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国家为推动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发展,自2006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些列相关的鼓励和支持政策。例如在2018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提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补短板、调结构、控节奏、保安全,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
年份 |
部门 |
主要政策 |
主要内容 |
2018年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补短板、调结构、控节奏、保安全,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 |
2017年 |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铁路总公司 |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
到2020年,路网布局优化完善,装备水平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营管理现代科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
2017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网络覆盖加密拓展、综合衔接一体高效、运输服务提质升级、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安全水平提升。 |
2016年 |
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30年)》 |
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
2016年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强化干线铁路建设,加快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并逐步成网,充分利用现有能力开行城际、市域(郊)列车,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完善广覆盖的基础网络,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 |
2016年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强化轨道交通装备领先地位,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研制先进可靠的系列产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现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体系,打造覆盖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加强永磁电机驱动、全自动运行、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无线综合承载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化完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和城际铁路列控技术标准体系。 |
2015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银监会、国家铁路局 |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 |
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对铁路的投资,拓宽投融资渠道,完善投资环境,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促进铁路事业加快发展。 |
2013年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 |
加快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按照市场化方向,不断完善铁路运价机制。向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 |
2013年 |
国家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 |
将“铁路行车及客运、货运安全保障系统技术与装备,铁路列车运行控制与车辆控制系统开发建设”和“铁路运输信息系统开发与建设”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 |
2012年 |
铁道部 |
《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 |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铁路技术创新,投资铁路新型运输设备、轨道桥梁设备、电气化铁路设备器材、节能环保设备器材、安全检验检测设备及其他铁路专用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维修,平等参与设备采购投标。 |
2011年 |
国务院 |
《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
鼓励软件企业大力开发软件测试和评价技术,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软件研发能力,提高软件质量,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著作权登记。 |
2006年 |
国务院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了优先主题。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包括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形成系统成套技术。 |
下游需求市场不断增长。以铁路为例,近年来受益于国家重视程度不减、投资市场的高位运行,我国铁路运营里程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为13.9万公里,同比增长6.11%。截至2020年7月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14万公里,;其中高铁3.6万公里,覆盖了95%的10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


受益于上述利好因素,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得到了良好发展,行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目前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技术装备的更新和改造力度的加大,行业已进入技术变革的新阶段。
虽然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目前市场依然存在着较高的市场准入壁垒、技术壁垒、经验壁垒、客户粘性壁垒以及人才壁垒等问题。

展望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这主要是由于在国家公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铁路网络覆盖,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由此可见,在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动车组保有量也将实现快速增长。而这将给整个轨交行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量。并预计随着中国标准动车组的投入运行,我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行业也将向国产化、自主化等方向发展。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轨道交通列控系统产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