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冷链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现状分析,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参考《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研究及盈利空间研究报告(2014-2018)》
一、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应用软件系统三部分组成。电子标签信息存储量大、难以复制,读写器通讯距离长、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这些优势特别适合对物体的控制、检测和跟踪。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后,被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激活,产生电流获取能量后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发出,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系统后台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带温度传感器的RFID标签”能够识别食品温度变化的准确时间,实时收集温度数据,同时又能对其所处环境温度进行测量、记录、监控和分析,对食品冷链过程实现可视化的温度控制。应用在对冷链物流中流通的产品、车辆、设施设备等远距离智能化的识别及相关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传输等。
二、红外感应技术
红外感应技术是一种感知技术,通过红外线的反射和热效应来识别和读取信息。红外感应技术穿透力强、节能环保,应用在冷链物流设备对温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方向等的探测从而智能化控制设备。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定位、追踪、监控系统,GPS系统有卫星星座、地面基站和无线终端构成,具有定位高精度、观测时间短、自动测量、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主要应用在冷链车辆的全天候自动导航、精确定位、实时监控静止或应用在冷链车辆的全天候自动导航、精确定位、实时监控静止或移动冷链设备、冷链车辆线路规划或优化等方面。
四、激光扫描技术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脉冲对物体表面进行扫描从而获取其表面特征信息的技术,它适用于中近距离的宽场景、大物体的快速高精度扫描,激光扫描技术主要可以实现远距离条码阅读,应用于对冷链设备的远距离扫描和监测,尤其对冷链物流中的特别设备更有应用价值。
五、互联网技术Internet
互联网技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一种信息技术,在这里主要强调通信技术,它具有低成本、无限时空间、交互性、多媒体、受众可视性、实时方便等特点。应用在冷链物流设备资产管控信息系统与内外部信息系统对接环节。
六、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可获得地理空间信息、可进行成图和分析、应用广泛等应用在对冷链物流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图文并茂的可视化表达等方面。
七、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云计算技术主要特点是平台的虚拟化、超大规模的服务器、高可靠性、海量数据处理能力超强、更好的兼容性、应用广泛等。可以应用在冷链物流设备资产使用权的获得、闲置设备价值的开发、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等方面。
近年来,物联网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物联网的相关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我国的物联网板块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都产生了质的飞跃。结合这一外部发展优势,冷链物流行业要积极探索物联网技术在冷链物流系统的广泛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
基金项目: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科研课题“陕西省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ZK13-28)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