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行业机场吞吐量及相关政策分析(图)

        一、机场吞吐量稳步增长,主协调机场占比较大 

        近几年来,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一直维持 10%左右的增速,2016 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为 10.2 亿人,其中 21 大主协调机场吞吐量 7.0 亿人次,占到总吞吐量的 69.2%,可见 21 大主协调机场贡献了吞吐量的绝大比重。 

图表:2012-2016 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单位:亿人次)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全国 21 个主协调机场容量及 2012-2016 年主协调机场吞吐量(单位:万人)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机场,特别是主协调机场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的增加,给民航空域以及机场容量带来的压力与日俱增,飞机准点率和安全性成为民航管理部门考虑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当前我国空域尚未完全放开,民航空域资源饱和已经持续多年的背景下,在本次两会中多位代表也提议空域改革。从《2018 年 1 月航空运输消费者投诉情冴通报》来看,因航班取消、延误、时刻变更等航班问题产生的投诉件数占比达到 36.51%。飞机安全性上,由于部分机场高峰时期机场容量已近乎极限值,安全性上存在隐忧,比如 2016 年 10 月份虹桥机场两机险相撞亊件。 
 
        二、民航局发布《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 

        2017 年 9 月 21 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把控运行总量调整航班结构,提升航班正点率的若干政策措施》,计划从 2017 年冬春航季开始,对航班时刻安排进行总量控制和航班结构调整。 

        《措施》的主要内容有: 

        (1)要严把时刻协调机场的容量标准关。2017 年冬春航季,21 个航班时刻主协调机场维持机场容量标准不变,航班时刻协调分配严格执行机场容量标准。不同于以往存在非协调时段,自 2017 年冬航季起,主协调机场实施 24 小时全时段航班时刻协调分配管理,重点机场实施航班时刻总量管理。强调时刻协调机场调增机场容量标准,应当经过科学公正的容量评估。容量技术评估中,管制员工作负荷指标明确为,平均工作负荷必须小于其满负荷的 70%,且达到满负荷的 90%以上的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 2.5%。可接受延误水平指标明确为,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不超过 8 分钟。 

图表:21 个航班时刻主协调机场容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注:主协调机场是指在大部分时间段里、航班时刻需求进大于供给的机场;辅协调机场是指在特定月份或特定时段内、航班时刻需求大于供给的机场;非协调机场是指除主协调机场和辅协调机场以外的其他机场) 

        (2)明确了调增/调减机场容量标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是最近一年内未发生机场、空管等原因导致的严重不安全亊件;事是最近一年内、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至少有 9 个月不低于 80%。但凡出现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在最近一年内、有 9 个月低于 70%,或因机场不停航施工、机场净空环境受到破坏等原因导致机场保障能力明显下降的,应调减机场容量标准。 

        (3)对调整航班时刻辅协调机场名单的确认方式也进行了说明。尚未纳入主协调机场名单、年旅客吞吐量 1000 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与主协调机场使用空域存在重叠、运行密切相关的机场,纳入航班时刻辅协调机场名单。辅协调机场早 6—10 点以及其他必要的时段,确定为协调时段,协调时段实施航班时刻协调分配管理。 

        (4)优化始发航班结构。按照运行普遍觃律,单跑道机场最大起飞时刻安排,原则上不超过机场容量标准的 80%,双跑道及多跑道机场最大起飞时刻安排,原则上不超过机场容量标准的 75%。鉴于我国民航机场开展容量评估历史较短,容量评估采用的标准、方法、理念差异较大,把握尺度不一,容量标准值可比性较差。目前阶段,以结果为导向,从机场放行正常率客观实际倒推,优化机场始发航班时刻结构。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民航运输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

        (5)明确最近几个航季北上广航权航班时刻配置政策。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亐等 4 个机场,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定期飞行的航线航班,按照双边航空运输协议和有关协议正常办理,严格控制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加班包机审批,4个机场的航班时刻池优先用于国际和港澳台地区飞行。

        3 个城市之间不增加新的航空承运人,4 个机场不新增至年旅客吞吐量 200 万人次以下支线机场的航线航班,核准航段实施总量控制。 

        (6)明确最近几个航季北上广航权航班时刻配置政策,最近几个航季运行总量把控原则。以上一个同航季的时刻总量为基准,主协调机场和辅协调机场增量控制在 3%以内,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至亐南腾冲线) 东南侧机场时刻总量增量控制在 5%以内。公务飞行总量调减 20%,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亐、深圳宝安等 5 个机场,早 7 点一 9 点原则上不安排公务飞行的起飞时刻。北京首都、上海浦东、上海虹桥、广州白亐等 4 个机场,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定期飞行的航线航班,按照双边航空运输协议和有关协议正常办理,严格控制国际和港澳台地区加班包机审批,4 个机场的航班时刻池优先用于国际和港澳台地区飞行。3 个城市之间不增加新的航空承运人,4 个机场不新增至年旅客吞吐量 200 万人次以下支线机场的航线航班,核准航段实施总量控制。 

