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相应提升,在国家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行业标准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近十年来,各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推动农产品标准化管理,推出一批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企业和示范城市评估活动,鼓励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链设施,构建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等,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农产品物流健康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52.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从构成上看,中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为3.7万亿元,增长3.9%,提高0.8个百分点,占全部社会物流总额的1.46%;工业品物流总额为234.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占全部社会物流总额的92.7%。与工业物流相比,中国农产品物流占全部物流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017年比重已降至1.46%,农产品物流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农产品物流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农批市场冷库总量为4750万立方米,全国农批冷库总量占全国冷库的40%,第三方冷库的市场占比为38%,生产企业冷库占比为16%。

2017年我国冷链物流在技术层面上的创新有:产后商品处理技术、屠宰加工环节实现低温控制技术、包装规模化技术、一体化冷链技术、温度监测技术、食品追溯技术、HACCP技术、3S技术、生鲜农产品质量等级化技术、上下游企业冷链对接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食品追溯技术等。在供应链模式上的创新有“智能整合型”模式、“共同体”模式、“托管式”模式、“闭环形”模式、“即时即控”模式、供应链“并联型”模式等。
未来,围绕传统运输服务,将会拓展冷链干线运输、宅配、冷链认证、产品溯源、生鲜交易中心、全程质量监控等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二是冷链物流将向网络化扩张。物流是规模经济,健全的网络是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升级转型的基础前提。三是冷链物流向集约化发展。提高资产的运营效率是未来的方向,集约化是很好的方式,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把个别的、零碎的、分散而同质的客户集中形成规模。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