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9年我国道路运输行业受政策利好不断发展 未来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一、行业主管部门、管理体制和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理体制

        交通运输部是我国道路运输业的主管部门。各级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本辖区的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业的行政管理职能。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是道路运输业的行业自律性管理组织。

        交通运输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体制机制,优化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节点布局,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负责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拟订铁路、公路、水路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负责组织起草综合交通运输法律法规草案,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相关法律法规草案的起草工作; 负责拟订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负责国家公路网运行监测和应急处置协调工作,承担综合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监测分析交通运输运行情况,发布有关信息;拟订经营性机动车营运安全标准,指导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管理,参与机动车报废政策、标准制定工作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道路运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成立于 1991 年, 是由中国道路运输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自愿组成,是经国家交通部批准、民政部注册登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属行业性、非营利性组织,接受交通运输部与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以为中国道路运输行业提供服务为宗旨。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我国现行的有关道路运输行业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已基本覆盖道路运输行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主要法律法规按实施时间列表如下:

主要法律法规

颁发部门

实施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

2004.05.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国务院

2004.07.01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2005.08.01

 

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

2009.09.01

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14.07.01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2015.01.01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2016.03.01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2017.05.01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行业产业政策

        道路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基础,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主要包括:

        (1)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2015 年 1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发改基础〔2015〕2706 号)中提出,“构建城镇化地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为基础,以水运、民航为有效补充,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结构优化、层次多样、快速便捷交通运输网络”,“至 2020 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基本建成城际交通网络,相邻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之间实现 1 小时通达,其余城镇化地区初步形成城际交通网络骨架,大部分核心城市之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之间实现 1-2 小时通达。新建和改扩建国家高速公路约 1.3 万公里。”

        2016 年 7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纲要》中提出,“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投融资模式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至 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建成公交专用道网络”,“鼓励开行大站快车、区间车等多种运营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商务班车、定制公交、社区公交、旅游专线等多种形式的特色服务”,“通过示范工程等方式,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综合客运枢纽、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的支持力度”。

        2017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17〕11 号)中提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 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至 2020 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加快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通过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参与交通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政策性、开发性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保险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参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17 年 12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旅客联程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提升运输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改进旅客出行体验,更好地满足旅客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加快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服务设施;积极优化旅客联程运输市场环境;着力提升旅客联程运输服务品质;努力提高旅客联程运输信息化水平;逐步健全旅客联程运输法规标准体系。”

        2018 年 2 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的通知》,决定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东九省(市)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将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等 6 个方向作为重点。

        2018 年 5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将于 2020 年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

        上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基本完成乡道及以上行政等级公路安全隐患治理,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行体制机制。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任务,力争到 2019 年底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快推进“三区三州”深度扶贫地区剩余 143 个乡镇和 2,200 个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继续推进贫困地区外通内联干线公路建设,到 2020 年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

        (2)区域相关产业政策

        2016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莲塘/香园围口岸、深港西部快速通道、粤澳新通道等项目, 加强粤港澳轨道交通衔接。

        2017 年 4 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发布《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 2020 年,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全省、辐射泛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际综合交通门户地位基本确立,客运量达到 30 亿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6300 亿人公里。

        2017 年 7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将工作重点放在“强化内地与港澳交通联系,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综合衔接、一体高效”,“强化城市内外交通建设,便捷城际交通,共同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粤澳新通道等区域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便捷区域内交通圈”。

        2017  年 10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 年)》中提出,“对接国家综合交通布局,以完善高速公路、沿海高铁为重点,打造‘一横四纵’沿海综合运输通道,建设珠三角与粤东、粤西沿海片区便捷通达、辐射泛珠、服务全国、连通世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完善沿海经济带高速公路通道”,“加强高速公路与沿海港口、重要城镇、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城市新区、物流站场的连接,到 2025 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 2100 公里,改扩建高速公路约 600 公里”。

        二、行业发展情况

        道路运输是以道路为运行基础,以站场为作业基地,以车辆为主要工具,以实现旅客和货物位移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作为交通运输五种主要方式之一,道路运输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其他运输方式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随着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道路运输业因其具有的机动、灵活、快速,可以实现“门对门”直达,运行范围广泛等许多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取代的优点,得到较大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1 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均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状态。数据显示,截至到201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61,185.82 亿元,同比增长 14.09%。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 36,802.70 亿元,同比增长 11.32%。

2011-2017 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与此同时,全国公路总里程、全国公路密度和各类型公路也均呈稳定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17 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77.35万公里,全国四级及以上等级公路里程 433.86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 90.9%, 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 62.22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 13.0%,全国高速公路里程 13.65 万公里。

2010-2017 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及公路密度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道路运输业的发展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息息相关,受高铁、轨道交通、私家车和网约车等其他出行方式的影响,2015 年以后,公路客运量与旅客周转量出现了下降。数据显示,2017 年全国营业性客运车辆完成公路客运量 145.68 亿人、旅客周转量 9,765.18 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降低了 5.6%和 4.5%。

2010-2017 年全国公路客运量和周转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交通运输部

        二、市场竞争格局

        通运输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下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同一运输方式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涵盖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

        同时受到道路运输行业特点的限制,我国从事道路运输业务的企业众多,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而公司业务主要开展地为广东省,其主要竞争对手为广东省内的其他客运企业。

行业主要竞争企业

1)深圳市运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运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被国家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一级客运经营资质企业之一,其业务涵盖长途客运、汽车站服务、物流业务等,主要经营汽车客运站 8个,拥有 20 多个配客点与售票点,客运线路 400 余条,通达全国 24 个省和直辖市,拥有营运车辆 2,000 多辆。

2)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广州市政府下属全资大型国有企业,以经营地面公共交通客运主业为依托,集公共汽电车客运、出租车客运、公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等业务于一体,拥有公路客运车辆 1,913 辆,客运站场 44 个;拥有公交车辆 13,507辆,公交线路 1,232 条;拥有出租汽车 9,511 辆。

3)广东省江门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江门市汽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城市公交、出租客运等为一体的综合道路运输企业,是全国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拥有客车、公共汽车、出租车等营运车辆 2,811 辆,客运线路 329 条,汽车客运站 11 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道路运输业发展趋势

        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三五”末,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 500 万公里,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到 15 万公里,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 万以上的城市,且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 99%,同时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 99%。随着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等级和公路密度都将显著提高,通达水平也将进一步提升,从而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发展趋势

1)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17 2 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2020 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进一步提高出行效率,是我国道路运输业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2)行业集中度将会提升

我国目前道路运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管理方式粗放,业务较为单一,分布比较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尚未形成全国性的龙头运输企业,不利于提升整体行业的生产效率。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旅客等对道路出行要求的日益提高,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经营将成为道路运输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式,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信息化、智能化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信息化、智能化整体水平低,会导致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并随之带来了交通拥挤、道路阻塞、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难以很好地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道路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政府出台《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多项产业政策,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提升道路运输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提高企业的调度及运营能力,优化社会运输资源配置。信息化、智能化将成为我国道路运输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4)环保化、节能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随着我国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客货运输量显著增长,造成较为突出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17 2 月,国务院颁布《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鼓励淘汰老旧高能耗车船,提高运输工具和港站等节能环保技术水平;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进新能源运输工具规模化应用;制定发布交通运输行业重点节能低碳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环保化、节能化已经上升到全社会层面,是我国道路运输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2024 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 20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业内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 3993 亿元。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电动船舶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因此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到127.0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16.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25年06月18日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