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我国作战无人机行业市场竞争及未来发展方向分析(图)

         虽然早在2001年10月17日,美军就已经利用“捕食者”直接对阿富汗的地面目标实施了作战打击,但其仍属于察打一体无人机,与未来无人作战飞机还有一定差距。作战无人机(UCAV)是“高配版”的攻击无人机,与察/打一体无人机或者现役的攻击型无人机不同,作战无人机在研发之初就考虑到能在高威胁环境下使用。

         因此,UCAV普遍拥有隐身、抗电子干扰、大过载机动等性能,具备较强的战场生存以及突防能力。同时UCAV还应拥有较长的续航能力(或空中加油能力)、强大的武器载荷,可在高强度的正面战争中执行火力打击、电子攻击等各种任务。这类无人机目前均尚未正式服役,其代表机型包括美国X-47B、俄罗斯“鳐鱼”、欧洲“神经元”和“雷神”。

         X-47B无人机是美国曾研制的一款作战无人机。

         它的出现创造了很多记录: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无需人工干预、完全由电脑操纵的“无尾翼、喷气式无人驾驶飞机”,也是第一架能够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并自行回落大型无人机。X-47B无人机的外形很有特点,其无尾翼,外翼由铝合金部件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蒙皮组成,对所有波段的雷达隐身性能都很高。

         而且X-47B无人机的载弹量很大,其两个内置仓内分别可以容纳一枚2000磅级的联合制导攻击武器,比捕食者的载弹量有着很大提高。2013年7月10日,该无人机首次实现了在航母上着陆,这对于无人机的远洋作战以及机动部署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X-47B与美国空军正在研制的下一代B-21战略隐轰炸机在很多功能方面都存在严重重合等因素,美国国防部已在2017年度预算案中,决定将舰载无人空中监视与打击项目(UCLASS)调整为舰载无人空中加油系统(CBARS),这标志着X-47B项目将终止。但其所代表的智能化、隐身化、能在航母上起降等要素,无疑是作战无人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图:X-47B无人机

 
图:F-18有人战斗机与X-45无人机编队飞行

         根据《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美国军方已经开始研究无人机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问题。今后各国研发的无人作战飞机一旦正式服役,将意味着军用无人机的使用模式将开始向在高危区域执行主流作战任务的方向转变,从而成为未来战争中主战装备之一。这将极大地改变未来空中作战的模式,并将在部队编制、作战原则和采办策略等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无人机的集群技术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正如鱼群、鸟群、蜂群、蚁群一样,无人机集群中的每个个体的能力或遵循的行为规则非常简单,且控制是分布式的,不存在中心控制,但个体通过集群效应能够实现复杂的功能。

         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功能分布化:将作战所需的各项功能(侦察、电子干扰、打击等)分散到大量低成本、功能单一的平台中,通过大量个体直接的协同来实现原本复杂的系统功能。

         体系生存率:无人机集群具有“无中心”和“自主协同”的特性,当部分个体失去作战能力时,整个无人机集群仍然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仍可继续执行作战任务。

         效费交换比:功能单一的无人机平台成本较低,在进行作战任务时,敌方应对大量的无人机个体需要消耗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成本来进行防御。

         早在2002年,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通过研究表明:采用多无人机集群作战适合一些简单反应性作战任务,包括区域搜索和攻击、侦察和压制、心理战和战术牵制等。2016年3月,美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向复合材料工程公司、Dynetics公司、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授予总金额1610万美元的“小精灵”项目第1阶段合同。

         “小精灵”项目旨在通过探索小型无人机集群的空中发射和回收等关键技术,支撑美军为着眼大国对抗而聚焦发展的分布式空中作战概念。该作战概念不但将颠覆当前以F-35等大型多功能平台为核心的作战样式和装备发展思路,给敌方防御带来重大挑战,也可能成为未来大幅降低作战成本的重要途径。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16年5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2016—2036年小型无人机系统飞行规划》,希望构建横跨航空、太空、网空三大作战疆域的小型无人机系统,并在2036年实现无人机系统集群作战。

 
图:小精灵无人机全尺寸模型

 
图:小精灵无人机集群作战示意图

         近两年,在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研发方面,中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据中国报告网报道,2015年美国成功试飞50架规模的无人机集群;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携手清华大学和泊松技术,披露了我国第一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试验原型,实现了67架规模的集群原理验证;仅仅两个月后,美国释放了103架规模的无人机集群;2017年6月,中国电科集团再次完成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这标志着智能无人集群领域的又一突破,并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次试验原本计划有120架无人机,一架出现故障,所以最终是119架,但这也体现出了无人机集群的一个优势,当有一部分飞机失能了或者被摧毁了,并不太影响整个集群的功能,这就是集群生存率高的体现。

 
图:无人机集群对目前进行协同探测

 
图:无人机集群动态无中心自组网

         无人机集群除了系统生存能力强、效费比高等优势外,突防能力强也是其优势之一。美国海军数百次的模拟试验表明“宙斯盾”这套强大的防空系统在应对无人机的集群攻击时也往往难以合理分配火力,显得力不从心。

         据报道,美方曾针对宙斯盾防空系统做过仿真试验,以8架飞机为一个集群,对宙斯盾进行一个突破,每一个集群平均有2.8个可以突防。当无人机集群的数量是成百上千个的时候,其突防比例还将进一步提升。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下游领域应用持续渗透下我国无人船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无人船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了率先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无人船技术及应用逐步受到重视并不断加速发展。综合来看,无人船的发展经历了从遥控到自主航行、从单体到集群协同作业、从军用到军民两用的过程,平台技术与应用推广正在逐渐走向成熟,未来将在更多领域发挥出较大效能。

2025年02月14日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我国造船行业高端装备建造已取得突破 强大海运需求下绿色转型发展迎机遇

近年来我国造船行业市场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2年由于全球经济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经济增速比上年放缓近一半,消费需求和海运贸易发展均受到冲击。2022年我国造船工业行业市场规模为3444亿元,2023年我国造船行业大幅回暖,市场规模增长至3801亿元。

2025年01月21日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 目前已形成菜鸟系、京腾系、顺丰系三足鼎立时代

随着电商行业火爆、跨境电商持续火热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8063.6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6530.0亿元,同比增长15.1%。

2025年01月09日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驱动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 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

随着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驱动跨境电商物流市场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为2.25万亿元。

2024年11月07日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非宇航员“太空行走” 让航天航空走近大众 中国商业航天行业未来可期

2024年9月12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载人“龙”飞船完成人类首次由非职业宇航员进行的商业太空行走任务。根据‌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提供的太空行走项目费用,本次太空行走项目收入为3500万美元,这个费用包括了培训、设备以及实际进行太空行走的成本。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商业航天正式进入新一阶段。

2024年10月22日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我国空管系统已打破国外垄断 低空经济将促进行业持续发展

随着中国民航产业逐渐恢复,2023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42.2%,恢复到2019年的93.2%,中长期恢复趋势向好。航空运行需求进一步扩大,对空中交通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空管系统建设持续加速,同时,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2025年我国空管系统新增主要装备国产化

2024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