
1.集团内共享数据必须做到统一和信息分享,并进而缩短整体供应链的成本,提升供应链每个环节的效率。
2.改变现行作业过度依赖人脑的习惯,未来藉由信息系统的整合力量,提升底层作业人员作业速度和准确率,并提供管理阶层决策分析能力。
3.导入标准成本制度,贯彻BOM表管理,统一门店、采购、中央厨房、物流中心。杜绝各部门间因料材编码不规范不统一导致的缺失。
4.藉由供应链信息大平台的搭建,彻底解决集团统仓、运输车队、中央厨房、数十家门店和采购等部门间的信息系统的无缝衔接。
5.集团总部完全掌控菜品配方、商品主档,为未来大规模的跨省经营打好基础。透过标准成本制度的推动,集团总部未来可以实时掌控到每一个门店即时的库存和成本耗量,降低不必要浪费和成本耗损,并对所谓中餐标准化打好基础。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