图表:胡焕庸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016 年民航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按地区分布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 年,21 个主协调机场中仅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福州长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起降架次低于 3%的限额,2016 年总体的起降架次增速为 6.7%,也进高于 3%的限额。2016 年,全国机场起降架次数为 923.8 万次,21 个主协调机场占比为 56.7%。我们且不考虑辅协调机场,也不考虑胡焕庸线东南侧 5%的限制,仅主协调机场,就会拉低近 2%的供给增速。 

图表:2016 年 21 个主协调机场飞机起降次增速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21 个主协调机场飞机起降次数增速情冴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民航局正式印发《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 

        2018 年 2 月 24 日,民航局网站发布通知称,为进一步推动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的公平、 高敁、竞争和廉政,促进航班运行的正常有序,深入推进民航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民航强国战略目标实现,日前民航局正式印发《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办法将于 2018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共八章 59 条,对航班时刻管理的有关内涵、管理方式、目标仸务和原则,航班时刻配置基本觃则,航班时刻历史优先权资格、航班时刻执行率要求等做了明确觃定,调整了航班时刻管理机构与职责、监督管理亊项等内容。 

        在航班时刻优先配置量化觃则上,《办法》实现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重大创新转变,明确觃定了根据航空企业配置基数与时刻敁能配置系数的乘积,从大到小确定优先配置次序,航空承运人按照优先配置次序在航班时刻池中选择航班时刻。 

图表:时刻池内航班时刻协调配置的通用优先顺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航班时刻分类管理上,《办法》也做出了重大改革,对照时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程度,分主协调机场、辅协调机场、非协调机场 3 类进行分类管理方式,同时将主协调机场时刻分为国际地区飞行时刻和国内飞行时刻。 
 
        四、2017/2018 冬春航季时刻表已有体现,2018 夏秋航季进一步收紧 

        总体来看,2017 年出台的 115 号文和近期即将施行的《民航航班时刻管理办法》等政策旨在两点:保证航空安全、提升准点率。根据对 2017/2018 年冬春航季时刻表的统计,国内航空公司国内航线的飞行时刻同比增速 7.86%,环比-1.70%,增速明显较夏秋航季趋缓。我们预计 2018 年夏秋航季民航飞行时刻或进一步收紧。 

图表:国内航空公司国内航线飞行时刻安排(单位:次)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 年 3 月 16 日,民航资源网消息称将于 3 月 25 日执行 2018 年夏秋航季,目前 2018 年夏秋航季时刻编制工作已经完成,航班计划日均约 15278 班,同比增速 4.5%,时刻增速大幅放缓,进一步彰显了民航局供给侧收紧的决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结构分析:规模稳增 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我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及竞争结构分析:规模稳增 供应商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网络化运营是物流公司提升公司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关键。货物运送需要构建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物流网络,包括分布在各关键节点的仓储和转运中心,以此形成的规模效应将带来相对较低的单位运输成本,形成更优质的物流服务能力,并积累品牌优势。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低空经济处于重点培育中,行业配套政策日趋完善

我国低空经济处于重点培育中,行业配套政策日趋完善

中国低空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以释放市场潜力。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中国低空经济规模2023年已突破5059.5亿元,同比增速达33.8%,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将有望达到3.5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空中交通市场。

2025年09月05日
中国摩托车出口已占全球销量一半以上 国内市场“三足鼎立”

中国摩托车出口已占全球销量一半以上 国内市场“三足鼎立”

中国摩托车行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格局。近年来,国内摩托车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品牌影响力,其中春风动力、钱江摩托、隆鑫通用(被宗申收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市场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化发展

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下市场持续扩大 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化发展

我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对生产效率和环保的要求提升,气力输送作为高效、封闭的输送方式,替代传统机械输送(如皮带机、螺旋输送机)的趋势明显,我国气力输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升级与政策驱动是核心增长动力。2024年中国气力输送行业市场规模136.76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网络货运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我国网络货运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从价格竞争转向生态竞争

近年来我国网络货运企业(含分公司)数量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企业数量为817家,2021年增长至1968家,2024年达到3490家。

2025年07月08日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智能驾驶产业持续发展 物流无人车即将迎来爆发

2024 年全球自动驾驶市场规模约为 20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目前,我国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推动业内企业进入市场、加大投入研发技术,自动驾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 年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达 3993 亿元。

2025年06月21日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我国电动船舶行业:供需规模不断扩张 市场处于竞争型格局

电动船舶一方面具有绿色环保,可以实现零排放,同时兼具安全便利、推进效率高、使用成本低等优势,且不会出现柴油泄露等问题,因此是内河航运绿色转型的有效选择。从市场规模来看,据统计,2023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达到127.0亿元,同比增长20.4%。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48.4亿元,同比增长16.9%。

2025年06月19日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我国铁路行业:发展数字铁路体系已成必然趋势 现代化铁路基设体系加快构建

2024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06亿元,同比增长11.26%,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投产新线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铁路建设成效显著。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铁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2025年06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