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拖拉机各个品类需求特征出现“一升一降”的特点。在大中型拖拉机系列,大拖出现4.77%的小幅下滑,中拖以8.4%同比攀升。小型拖拉机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分别销售19.49万台和57.36万台,同比分别增长-7%和28.76%。
二是区域市场需求不平衡,以鲁、冀、京、津区域为中心的北部沿海区域和东北区域同比分别出现29.10%和18.18%的较大幅度攀升,其他区域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譬如我国需求大省新疆前8个月同比下降28.78%,山西同比下降25.83%。
2011-2015年中国拖拉机市场供需预测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是企业效益稳步攀升。26家主要拖拉机企业统计显示,1~8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7.78亿元,同比增长7.98%,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4.85%。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同比增幅高达25.06%。同时也应该看到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应收账款和产品存货值两项经济指标分析,同比分别增长35.53%和16.77%。这就要求企业控制应收账款和产品存货的增长,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以确保企业健康运行。
此外,前8个月影响我国拖拉机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刚性需求降低。我国自2004年实行农机具补贴以来,大中拖市场能量得到极大释放,连续6年出现两位数增长,年均增幅高达26.07%,年度需求量也由2004年的9.03万台猛增至2009年的28.9万台,6年间增长3.2倍。尤其是2009年出现大中拖需求峰值,在没有出现新的需求主体的情形下,市场区域初露饱和征兆。
第二,补贴滞后拉低大中拖市场。2009年2月,我国部分省份的农机补贴即拉开序幕,而2010年我国的农机补贴较2009年滞后将近两个月,直到4月末,才有部分省份开始启动。补贴滞后最终导致2010年前4个月农机市场旺季不旺,甚至出现疲软的走势。
第三,消费者经营收益减少,影响消费者购机积极性。随着近年我国大拖市场的高位运行,大拖保有量急剧攀升。统计显示,截止到2009年,我国大中保有量突破320万台。保有量的急剧增长,拖拉机经营竞争日趋激烈,经营价格降低,经营收入减少。
第四,收获机市场下滑,大拖市场发生连锁反应。我国消费者购买大拖很大一部分与联合收割机配套使用,2010年小麦联合收割机的大幅下滑,对大拖需求产生相关的连锁效应,拉低大拖需求。
第五,大中拖需求上下半年有所不同。我国拖拉机市场历来有一个规律,即上半年以中拖销售为主,下半年以大拖销售为主。其中主要因为春季,消费者购买拖拉机主要用于田间管理,而秋季主要用于秋耕、秋收。近年由于补贴原因,这个规律被打破。2010年补贴滞后,致使此规律再度发生作用。
第六,持币待购,观望气氛浓厚。市场调查发现,上半年的大中拖市场因补贴力度大,几近普惠制,某些区域甚至出现敞开报名。但消费者却反应冷淡,许多真正有需求的消费者也不急不躁,持币待购。有经销商反映,2010年计划购买者中更新需求比例较高,由于有原来的拖拉机正在使用,因此多等一两个月对这些消费者来说完全可以接受,或许等来一个好价格。市场出现观望心理,持币待购气氛浓厚。
我国小型拖拉机出现回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手扶拖拉机受补贴的拉动,顺势攀升;二是我国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巨大,更新量推动市场增长;三是我国农村大棚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手扶拖拉机的快速增长。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